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人物 » 正文

吕淼:要推广大能源服务概念 让能源产品和综合服务成为有机整体

日期:2018-01-27    来源:能见App

国际燃气网

2018
01/27
11: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行业 吕淼 北京燃气集团

  由北京市中燃联信息咨询中心主办的2017年第五届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化发展大会于11月28-30日在北京召开。
  
  北京燃气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能源专家组成员、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企管委专家吕淼参加会议并发表题为“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特征及未来趋势”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
  
  吕淼: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也是应组委会要求有这个机会分享一下燃气行业的情况,我本人在北京燃气集团工作,以前在行业内部做过一些研究工作,现在在董事会主要负责公司治理一些事,我先后抛一点私货。刘总也说了,北京燃气是北京市国有企业,目前年供气量1620亿立方米去年,整个用户数量580万用户,北京市内管线长度达到2万多公里,从气量来说,应该是全国第一个单体城市过百亿气量的企业。
  
  同时从全球看,北京应该从排名第二,从城市燃气供应量过一百亿,第一位是莫斯科,从规模来讲都是体量比较大的企业,包括北京天然气消费占比应该全国最高,咱们国内天然气消费量2014年占比不足8%,北京市天然气消费占比去年达到31.7%,应该已经超过全球20%的水平,同时北京市天然气也有一部分在供暖和发电占比比较大,因为刚才大家谈到冬季天然气供应的事,实际上从咱们国内天然气消费特征来看,一旦到了冬季,北方地区采暖又上来了,而且又是一个天然气用气结构特殊的城市,冬季采暖量可能占到全年天然气消费量70%,所以冬夏季峰谷差比较大,所以从去年开始,包括前年也采购大量的现货LNG,我们跟BP、壳牌很多跨国公司做的。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有这么几个:简单介绍行业发展背景、第二把行业发展现状做介绍,后边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还有国外燃气企业发展特征,最后把我自己一些想法,比如领先燃气企业到底有什么成功因素和启示,国内做燃气公司里讲遇到瓶颈,以往供不应求的状态,从2015年供需慢慢发生变化,向需求型转变,用户为王时代已经到来,看一看现在发展有什么问题?包括内外部环境怎么样?发展机遇在哪里?国外燃气行业或者成熟燃气企业这个阶段做哪些事,他们这些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能够借鉴什么,这个是燃气行业和企业需要的东西。
  
  一、中国城市燃气历史沿革
  
  简单说一下,城市燃气大概从1860年香港用的人工用煤气,当时主要用电,燃气逼着用到户内,国内东南沿海也用人工煤气,用气比较少大概1.3亿立方米,现在折算差不多六七千立方米天然气。北京这两天比较冷,前天开始气温开始下降,前天北京日天然气消费量是入冬以来最高达到8000万立方米,建国初期的时候,我们全国燃气的消费量现在不足一个正式一天日消费量,我们看他发展比较快的
  
  第二早期人工煤气很多城市也在做,但是受制于很多资源限制,而且发展比较快,用气需求比较快,后来国家主要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液化气,包括国内电场和国外进口液化气。那时候天然气比较少,主要有些产地周边用的,早期管道设施建设比较慢,所以全国用天然气少。到90年代几乎进入天然气发展年代,国内建西气东输管线,大的气田相继开发,北方的气能够调到南边,1997年的时候有两个标志性事件,标志天然气到来,第15届石油世界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主席宣布由采油到采油气为主的年代。当时陕西气进到北京,97年到现在气量也呈现快速的发展。
  
  这张片子我把2016年大概城市燃气行业情况跟大家说一下,目前看三种气源,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气,天然气占比已经高从46到89%,液化气占比销售量基本每年平稳,而人工煤气逐渐下降,跟这几年国家推的煤改气有很大的关系,城市燃气供气量达到1435亿,用气人口将近6个亿,管网长度69万公里。
  
  从应用领域来说,从早期民用包括工业、采暖的需求已经扩展车用、包括分布式,从十年前到目前对比,工业包括民用量有所减少,增加在分布式、车用,这是一块增量,第二块天然气使用规模扩张已经快,占比基本从2005年到2016年翻一倍。
  
  应该说过往十年燃气行业取得很大的成就,我们也总结一下整个燃气行业于是有几个特征:
  
  1、行业发展比较快得力于改革。早期放眼十年之前燃气行业,他是投资靠补贴、气价都是靠政府补,也没有投资都是政府财政,那时候政府没有钱做这些,怎么办?2004年原来建设部颁布了改革,引入大量的外资进入这个产业以后,通过大量的投资,包括在各个城市兴建燃气设施、管线为用户提供天然气,这种大背景下,城市燃气慢慢得以发展。我们现在看,全国将近600多个城市基本上都已经使用燃气,远的看西藏拉萨,拉萨现在也在使用燃气,这两年中石油供应液化天然气,当然其他沿海城市使用量更多。
  
  2、这个行业集中度越来越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几天嘉宾包括北京燃气企业,气量已经占到去年消费量一半多,已经是五大加上北京燃气,另一半地方性包括区域性燃气企业。
  
  3、投资拉动增长规律明显,我们也知道燃气行业本身市政基础设施的行业,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产业,投资拉动比较明显,一般投资完一两年以后利润达到峰值,这是2009年中国燃气投资达到高峰以后,慢慢利润也开始上升。我们看中华煤气也是,2007年投资达到高峰利润慢慢上升,北京燃气更明显,只不过北京燃气按照三个阶段区分,早期靠政府什么阶段,政府补贴取消以后靠自有资金什么方式,从2008年北京燃气资产上市之后,从资本市场融大量资金供北京市发展,所以我们看投资拉动效果比较明显。
  
  4、市场主体多元化,我们增加给建设部做过一个课题,把全国燃气企业基本摸一遍,选取有典型性集团企业,我们发现这些企业、集团下边差不多1146家企业,这些企业国有包括国有控股占到40.5%,民营和外资占60%,我们看这个行业基本呈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市场主体也是多元化,而国有如果比喻企业来说,民营和外资是控股,国有是参股的。
  
  5、我们说燃气行业早期发展不要政府补贴,靠自我去融资,他的投入非常大,怎么弥补早期投入成本?很多燃气企业包括现在收取初装费或者接驳费,但是这个问题在市场反映不一,去年开始相关政府部门对初装费问题引起新的关注,如果就初装费本身来说解决早期燃气企业投资大量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接驳费在燃气企业利润占比相当高的,我们也统计一下,基本在五大燃气企业占比都超过40%。如果没有接驳费,企业很难做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因为基础设施超前的,不可能为一户投资一根管线,可能预留很多投资量或者金额。
  
  6、应该说从“十二五”开始,很多的城市燃气企业不断延伸自己的产业链,这个延伸产业链无非从上游延伸和向下游延伸,向下游延伸是什么?保证资源的供给,早期供气供不应求,三大油和海外进口LNG无法满足需求,只能进入上游企业,进入上游目的保证资源供给。第二进入中游,中游一个管线建设、一个接收站,北京燃气97年开始和中石油合作,把陕北天然气引到北京,合作一个企业,保证陕北气输到北京,同时作为企业来说,能够从管道公司有一部分收入。还有这两年开始很多下游企业在做LNG,包括新奥舟山建LNG接收站,中国燃气通过其他接收站进口现货,北京燃气去年进口八船,前年进口两船。最后就是下游,就燃气行业下游始终是你的大本营,以前大家都是做民用、工业采暖这些,现在有分布式、车用企业,甚至有些企业也在进入智能表计领域。
  
  过往十年整个行业也呈现这个特点。从2015年天然气供需发生变化,天然气供降下来,而所有燃气企业消费收入都低于往年,但是我们看到去年开始情况有所好转,原因比较多,一方面可能我们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变暖,再一个从国家层面无论从价格改革还是能源局出台优惠政策条件,优惠政策条件推动下游市场回暖。
  
  2016年城市人气销量回升,我们统计一下他们消费量同比最高达到27%,最低达到11%左右,基本上比往年有所回收,去年我们消费180亿,增速也是10%以上,通过去年一年政策出台,给整个行业消费量回升的助推,基本上增速又回到双位数去。上半年能源局发布公告也是,上半年增速达到15%,有可能今年天然气消费能够突破300亿,如果突破300亿应该过往十年没有过的。城市燃起2公司大规模进入天然气上、中游领域,一方面进入上、中游保证我资源供应,拿到资源不至于冬季有问题,另外建站也是有资源情况下,通过基础设施送到消费处。部分城市燃气企业加加快进入分布式能源等天然气高效利用领域,去年开始像东软去年河南做的几个项目,包括华润广东做医院大型的工业园区项目,为什么以往不做现在做?我们看到因为天然气供需发展转换,消费市场或者用户需求多样化。
  
  企业陆续开展LNG进口贸易业务,我们做现货都是加入LNG贸易里头,一旦价格放开,最终大家通过什么标准进行价格判断,进行量的交易,以往我们靠计划经济,未来依靠什么?从国家层面需要建立交易平台、交易中心行使这么职能,现在看它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没有发挥出来原因很多,早期交易中心主要三大油控制,后来逐渐加入城燃企业,包括有做电力企业,很多燃气企业加入交易中心工作当中,但是他交易简单把线下方式挪到线上,很多交易商没有感觉到到底我交易平台得到什么好处?包括效率提升还是价格降低,或者终端用户能够拿到气,目前看这些都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很多燃气企业也在进行抱团的合作,有些天然气市场不太好,我们和新奥在河北成立合资公司,新奥对于市场开拓有他的优势,而且有些站点,天然气我们有政策优势,我们可以跟当地政府去谈,进行优势互补、抱团工作。很多企业把下游产业链延伸,不光做电力、有的做生物质做增值服务。新奥去年在广东成立两家售电企业,拿到售电牌照在区域当中售电,未来采取特许经营方式还是经营许可方式,政策层面可能有所考虑。很多企业也在做可再生能源,比如我们通过生物质气的方式并入我大管网,现在虽然大规模推煤改气,并不一定很多适合管道,如果就近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者生物质生产气的话,从经济和运行模式也是创新,也是给各个燃气企业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最后很多燃气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呈现上中下游一体化态势。包括新奥去年跟澳洲桑托斯买了7%的股权,桑托斯专门做上游煤层气集团,在澳洲合资建一个天然气工厂,把煤层气之后拉完中国。去年跟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签一个协议,购买他25%的股权,未来我们将在这里边占有30亿立方米天然气优先购买权,本身天然气储存900亿立方米,未来通过俄罗斯东线引到中国来,各个企业逐步加快往海外拓展步伐,主要偏重上游资源这一块。
  
  二、城市燃气行业面临的挑战
  
  1、近期燃气行业面临内外部环境包括挑战机遇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应该看整个国内燃气发展还是呈现不平衡、不均衡,城镇普及率比较高,村镇普及率比较低,个别村镇达到40%左右,天然气人均使用量比较低,也就100立方米左右,北京发达的欧美地区已经达到700—900立方米,日本也达到300立方米,我们人均使用量、天然气在各个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
  
  2、燃气应用服务领域拓展不足,尽管在工业、民用应用比较多,但是汽车企业、分布式应用比较少,一方面有政策原因,更多跟我们规划、跟我们用户端对于用能方式转变有关系的。
  
  3、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尚未实现突破。我们今年看一下有些国外燃气企业情况,包括我们去东京,看到东京燃气现在做什么事呢?它现在燃气普及率基本达到99%,它的增长已经很难了,东京燃气主要给东京关东地区供气,用户量差不多800万,年使用量现在达到天花板,基本达到180亿立方米左右,每年增量不过一两亿,现在做什么事呢?通过天然气做燃料电池,东京地区建了三十个加气站,把燃气新技术慢慢转到燃料电池领域,也在做转型,包括我们看欧洲很多国家,德国、丹麦这些国家,因为他的天然气发展已经超前我们二十年了,丹麦能源结构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达到60%,德国早在去年发电量里边基本90%以上都是风电,这些国家也在做转型,而且这些国家不但做农用转型,同时跟燃气相关的比如计量体系做革新,把互联网技术、人工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集合起来,做一些新的尝试。
  
  4、储备、调峰能力仍显不足,昨天很多专家也提到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调峰量不足消费量4%,去年不足3%,虽然有一点提升,但是占比比较少。发达国家占比达到30%。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北京调峰如果按照30%来说应该48亿立方米,但是北京市能保不足30亿,一方面中石油华北地库将近26亿,这26亿不是北京需要调峰完全释放出来,另外三个亿北京市有高压罐存,包括自己建地面LNG工厂,这个缺口比较大,自己还有18亿缺口,国内缺口更大。
  
  5、很多城市内部管网分割的,没有连通起来,为什么?早期咱们燃气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给你一个区域、给你一个期限,你就在这个区域内、在二十年里做就完了,互相之间管道都不连通,有可能政府对于你企业,因为政府换届比较多,换届可能以前作废,呈现管道零散的。带来一个问题,这两三年很多提供多能互补的企业,这些企业更多跟下游终端用户对接比较密切的,但是受制于我们说城市燃气企业特许经营限制,很难跟下游真正对接起来,用户想用到比较便宜能源、节省能源恰恰用不到,我们怎么最后一公里上边出现很多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不单体现下游,省网公司也有问题。
  
  刚才我说内部挑战,外部挑战也有一些:
  
  1、天然气资源供应不确定性,虽然现在供应量上来了,已经进入供大于求阶段,但是在部分时点、部分地区还会出现供不应求情况,实际上今年已经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不叫“气荒”可能天然气供应紧张,这里边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在里边,始终我们看天然气总量和峰值是矛盾的,这是外部影响。
  
  2、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我们看城市燃气也好还是天然气来说,它的消费端使用很多受到政策影响比较大,跟国外情况不太一样,国外无非出一个法就可以了,美国出天然气立法、欧洲出天然气指引、日本出燃气法就够了,法出了每年做修订,指导行业去做。我们不一样,我们出很多政策,一旦某一个政策出来对行业影响非常大,不管价格政策、还是我们产业政策、还是财税政策,但是在国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非常大,工业用包括民用、车用、分布式能源受的影响非常大。
  
  3、成本监审,这几年从井口价格到门站价格理顺,未来无非体现对于成本监管,发改委来说最终终端价格放开,不是完全放开,有放有管,无非把成本管起来,而恰恰这一块燃气行业、燃气企业面临的问题,成本的监审加强了,未来燃气企业怎么做?我存量怎么、增量怎么做?
  
  4、配售分离,现在从整个天然气产业链来说,上游井口包括管输分开了,发改委出了输配价格管理办法,未来下游会不会把配送和销售分割开,我们看国外两种情况,一种还是捆绑销售,像欧洲地区包括一嗲里、法国都是捆绑销售方式,还有美国比较典型完全放开,我们看这个会不会成为一个趋势?从价格改革来说还是体制机制来说。
  
  管道第三方准入没有实施,包括我们接收站怎么用?包括省网和长输管线的关系也没有理顺,门站价格始终影子价格,它存在对下游配售分离目前不到这个时间。
  
  5、电能替代,大家有使用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没有污染,当然我们看全链条,从生产环节实际上有污染,包括到最终电池报废有污染的,电替气威胁非常大,上周看一个材料,大的国际能源组织和大的石油公司,共同签署一个协议,这个协议控制天然气甲烷排放,觉得天然气在生产或者流动过程中甲烷排放对于大气环境是有影响的,以往天然气被全球认为非常清洁的能源,有很多声音说天然气并不清洁,而且他不是终极能源,我们说他是过度能源,未来还是储能技术或者氢能时代,燃气也面临电的威胁。
  
  前面说到内外部环境,当然还有机遇,更多从国内来看:
  
  1、环保压力非常大,河北省今年压力已经到什么程度?现在已经入冬了,很多地方还没有通气,怎么办?省里边、市里边、县里边住建人开现场会,不通气就地免职,为什么?燃煤替代已经完成,量已经报上去,煤的量已经减下来,不可能第二年再增上去,北京也这样,北京六环散煤没有了,全是天然气,能够通管线地方基本建了,北京今年为382个村通天然气,通完以后能够完成发展农村用户达到15万户,北京燃煤量达到900吨左右,各个地区包括北京压力很大。
  
  2、城镇化速度加快。
  
  3、各个企业对于资源获取渠道增加。价改来说未来应该平稳往下走的趋势。
  
  4、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也在进入燃气领域,包括整个行业、很多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借助新技术
  
  5、售电领域的开放,很多企业也想做电。国外很多企业气电混业经营,未来这一块是企业的增长。
  
  三、全球能源正在经历一场转变
  
  燃气是化石能源,在能源充当什么角色,现在能源世界是什么概念?不管化石能源还是非化石能源,大多数时候有限、充足,有时候能源供应不上,再看能源生产都集中起来,不管气还是油,通过炼厂、气田生产,再一个能源使用者和供应者角色非常清晰,生产者把能源给供应者,供应者把能源给到终端消费是单项,终端对能源概念就是产品的概念,这是现在能源世界。
  
  未来能源世界是什么?应该非常充足,有化石能源、还有可再生、还有生物质能,能源生产消费呈现分布式,不是集中式,可能消费端也能够生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包括供应角色互换而且是双向,最终能源并不一定是一个产品,由于加入很多服务在里边,能源慢慢变成体验性东西。所以在能源变革情况下,我们看国外燃气企业或者能源企业他们做的这些事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借鉴。
  
  我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法国ENGIE集团,早期做燃气企业,慢慢从做燃气进入上游领域,做上游气田勘探开发,包括做下游能源服务,应该说现在整个欧洲从天然气LNG贸易占第一,能源服务也是欧洲第一位的公司。中国现在发展情况,天然气消费占比不足8%,实际上跟欧洲90年代一样,当时欧洲天然气是什么结构呢?第三方准入开放了,井口跟管道这一块也开始分离,政府对于燃气监管在加强,跟咱们一样监管你成本,大用户也在放开,实际上跟中国目前环境是一致的,所以看NG当时做什么事?两个事,第一拼命进上游,上游是对于资源供应的保障,欧洲很多企业像法国国内资源很少,采购大量LNG、参股很多LNG项目,在欧洲参股很多气田开发,慢慢再向全球拓展,每年投入十几个亿欧元做投资,而且储备大量设备、技术、人才,同时政府对于常规业务监管非常严,下游利润被砍掉了怎么办?逼着不得不进上游,上游风险高但是利润也高。在上游同时对下游也在延伸,我们说燃气也好、可再生也好它是能源,能源最终跟服务挂钩,用户对于能源认识不单单产品,它是体验。下游提供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城市化解决方案,包括上游很多项目去做节能方案,包括从设备上。这个投资规模每年达到10几个亿欧元。
  
  这个图实际上把ENGIE下游能源服务做展示,既有工程设计、还有安装、还有能源服务,一个项目既有设计、也有节能、还有安装服务,还有提供大数据支持,通过能源服务获取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企业自己可以用,还有一部分数据可以给政府,到国内大量数据找不到,去政府网站也很难找到,政府数据可能来源企业,国外大企业有数据把一部分数据提供政府,自己留一些,还有一部分给其他服务产业,把数据也变成增值产品。
  
  第二给大家介绍东京燃气,我刚才也提到,日本是资源不丰富的国家,东京瓦斯只做上游的资源,把LNG引进国内,在沿海建了13个接收站,通过13接收站建配气管线,连到关东地区用户,一部分工业用户、还有一部分城市用户。东京燃气也做电力,自己可以直接到海外采购LNG,因为他可以作为大的供应商。还有东京燃气以东京关东地区为依托,把800万用户对于能源需求吃干榨净,包括分布式业务、提供不同的能效解决方案,甚至用新的技术给用户提供支持,还有数据技术的支持,所以我们看ENGIE、东京燃气也好,天然气产业发展到关键时间段的时候,自己都在做转型,转型都是围绕核心业务做,不断往上游进展,同时往下游延伸。
  
  四、领先企业的成功因素及启示
  
  1、整个燃气行业经过十年发展,取得非常大的成就,目前面临发展关键结点,随便跟大家分享一个事,我们10月26号北京燃气代表中国燃气行业包括代表中国在日本东京我们获得了国际燃气联盟主席国的资格,我们当时是跟加拿大、埃及阿曼一起竞争,国际燃气联盟有80年历史长期西方国家掌控的组织,这个组织一共94个成员国,同时160个成员,涵盖天然气上中下游产业链将近97%市场,这个组织由北京燃气董事长获得主席,同时成功获得2017年到2020年在北京举办发展大后。现在处于非常好的发展阶段,但是也要看到面临的问题,看到别的国家、别的企业怎么做的,很多企业要做上游的业务,上游业务就是保证我们资源供应。
  
  2、不但要做国内做还要走出海外,向国际上延伸。本土市场、战略市场、机会市场怎么做都考虑。
  
  3、跳出对于服务的既有认识框架,大力推广大能源服务的概念,通过城市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能源服务。
  
  4、能源产品和能源综合服务成为有机整体,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是单一的,有的我就做能服、有的就做产品,但是国内既做能服又提供能源产品企业很少,国外这种非常多,而且多到什么程度?不是大企业在做、很多小企业也在做。丹麦看到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在非常小的社区,利用废的木屑都是可再生,也没有气,因为丹麦森林资源比较丰富,通过木屑包括城市综合垃圾利用以后,给这个社区供暖、供电、供气,社区可能几千人,大企业更多。
  
  我们看这些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单一能源供应商到特色供应商,为客户量身定制的特色供应商,再到综合能源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转变,这些也提供今天在座能源企业和燃气企业一个思路,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吕主任精彩演讲,北京燃气集团是国企,所以在我们城市燃气企业不愧为排行老大,大有大的优势,大有大的难处,作为国企社会责任和盈利追求这两个问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何协调的?
  
  吕淼:我仅代表自己,针对刘总问题做回答。
  
  第一我觉得燃气企业他始终有社会责任、社会义务,这个社会责任和义务是作为提供燃气这种公用产品赋予你的,这个责任跑不了。无论从法理上,《城市燃气供应条例》说了,燃气企业对于用户供应和安全提供责任。从企业社会责任来说也是这样,你的产品包括能源服务给千家万户,你的责任跑不了。但是这个责任是不是无限的?我们看国外怎么做?国外很多燃气企业对于用户责任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第一首先担责,第二在担责同时通过市场化方式做,比如安全责任也的企业很多通过保险方式去运作的,包括很多企业把供应责任也推动商业运作模式。
  
  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日本东京燃气特别盼着冬季下雪、冬季冷,因为他在期货市场买对冲,一旦冬季冷了供不上,通过期货、保险方式保证他的能力,而且他有收益,通过市场化转移他的风险和责任,首先你责任跑不了,这是第一。
  
  第二刘总说到怎么兼顾企业发展,我也提到行业现在还处在非常好的时期、快速发展期,不说黄金发展,应该又迎来十年发展期,这十年发展期有很多事可以做,做什么事?跟过去十年唯一不同,过往十年有资源想着怎么卖出去就够了?未来十年不是这样,未来十年我要把这个气拿到或者把能源更好给用户提供过去,围绕用户想办法。因为需求方对于燃气也好,或者对于石油这些能源要求,对于产品本身要求低了,因为能源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但是对于服务不一样,同质化产品你加入不同的服务,最后呈现东西就不一样。
  
  大家都知道矿泉水,依云矿泉水最贵,并不一定它水贵,他服务好,它服务好在哪里?他广告做的好,一定把附加值做出来。这是未来燃气行业需要做的,但是这两个不矛盾。
  
  主持人:谢谢吕主任精彩回答。上午会到此结束。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