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饱受十几年经济制裁之苦的伊朗终将重获新生,以全新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前不久"六国核谈"终于落幕,该长达12年马拉松式的谈判达成了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性协议。
据了解,伊朗是位居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国家,它或将继美国之后成为新的世界天然气版图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天然气的出口问题也备受关注。此次谈判的成功,能否开启中伊两国合作的大门呢?
合作的现实条件是否具备?
2015《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报告显示,伊朗天然气储量34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伊朗天然气产量为1726亿立方米,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7580亿立方米)、俄罗斯(5780亿立方米)和卡塔尔(1770亿立方米)。伊朗政策制定同时提出未来十年伊朗天然气产量和三年天然气出口翻番的目标,其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在《2025愿景》中明确提出,至2025年,NIGC的天然气出口要占到全球天然气贸易的8%-10%,力争成为全球第三的天然气供应商。
由于伊朗本国国内需求增长缓慢和周边国家市场容量有限,亚洲地区广阔的市场空间对伊朗极具吸引力,首当其冲进军中国和印度市场。目前来看,伊朗尚无LNG项目,向中国出口管道气更具操作性。基础设施方面,连接中伊两国的天然气大动脉-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至关重要。该管道巴基斯坦境内段全长780公里,西部连接伊朗边境管道,东至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的讷瓦布沙阿。其中巴基斯坦西部瓜达尔港至讷瓦布沙阿段管道由中国方面承建,计划2017年建成。后续巴基斯坦境内仍需继续建设1500公里的管道以实现中、巴、印三国管道互通。有了"和平管道"及"一带一路"中巴3000公里的经济长廊的良好基础,中伊天然气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影响何在?
拓宽我国天然气供应来源,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体系。目前我国进口管道中的中亚A/B/C管线及中缅管道均已投入正常使用,中亚D线也将于2016年贯通,加上2018年计划建成的中俄东线管道,进口管道总输送能力将达到1350亿方/年。2016年初计划开放出口的美国页岩气有望与伊气、俄气一道成为我国天然气重要的新增进口气源,共同加速不同来源的进口管道气和LNG之间的竞争,推动我国天然气市场化进程。
帮助中国提高亚太天然气定价话语权,推动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由于缺乏定价话语权,我国天然气贸易长期被动接受较高的"亚洲溢价"。金银岛数据显示,虽然受益油价下跌,2015年1-5月国内天然气进口平均价格较之2014年全年均价走低15.7%至10.64美元/MMBTU,但此价位仍约为同期欧洲天然气进口价格的1.5倍,美国亨利Henry Hub价格的3.8倍。进口气与国内销售价格倒挂问题依旧存在,企业进口积极性难以提高,不利于我国天然气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由此,同步推进提高我国在亚太地区的定价话语权及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显得愈加紧迫。中巴经济走廊使得中国和中东市场建立联系,必定带来更多的交易和投资机会,提高我国国际天然气贸易的参与度,话语权的提高自是水到渠成。更加开放的外贸市场也将吸引更多的民企进入,为我国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打下坚实基础,继而建立起反应市场价值规律的价格体系,逐步理顺天然气价格。
然而,尽管中伊天然气合作前景广阔,但过程存在诸多变数。伊朗接核谈判虽以伊朗放弃核武器而告一段落,但中伊两国在某些领域仍存在政治倾向不一或者分歧需要解决,地缘政治对两国的天然气合作干预不可忽视。依目前形势,未来中伊两国的进口合约极有可能采用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方法,价格不确定因素增多。与中俄天然气合作更看重气源稳定性不同的是,在全球天然气供应日趋过剩的环境下,中方不排除强化进口伊朗天然气合同中的价格因素,故远期来看,伊朗气为赢得中国市场,与其他气源的竞争或帮助我国获得较为低廉的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