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燃气聚焦 » 正文

国企民企“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再出手

日期:2017-02-28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作者:陆如泉

国际燃气网

2017
02/28
13: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油气合作 油气市场 石油

    自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后,全球油气市场进入新的周期,原本在市场上持续活跃的中国石油企业陷入沉寂期,一直没有新动作。但进入2017年,围绕“一带一路”范围内重点油气资源国,中国企业开始再出手。
 
  先是中国石油于2月20日以18亿美元收购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陆上最大的ADCO油田8%的股份,再是中国华信能源2月21日以8.88亿美元收购上述同一油田4%的股份,中国最大石油央企和最大石油民企分别出手,且收购同一油田资产的股份,实属罕见。ADCO油田当前的日产160万桶(相当于年产8000万吨),这将给中国石油和华信每年分别带来640万吨和320万吨的权益产量和相应分红。如果这个油田进一步上产的话,权益产量还会相应增加。
 
  好戏连续上演。这两天又传来中国石油界又一匹“黑马”——振华石油公司2月23日成功与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签约,将收购雪佛龙公司在孟加拉国价值20亿美元的天然气田。据外电报道,2015年,雪佛龙公司作为这个气田的作业者,权益产量规模620万吨。
 
  要知道,阿联酋是中东地区油气大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点油气资源国;孟加拉地处孟加拉湾这一亚太地区油气富集且潜力巨大的盆地,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国家。最近几天,中国大型石油央企、大型石油民企、中型石油国企围绕“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重点地区和国家,接二连三再出手,标志着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方面迈上新的台阶,也意味着中国石油企业在蛰伏将近3年后,开始“重出江湖”。
 
  既然是“再出手”,说明以前曾经出过手。实际上,中国公司在“一带一路”的油气合作已有20年的历史。
 
  第一次出手是1997年。中国石油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并主导作业。同一年,中国石油与伊拉克石油部签订中国公司在中东地区的第一个石油合同——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合作项目。
 
  第二次出手是2002年前后。中国海油成功收购印尼及澳大利亚某大型海域油气田的部分权益;中国石油成功收购印尼某陆上500万吨级油气田;中国石化成功进入哈萨克斯坦,获得FIOC油田部分权益;中国石油2004年以41.8亿美元成功收购哈国某大型石油公司,创造了当年全球油气市场第二大收并购交易;中哈原油管道开始建设并投产运营;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竞相研究俄罗斯油气市场,摩拳擦掌准备进入。
 
  第三次出手是2009年前后。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油气市场哀鸿遍野,油气资产大幅缩水;伊拉克石油市场自2003年第二次战争后开始对外开放,谋求外国投资。掀起了中国公司在“一带一路”地区油气合作“高歌猛进”的时代。中国石油企业先后在俄罗斯、伊拉克、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获得了一批大型油气开发项目;同时,对后来中国油气进口多元化格局形成有重大影响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也是在这一时期成功构筑。2009年前后是中国企业实施国际油气项目合作的“黄金时代”。
 
  第四次出手是2012年前后。这一时期,在油价持续高企的驱动下,中国油企纷纷涉足澳大利亚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LNG)一体化项目、煤层气项目,东非莫桑比克天然气项目以及缅甸深水勘探■。
 
  第五次出手就是2017年年初的这一系列收并购交易了。纵观此系列收并购,其动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带一路”区内的重点资源国,特别是中东地区产油大国,向中国石油公司抛出了“橄榄枝”。这是由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所决定的。众所周知,随着美国“页岩革命”的持续成功,美国能源自给自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美国从全球头号油气进口大国,转变为天然气出口国,且石油进口量持续大幅下降,这一变化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主要卖家的中东油气出口大国,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和科威特等,不得不调整政策,瞄准新买家。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当然是他们认为能够接替美国买家的当仁不让选择。于是,这些国家开始纷纷“向东看”。因此,ADNOC将其陆上最大油田12%的权益授予两家中国公司,就毫不奇怪了。
 
  二是“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强力推动的战略倡议,在“一带一路”范围内的油气投资至少可以确保“政治上正确”。中国石油企业,特别是石油央企的海外油气合作与收并购行为长期遭受一些不明实情者或别有用心者的质疑。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油气高端合作市场因其资源丰富、政策透明、风险可控及有安全保障,受到青睐,阿联酋等国就是典型的高端市场。因此,中国油企们纷纷把目光瞄准这里,这次是中国石油和华信打了头阵。
 
  三是中国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投资已有20年的历史,对这一地区的油气投资环境、合作模式、运营管理均了然于心,项目开发和后续运作的成功几率较大。油气投资,尤其是上游勘探开发的合同门槛高、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需要投资者长时间的储备和积累。此次中国油企在中东和亚太地区“再出手”,是蛰伏较长时间后的“重出江湖”,更是在前期拥有深厚合作基础上,把握新形势再接再厉的水到渠成之举。以中国石油为例,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提出后,中国石油的目标是打造“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升级版”,而不仅仅是开拓市场、做大规模之举了。
 
  四是随着近期国际油价的缓慢回升,经过近3年的蛰伏期后,中国油企们承受低油价的能力变强,对未来的悲观情绪逐步消散,开始卸下包袱,昂首阔步前行。进入低油价周期以来,绝大多数油企苦练内功,通过强身健体、降本增效应对“寒冬”,目前这一做法明显见效,企业的管理能力、风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外合作和扩张的欲望变强。去年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企稳回升,加上特朗普当政后,传统油气工业在美国重新得到重视,再配以欧佩克和俄罗斯等产油大国连续达成建产协议,这种回升迹象愈加明显。今年前两个月,国际油价与去年平均水平相比上涨了24%,这大大增强了油气投资者的信心,也相应提升了国际油气合作市场的活力度。
 
  可能唯一的区别是,前四次“出手”,基本是石油央企唱主角,而第五次却不一样了,大型石油央企、中型石油国企、大型石油民企均站到了舞台的中央,三箭齐发、同台竞技、相得益彰,这是件好事情,是中国石油界的大事,也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一道亮色。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