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政策法规 » 国内燃气政策法规 » 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的通知

日期:2017-06-12    来源:安徽省政府网

国际燃气网

2017
06/12
16: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油气管网 天然气 成品油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5月28日 
 
 
  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017—2021年) 
 
  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我省天然气成品油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省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扎实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省政府加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有关部署,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7—2021年。 
 
  一、发展成效 
 
  “十二五”以来,全省天然气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用气领域不断拓展、管道建设不断增加、投资主体日益多元,为天然气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成品油消费稳步增长,管道输送、储运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一)油气管网日益完善。2004年开始利用天然气以来,我省累计建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及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等工程。截至2016年底,投运天然气长输管道2300公里、通达15个设区市和24个县(市),其中天然气国家主干管道946公里,省级主干管道220公里,支线管道1134公里。投运成品油管道760公里。天然气储备能力达到3000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备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 
 
  (二)油气消费稳步增长。2016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35亿立方米,是2010年的2.3倍;成品油消费量1100万吨,是2010年的1.7倍。“十二五”以来,成品油消费量年均增长9.2%,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20%以上,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3%提高到3.3%,城镇燃气覆盖率由35%提高到45%,乡镇独立供气规模达到3000万立方米/年。 
 
  (三)油气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面向社会资本开放,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协调有序的竞争格局。部分企业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直接采购天然气现货资源,大用户直供气初具规模。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实现并轨,非居民用气价格实现市场调节。 
 
  “十二五”以来,我省天然气消费不断增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油气管网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强,已建管道里程短、密度低、覆盖面小,储备调峰能力不足。二是管道网络化尚未形成,不同投资主体营运管道不能互联互通,缺乏跨地区、跨资源调度能力。三是天然气整体利用水平不高,工商业用气比例偏低。四是天然气管道开放程度低,尚未实现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接入等。 
 
  二、发展环境 
 
  未来一段时期,是深入实施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我省加快油气管网设施建设,扩大油气利用规模,具备有利条件和时机,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有利因素。国家全面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加速形成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增强油气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利用政策,为我省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增添动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我国油气资源供应更加充足,为我省提升天然气利用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我省扎实推进绿色发展,迫切要求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油气主体能源地位逐步凸显。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对高效清洁能源形成巨大需求,到2021年,我省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80亿立方米,成品油需求量将达到1400万吨。 
 
  (二)不利因素。油气管道建设、运营和保护与城镇化快速推进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建设难度加大、成本增加。可替代能源价格持续走低,用气增速明显放缓。城镇燃气特许经营不规范,阻碍了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制约了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下游市场开发,天然气需求潜力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三、发展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思想,贯彻落实油气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战略和全省生产力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按照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构建安全稳定、互联互通、开放合作、绿色智能的油气管网基础设施体系,为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整体布局。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油气基础设施短板。加强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完善油气管网设施布局。拓展天然气利用领域,培育天然气利用新业态。 
 
  ——市场主导,主体多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管道建设。鼓励管道运营企业互相参股、合资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城镇燃气特许经营制度,理顺输配价格形成机制。 
 
  ——网络一体,互联互通。完善“一体化、网络化”管网架构,实现省级主干管网互联互通,推动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油气管道保护长效机制。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重点加快天然气省级主干管网建设,加强支线管道、储备调峰设施建设,推进偏远地区独立供气设施建设,加速形成油气管网输送体系。积极衔接油气来源,实现油气资源供应多元化。 
 
  (三)主要目标。 
 
   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主要目标:到2021年,省级主干管道长度达到1850公里,形成全省南北互通、东西互联的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主干网架。天然气支线管道长度达到2184公里,实现管道天然气“县县通”。启动管道通气和独立供气等“镇镇通”工程,乡镇天然气覆盖面达到30%左右。省级应急储备能力达到1亿立方米,基本形成多层次应急、储备调峰体系,全省天然气储备不低于3天用气量。 
 
  成品油储运设施建设主要目标:到2021年,成品油管道长度达到1010公里,成品油库容达到50万立方米,管道输送占总供应量比例达到40%,形成完善的成品油快速配送体系。 
 
  四、主要任务 
 
 综合成品油天然气资源供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油气管网建设。增加国家干线供气规模,实现管道气、LNG、煤制气等多气源供应。加快推进沿江、皖北成品油管道及配套油库建设,提升成品油储运能力。 
 
  (一)加快天然气省级主干管网建设。按照实现跨区域资源调度、大范围市场辐射、全面带动支线建设的要求,依托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海气登陆等国家干线,加快建设亳州—池州(西纵线)、宿州—黄山(中纵线)、淮北—滁州(东纵线)等3条纵向主干管道和颍上—蚌埠、合肥—叶集、庐江—无为等3条横向联络线,改造阜阳—宿州横向联络线,合理设置省级主干管道途经县域分输设施,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输送功能强的“三纵四横一环”省级主干管网,建立天然气省级主干管网调度平台。2017—2021年,续建省级主干管道430公里,新开工1350公里,建成1630公里,计划投资70亿元。 
 
  (二)提升天然气管道“县县通”水平。依托国家干线和省级主干管网,以及毗邻地区省外气源,推进覆盖沿线县城、主要园区、重点乡镇和用气大户等支线管道建设。2017-2021年,续建支线管道260公里,新开工880公里,建成1050公里。基本实现天然气支线“县县通”,启动“镇镇通”天然气工程,计划投资30亿元。 
 
  (三)增强天然气保供能力。在长输管道沿线配套建设储备调峰设施,保障天然气调峰应急需求。推进中海油苏皖干线、淮南煤制气、芜湖LNG接收站等气源工程建设。2017-2021年,建成合肥北城应急LNG储配站,建设皖北、皖南、皖中区域LNG储配调峰中心,新增储备调峰能力7000万立方米;发挥省级主干管网、独立供气设施等储气功能,落实城市燃气企业和用气大户储备责任,增强应急保障能力,计划投资80亿元。 
 
  (四)扩大天然气利用领域。推进天然气与风力、太阳能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天然气利用新业态。重点建设乡镇独立供气设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热电联产、水陆加气(注)设施等项目,探索利用境外优质资源发展新型天然气化工。到2021年,全省城镇燃气覆盖率达到60%,乡镇天然气独立供气能力达到1亿立方米/年,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所有乡镇用上天然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00兆瓦,天然气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加大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城区LNG/CNG加气站密度,优先支持具备扩能改造条件的加油站改建为加油加气合建站,沿江各市建成一批水上LNG加注服务区,形成较为完善的加气站网络。完成投资40亿元。 
 
  (五)提升成品油储运能力。以资源供应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整体规划、优化流向,依托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扩能改造,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化等企业跨省资源调运,推进沿江和皖北等跨市成品油管道及配套油库建设,提高管道辐射能力、利用效率和市场覆盖率。加强管道运输与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提升县乡成品油储运和配送能力。2017-2021年,续建成品油管道250公里,新增成品油储备能力30万立方米,计划投资20亿元。 
 
  (六)加强油气长输管道保护。加强管道完整性管理,完善管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夯实管道保护法治基础,推进管道保护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落实管道建设运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设油气管道基础数据库和管道保护信息系统,管道安全风险点评价、预防和管控档案。加强管道保护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充实县级管道保护执法力量,强化管道沿线规划和施工监督管理,对管道建设保护、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有效监管。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省能源主管部门牵头推进全省油气管网设施建设,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完善联审联批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力支持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将油气管网基础设施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预留和保护路由通道,落实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开工许可等建设条件,帮助企业协调管道穿跨越、交叉施工、阻碍工程建设等问题。 
 
  (二)健全推进机制。建立油气管网设施建设推进协调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协调调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重点项目“四督四保”要求,建立常态化的督查监管制度。 
 
  (三)持续深化改革。按照国家油气体制改革要求,逐步实现省内管道天然气管输与销售业务分离。尊重用户自主选择资源和供气路径的权利,推行大用户“直销直供”,促进天然气输配售环节公平竞争。强化天然气管道运输、城市天然气配气成本监审和信息公开。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政策,对从同一入口通过两条及两条以上不同主体经营的管道输送天然气的,在不突破现行天然气短输价格水平、不增加企业用气成本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天然气管输价格分摊机制。 
 
  (四)强化要素保障。各市、县政府要统筹安排油气管网设施建设用地,优先安排省级集中统筹的独立选址项目用地指标。创新金融服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城镇燃气特许经营监管,按“权责一致”的要求清理整顿燃气特许经营权,进一步降低城镇用气成本。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