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页岩气 » 正文

页岩气产量预期翻倍 政策和技术利好频现

日期:2013-11-05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燃气网

2013
11/05
08: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重庆涪陵页岩气示范区堪采数据一路向好,业内原本认为可能完不成的页岩气“十二五”规划产气目标值(65亿立方米),目前看来不仅可以完成,甚至还有可能实现翻倍。

  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内部管理人士均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鉴于目前页岩气勘探开采情况较为顺利,集团将上调页岩气开采指标,预计2015年两大公司合计开采页岩气量可达100亿立方米。

  据大智慧通讯社测算,按目前形势,仅“两桶油”到2015年即可实现页岩气开采量合计100亿立方米,超过原本规划的全国产量65亿立方米。加上中海油、陕西延长石油、华电集团、中联煤以及一些民营企业的产气量,2015年全国页岩气产量有望突破130亿立方米。

  此外,国家能源局10月30日对外发布《页岩气产业政策》,提出示范区建设、产业技术政策、市场与运输等多项鼓励细则。

  “2013年是页岩气勘探开采的突破年。”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页岩气室主任包书景表示,按照两桶油的规划,如果2014年中石油、中石化其中一个能完成40亿立方米的产能,那么到2015年可完成65亿立方米的目标。如果都完成比较顺利,将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中石化江汉油田一位管理层透露,重庆涪陵页岩气示范区近期完成第7口生产井。由于产气效果良好,江汉油田已将今年页岩气目标井口数由原先的17口上调至24口。

  “预计涪陵示范区2015年可初步实现页岩气商业化、规模化生产。”这位管理层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一般情况下,页岩气单井(直井+水平井)日产量能达到1万立方米,商业化、规模化条件就比较成熟。此次投产井,在继焦页6-2HF井、焦页8-2HF井、焦页9-2HF井获高产气流后,再次获得35万立方米/日的高产气流,7口井合计单日产量为140万立方米,平均每口井单日产量为20万立方米。

  该管理人员称,由于涪陵页岩气示范基地勘探开采效果非常好,集团上调了页岩气勘探开采目标,2015年前将建成年产能5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基地,实现开采量50亿立方米。

  中石油一位天然气专家亦表示,中石油也制定了与中石化相同的目标,页岩气产量未来几年将大幅上升。

  华电工程集团一位页岩气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已经掌握各种页岩气井型勘探开采建造技术,“技术不是问题”,在资源禀赋相对好的条件下可以做到局部商业化、规模化勘探开采。

  中石化江汉油田一位管理人士也表示,江汉油田在2012年12月就已经掌握了页岩气各种井型的勘探开采建造技术,并于2013年1月实现重大装备的自产自造,有效降低了页岩气勘探开采的成本。

  按照江汉油田的说法,目前一口页岩气直井成本已经由3000万元下降至2000万元左右,一口页岩气水平井由8000万元-1亿元下降至4800万元左右。未来伴随规模化生产和部分材料如钻井液等重复利用率的加大,页岩气勘探开采的成本将继续降低,预计直井成本最低约1500万元,水平井成本最低约3000万元。目前页岩气直井2000万元左右,水平井5000万元左右计算,“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为页岩气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经济和技术支持”。

  3、页岩气兴起利好整个油服产业链

  中石化江汉油田一位高管表示,上调页岩气勘探开采井口数,两大石油公司上调产量预期,必然利好整个产业链,特别是《页岩气产业政策》中强调的具有技术优势的油服设备商。

  江汉油田采油厂一位管理人员表示,由于涪陵页岩气示范区取得巨大突破性进展,2015年之前,预计四川盆地每年新开钻页岩气井(水平井+直井)在150-210口左右,投资在70-110亿之间,两年合计投资在200亿元左右。

  上海某券商分析师称,《页岩气产业政策》第四章产业技术政策,明确提出对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重视,拥有技术优势的油服设备商,特别是从事页岩气钻井(水平井)、水平井压裂的油气设备提供商及服务商最为受益。

  据大智慧通讯社统计,受益的个股包括具有测录井综合实力的神开股份,具有从地震技术测油藏到完井技术的整体油服设备商恒泰艾普,测井设备服务商吉艾科技、海默科技、潜能恒信,具有压裂机组及油服业务的杰瑞股,具有压裂液的宝莫股份,具有套管生产能力的常宝股份、具有井下设备研发销售能力的仁智油服,以及具有射孔服务的通源石油等。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