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涩北气田集气站。记者 韩杰 摄
柴达木盆地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区,青海油田在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近几年来,青海油田实施油气并举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天然气,找到了一条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平衡之路。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有石油、天然气、钾、钠、镁、锂、锶、硼等优势矿产资源39种,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
为搞好柴达木盆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2005年10月国家批准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3年来,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循环产业链效应在格尔木及其周边显现。目前,天然气在格尔木的使用领域已经拓展到城市燃气、发电、交通、工业用气等方面。
1999年6月,青海油田在格尔木炼油厂建成了年产10万吨甲醇、10万吨气体分馏和2万吨聚丙烯3项天然气化工生产装置,不仅实现了资源优势就近向效益优势的转化,而且使格尔木炼油厂实现了从单一的燃料型炼厂向燃料-化工型炼厂的转变,步入了环保节约型“绿色”炼厂的行列,为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增添了后劲。
随着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长,青海油田在格尔木炼油厂新建的年产30万吨甲醇装置于2006年9月一次投产成功,每年可将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转化成市场上紧俏的甲醇。目前,青海油田的甲醇年生产能力已达40万吨,成为中国石油最大的甲醇生产企业。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青海油田的发展呈现出石油、天然气、化工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2005年6月,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在格尔木破土动工,整个项目将于2009年10月建成投产。届时,格尔木地区将拥有100万吨甲醇年生产能力,可称得上是目前亚洲利用天然气制造甲醇的最大装置。
在发展天然气化工的同时,格尔木地区其他的天然气利用项目也在同步发展。2007年12月,格尔木炼油厂已有3部以甲醇为燃料的通勤车投入使用,这在青藏两省区尚属首次。总投资11亿余元、年耗天然气3.5亿立方米的30万千瓦燃气电站正在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加紧建设。
为满足“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青海油田于2007年5月29日建成了年输气能力20亿立方米的涩北-格尔木的第二条输气管道。至此,涩北气田已经具备了每年向格尔木输送28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能力。
自2001年以来,青海盐湖集团、青海中信国安等资源型企业,已在天然气-盐化工产业链发展中率先迈出了一步。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利用天然气在降低能耗、延伸盐化产业链、促进盐湖矿藏综合利用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该集团还投资80亿元,正在打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盐湖资源与天然气资源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公司正在研发盐湖资源——钾、硼、锂、镁的综合利用技术,计划到2010年将形成年产碳酸锂8万吨、硼酸15万吨、高纯氯化镁50万吨、硫酸钾(镁)250万吨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