当前位置: 燃气网 » 天然气 » LNG聚焦 » 正文

进口LNG接收站建设太火爆 擦亮眼睛避开风险

日期:2017-02-24    来源:GOLNG

国际燃气网

2017
02/24
13: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LNG接收站 天然气消费量 LNG消费

    2014年以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连续10年呈两位数高速增长,价格也随之走高。2014年,随着国家对进口LNG接收站审批权限的下放,各路资本纷纷注入。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很多石油公司濒临“生死线”。国际天然气价格尤其是现货价格也随之大幅走低,最低时东北亚现货到岸价曾跌破5美元/百万英热,让除“三桶油”之外的城市燃气运营商、天然气发电企业、地方能源公司等新玩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积极地在沿海港口城市进行LNG接收站“跑马圈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建、拟建以及规划中的LNG接收站和储运设施已达40多个。LNG接收站及配套项目投资金额大,仅LNG接收站就达50-60亿元,如果加上配套管道和电厂项目投资动辄上百亿元。如果资源、市场、政府审批以及建设运营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重创甚至拖垮一个企业。新玩家建设LNG接收站有两大风险和四大短板,要谨慎投资,避免重蹈行业过剩覆辙。
 
    市场和资源风险并存
 
    从LNG消费来看,LNG气化进管道是主要市场方向,液态销售占比较小。目前,我国已建成LNG接收站设计接收能力已经超过5000万吨(预计年实际最大接收能力近6000万吨),实际2016年进口量约2500万吨,接收站利用率不到50%;而2016年全国LNG(液态)消费量约1300万吨,其中进口LNG仅占450万吨,国内生产850万吨,这还是在国内LNG生产装置开工率仅有4成的情况下。从整体来看,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达3600-4000亿,而消费目标占一次能源8.3%-10%;但消费侧目标实现难度很大,业内主流预测3000-3200亿可能性较大。
 
    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天然气市场供应宽松乃至季节性过剩几成定局,导致未来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如果开打价格战,将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烈局面。新玩家要进入,首先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是三桶油,而三桶油手里还有相对低价的自产气可以形成资源组合,拉低资源成本价格,增加其竞争胜算。
 
    调峰和保供能力的缺失导致新玩家竞争力下降。未来的市场竞争除价格因素以外,客户考虑更多的将是保供和调峰能力,单独一个LNG接收站点、一种资源很难实现全天候保供。从海外资源-运输船-接收站任何一个点出问题,都会对安全和平稳供气产生影响。反观“三桶油”,哪一个不是多种气源、多点供气?调峰和保供能力不可同日而语。调峰和保供能力的缺失将影响新玩家市场开发效果和市场占有率,并可能在未来购销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违约责任。
 
    基础设施缺位导致新玩家缺少必要销售渠道。天然气管道是气态天然气销售的最重要渠道,燃气电厂是消耗天然气的大用户,新玩家由于自身资金和能力的约束,在建设LNG接收站时一般没有同步配套规划建设管道和燃气电厂,那么其产品的销售就会存在较大风险。
 
    2016年,东北亚现货到岸价格曾跌破5美元,大幅低于长约货价格;而到了采暖季现货价格飙升至9-10美元/百万英热,又大幅高于长约货价格。如何将长约资源与现货资源进行合理的配比以规避资源价格波动风险?如何将资源价格浮动风险与国内市场相对固定的价格进行有效匹配?如何将汇率风险背靠背传递出去?这些问题都非常棘手、非常专业,处理不好风险随时有可能引爆。
 
    资源供应没有调节余地。对单个LNG接收站来讲,如果LNG接收站或码头甚至下游市场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将有可能导致接收站无法按期接卸LNG船货,同时又不能像三桶油那样在不同的LNG接收站点之间进行调节,可能导致产生违约责任。
 
    四大短板不容忽视
 
    风险之外,新玩家上马LNG接收站还面临四大短板。
 
    首当其冲的是人才短缺。即使现在的新玩家都喜欢花大价钱“挖角”,但他们都属于“跨界”,没有国际资源采购和市场开发人才。姑且不论挖来人才的水平和忠诚度,由于企业文化的不同,挖来的人才会不会 “水土不服”、是否能长久工作也是一个大问题;此外,如果挖不到后勤支持体系和管理体系,缺少了环境支撑,挖来的人才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个短板是决策能力不足。新玩家的决策层对LNG行业乃至油气行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其中的风险、周期性和利害关系缺少概念。因此,短期内很难形成对LNG项目科学决策的能力和体系。要想补上这一短板,绝非一日之功。
 
    第三个短板是建设运营。很多新玩家以发电、城市燃气专业以及建设省级管网居多,多数缺乏大型工程项目特别是天然气上中游项目建设和运营经验,这就为项目建设以及投产后的运营带来潜在风险。
 
    最后是政府关系短板。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政府审批、市政配套、征地协调甚至市场落实都需要政府支持和协调帮助,可是多数新玩家很难调动各级政府资源协调解决问题。
 
    归纳起来,新玩家在油气行业的上中下游积淀还不够,很难速成“高手”,光凭挖人也很难形成团队合力,更难以短期形成核心竞争力。
 
    因此,面对LNG接收站建设热潮,新玩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评估自身的优劣势和抗风险能力。如果决定上马LNG接收站项目,那么一定要有应对风险的全盘考虑和补足短板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当然,最好先不要自己“玩”,先跟着资深“玩家”,“玩”出经验了,再考虑自立门户。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