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 6 月 28 日 9 点 20 分,深圳大鹏湾畔,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一起为广东 LNG (液化天然气)项目竣工按下启动按钮。
据悉,广东 LNG 项目 2003 年 12 月 28 日开工建设,整个项目历时八年,总投资 291 亿元人民币。从澳大利亚海底采出的 LNG 将送至深圳、东莞、广州、佛山、香港五座城市和惠州、前湾、珠江、美视、东部五座电厂。
据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上述珠三角五地居民有望率先在 8 月下旬用上清洁、便宜的 LNG ,虽然价格未最后确定,但据有关部门测算,每立方米比液化石油气价格至少低 30 %- 40 %左右。据测算,广东 LNG 购气合同的及时生效,按照现行的 LNG 价格计算,便宜 50 %以上,每年将为广东降低能源成本约 8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64 亿元。
LNG 的“广东模式”
LNG 是单位热值最高的燃料之一, 1 吨 LNG 燃烧时释放的能量,能够供 8650 盏 40 瓦的灯连续照明 24 小时。 LNG 燃烧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只有 20 %,二氧化硫的释放量比煤气低 50 %。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有关专家介绍说:“如果广州现有的 65 万户管道气用户全部改用天然气,每年就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200 - 300 吨。”
广东 LNG 项目具体的股份安排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占 33 %的股份,英国石油公司( BP )占 30 %的股份, 5 家广东本地公司联合拥有 31 %的股份,香港中华煤气和香港电气各占 3 %的股份。
据介绍,这份与澳方达成的合同,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宗长期的以 FOB (离岸价)为贸易条件的大额 LNG 资源与运输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同谈判中,中方还创立了为国内国际广泛认同并给予高度评价的“广东模式”。有关专家介绍说,“广东模式”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为三点:
其一是“以市场换资源”。 2002 年 10 月 18 日,广东 LNG 销售与购买协议( SPA )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签署,未来 25 年广东 LNG 每年将从 ALNG 手中购买逾 300 万吨的 LNG 。与上游资源落实同步的,是中海油参股上游。 2003 年 5 月 15 日,中海油与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的现有股东、即 ALNG 的六家业主就收购该项目上游产量及储量权益签订了购买协议。
其二是实现“国船国造,国货国运”。中方成功地将中国航运业引入到 LNG 产业链中,进而为中国造船工业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此外,还引进了先进的高效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加快了我国制造大型燃气轮机的步伐。
其三是通过国际招标和创立新的价格公式,拿到当时亚洲市场最低价。
尽管石油价格暴涨,但刚竣工的广东 LNG 却丝毫不受影响,而是遵循天然气供应合同的国际惯例,按照价格 25 年“照付不议”( takeorpay )的原则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的 LNG 。
中海油一位专家介绍说,“照付不议”是天然气供应的国际惯例和规则,供需双方在签订供气合同时,以年度合同量的一定比例作为最低提取量。如用户用气未达到此量,仍须按此量付款,供气方供气未达到此量时,要对用户作相应补偿。
另一位中海油专家则认为,“通过国际招标和创立新的价格公式,拿到当时亚洲市场最低价,恰恰是广东 LNG 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之一。”根据他的介绍,天然气没有统一的国际价格,它与油价挂钩,油价升则气价升,具有一定的弹性。
他表示,广东 LNG 价格公式的特点,一是降低了 LNG 与油价挂钩的比例。按日韩通行公式,气价与油价挂钩的比例高达 78 %,而广东 LNG 的比例仅仅为 30 %;二是给挂钩的油价设定了顶板和底板。
“ 2002 年与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公司签署 LNG 购买合同时,中方充分利用了当时买方市场的有利时机,能够把浮动区间定得如此之低,而且以这个价格签了 25 年的长期合同。现在的石油价格已经突破了 75 美元大关,即使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已签署购买协议的 LNG 价格也不会受影响。
购气合同的成功谈判和签署,使广东 LNG 项目拿到了目前亚洲市场的最低气价。
据深圳燃气公司有关人士透露,在这个价格前提下,一期工程供气的 5 城有望于 8 月中下旬用上 LNG ,虽然价格未最后确定,但据此前有关测算, 1 立方米价格比管道煤气便宜 8 元左右,若按 1 立方米煤气发热值换算,则天然气单价比管道煤气便宜 4 元多。
事实上,广东 LNG 项目的实施,获利的不仅仅是中方,澳大利亚也是赢家。
除了价值 250 亿澳元(约合 192.5 亿美元)的”广东液化天然气试点项目“的购销合同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出口订单获得的盈利之外,澳大利亚同时获得了领先其他对手进入中国市场的先机和独特优势。澳大利亚还将向中国浙江省供应液化天然气,其出口订单总价值将超过广东液化天然气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