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贸易行业的龙头,依托仓储、物流,获取资源能力强。公司具备62.8 万立方的液化气仓储能力,2015 年全年公司液化气贸易量约480 万吨,在产品单价下跌的情况下,公司贸易体量放大,说明丙烷脱氢实体的投产将有效促进公司货物流向的协同。近期,巴拿马运河扩建竣工,美国丙烷到中国的运输时间和成本均大幅降低。我们认为公司控制仓储、物流,未来随着公司规划的丙烷脱氢项目的逐渐投产,上游资源获取能力逐渐增强,贸易量同步放大,未来公司可以灵活运用跨区域、跨产品、跨时间的套利,有望成为世界级的丙烷脱氢和液化气贸易的巨头。
布局丙烷脱氢-聚丙烯产业链,保持长期成长性。公司抢占丙烷-丙烯-聚丙烯产业链至高点,公司第一套66 万吨PDH、40 万吨聚丙烯装置已于2016 年2 月正式转固投产,第二套位于宁波的装置预计年内试车投产;公司未来仍有张家港二期、宁波二期、曹妃甸等项目,布局丙烷脱氢(烷烃脱氢)产业链,保持长期成长性。我们认为公司的产业链长且具备柔性,在任一环节均能获取利润,同时有望延伸至NGL 相关烷烃脱氢产业链。
下游聚丙烯市场空间广阔。2015 年国内聚丙烯PP 需求量超过2000 万吨,过去15 年间PP 的需求平均增速为10%。聚丙烯下游应用与消费相关,需求稳定,受周期波动的影响小。我们认为聚丙烯在新增应用(食品饭盒、无纺布等)将持续增长,未来前景良好。从供应角度,行业内除煤化工外,新增产能有限,聚丙烯有望保持长期盈利良好格局。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16-18 年净利润分别8.9 亿,17.85 亿,24.79 亿元;以增发后的股本16.24 亿为计算,对应EPS 分别为0.55、1.1、1.53 元;利润增速分别为116.6%、100.5%、38.9%;参考可比公司相对估值,同时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我们认为给予公司2017 年18 倍PE 较为合理,对应目标价19.8 元,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