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燃气聚焦 » 正文

生物天然气将迎“加速跑”

日期:2019-05-09    来源:中国改革报

国际燃气网

2019
05/09
11: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沼气 生物天然气 可再生燃气

    蓄力待发,缓行数年的生物天然气产业即将迎来“加速跑”。随着利好政策陆续出台,生物天然气潜藏的巨量需求亟待释放,市场回暖迹象显现。诸多企业纷纷探寻新型发展模式,将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腾飞需要创新突破,而不能依靠政府补贴“吃饭”。
 
  “目前企业需要模式创新,带动市场化。”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大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天然气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未来随着产业配套政策落地,将逐渐走向规模化发展。通过创新思路,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完美“闭环”。
 
  创新模式撬动万亿市场
 
  目前,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增速缓慢,投入规模化商业运行的项目仅有10个,年产量仅为8亿立方米~9亿立方米。小规模如何培育大产业,是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对此,张大勇建议,“首先,需要产业配套政策到位。”
 
  事实上,政策已经开始发力。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征求对《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的函,首次将生物天然气纳入国家能源规划,并要求到2020年,生物天然气实现初步发展,初步建立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生物天然气具备一定规模,形成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燃气新兴产业,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50亿立方米;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实现稳步发展,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占国内天然气产量一定比重。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今年2月制定的《2019年农业农村科教环能工作要点》也提及,将研究生物天然气终端产品补贴、全额收购等政策,推动出台农村地区生物天然气发展的意见。
 
  作为微利产业,生物天然气项目初期投资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在发展中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支持。张大勇表示,“产业发展初始阶段,需要政府补贴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形成良性竞争。未来随着一批示范项目的推出,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形成盈利模式以后,再启动补贴退坡机制,避免对国家补贴的过度依赖。”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行业内一直在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努力在实践中探索,推动生物天然气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去年10月,海南省首个生物天然气(车用沼气)加气站项目竣工投产。这座加气站由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与海南神州新能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新能源)联合建设,气源来自3公里外、神州新能源的澄迈生物天然气示范工厂。
 
  据了解,该示范工厂为海南省海口市澄迈县超过80%的城乡有机废弃物提供了相关处理服务,从原料收储运、预处理、发酵、沼气提纯到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打通了全部生态循环流程。工厂每天可处理禽畜粪便、市政污泥、餐厨垃圾、市政粪渣、甘蔗渣、香蕉秸秆、稻草、生活垃圾、有机废水等各类有机废弃物500余吨,生产生物天然气3万立方,所生产的沼渣沼液在周边农业种植推广,目前施用沼渣沼液的示范基地约11,000亩,大大节约了化肥施用量。
 
  将生物原料变为生物天然气,并利用沼渣沼液做有机肥,在提升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对农业农村废弃物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生物天然气与有机肥的跨领域产业链打通后,整个市场规模预计将在万亿元以上。”张大勇表示。
 
  补齐短板带动乡村振兴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7.5%,达到1610亿立方米。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突破28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进口规模超过9000万吨,同比增长31.9%。
 
  尽管天然气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长势头迅猛,导致进口量不断攀升,对外依存度上升至45%左右。我国首次成为全球天然气第一进口国。供应增速不及需求增速,天然气供应缺口为我国生物天然气提供了“用武之地”。
 
  根据《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按照每个项目日产量为1万立方米计算,到2025年,将建成4100个~4200个生物天然气项目,可局部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
 
  实现从10到4200的跨越式增长,其实并不遥远。生物天然气是以牲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城镇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等原料,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经净化提纯而生成的。据粗略估算,目前我国沼气资源量近2000亿立方米。
 
  “我国沼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有望超出《意见》预期,达到400亿立方米~500亿立方米。”张大勇对记者分析说。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并着力提升农村环境,打造绿色生态“跑道”,带动乡村振兴。生物天然气就地就近用于农村,“吃”的是牲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献”的是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在河北省衡水市,我国已建成亚洲单体项目规模最大的生物天然气工程。该项目由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利用衡水市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采取以“预处理+干式发酵+沼气净化+沼气压缩+车用燃气”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形成了“工农业废弃物+生物燃气+有机肥料+绿色农业种植”的生物质新能源生态循环产业模式,每年可有效处理玉米秸秆15.18万吨、畜禽粪便15.18万吨、酒糟16.5万吨,以及果蔬垃圾3.96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3300万立方米,固液态生物有机肥20万吨。项目投运以来,有效缓解了京津冀地区用气紧张,为破解农业环境污染,推动农业无害化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在张大勇看来,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目前国内生物天然气设备体系存在多项空白,大多数企业使用的设备通常为“非标”产品,令成本居高不下。张大勇表示,应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尽快补齐短板,才能打破发展瓶颈。“从搅拌器、沼气的提纯发酵罐,到净化装置等前端生产环节涉及到的设备,以及农林生物质直燃,都急需标准出台。”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