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这座因油而兴、因油而荣的城市,因胜利油田而闻名,顶峰时期,胜利油田贡献了整个城市的大部分GDP,时至今日,油田的经济GDP对东营市的贡献率仍然接近4成。
胜利油田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2015年年产原油依旧超过2700万吨,但低
油价让胜利油田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考,2015年胜利油田首次陷入亏损。
今年初,胜利油田不得不将旗下的4个高成本的小油田关停。胜利油田一位内部员工向来访的记者表示,4个小油田开发效益排末尾, 产量仅占胜利油田年产量的0.2%左右,对企业的整体影响并不大。
智能化演进
7月中旬,东营最高温度超过37度,烈日下密密麻麻的“磕头机”(抽油机)广泛分布在东营湿地上。恰逢胜利油田刚刚召开完上半年工作会议,据胜利油田内部人士透露,2016年胜利油田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
近两年的油价剧烈下滑,给东营市特别是胜利油田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由于历史原因,胜利油田背负的包袱非常沉重,仅在职员工就超过15万人,其非生产成本费用几乎占据总成本的30%以上。影响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不再是资源峰值论所言的资源瓶颈因素,而是企业单位成本、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管理水平。
中国石化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张志檩指出,油气公司要想在低油价门槛下存活,只有不断创新,持续降本增效。
受制于国企体制,胜利油田不能像民企、外企那样进行大规模裁员,信息化提升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不二法则。“这就形成了倒逼机制,人员又没法解雇,所以只能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来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缩短工作时间提高效率。”胜利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杨耀忠在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二五期间,胜利油田基本完成了“数字油田”建设,从“数字油田”向“智能油田”演进是胜利油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所谓“智能油田”,就是在“数字油田”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全面感知油田生产运营状态,自动监控油田活动,预测油田变化趋势,持续优化油田管理,虚拟专家辅助油田决策,让油田管理更加智能。
油田的智能信息化工作离不开IT基础设施的支撑。当前国内大部分油田的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了70%—80%,智能油田已经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方案。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IT技术,正在成为行业加速转型的引擎,IT的技术设施已经由过去的支撑系统向驱动创造的生产系统进行转变。
在胜利油田的郝现管理区生产指挥中心可以看到智能油田未来的一些场景和功能,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油田实时的工作参数,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每口油井的工作状态。“从这个屏幕上,你可以找到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节点,也可以从生产数据的波动中发现问题,提前预警……”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pagebreak]
这个示范区的每口井上都安装上了数据采集系统,井口上的压力、温度等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并传回生产管理指挥中心,并且进行自动分析。现在只有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才上井,不用以前那样每天围着井场转了。
根据管理区生产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前一个井上需要两个女工24小时值岗,三波人进行倒班,通过视频的监控、数据的回传,现在根本不需要人晚上一直值班了,指挥中心1个人就能管理3个站,就相当于1个人代替18个人的工作量。
类似的管理区生产指挥中心胜利油田已经建成11个,针对不同的油藏类型进行试点,2016年计划建设68个,最终实现全面推广。
业务新引擎
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集合了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并且不断发展和演进。如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油田的生产当中,为打造“智能油田”创造了条件。
华为公司认为,数字油田是以IT为导向,智能油田要重点关注系统、数据和业务的集成,以业务为导向,对网络的要求更高,需要对原有的网络进行改造升级,以保证数据、视频的及时回传。
勘探和开发是胜利油田的业务核心,2016年胜利油田开展了“互联网+”试点,探井在线、方案在线、生产即时通、油井单元日效清等项目的建设,推动勘探开发高效融合。开发模型全面推广,支持方案优化和动态分析,勘探、采油工艺模型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模型化建设夯实了智能油田基础。
胜利油田地质构造复杂,就像“一只盘子摔到地上,摔得粉碎,又被踹了一脚”。如何准确探明油气位置?“互联网+”给出的答案就是:用大数据分析模拟建立地下构造-油藏-井筒模型,在数字化模型上开展高效勘探、效益开发。
在胜利油田工作20余年的邴绍强见证了胜利油田从人工操作到智能管理的跨越。“以前勘探井位部署采用纸质挂图、群体论证的模式,但是现在有可视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多学科信息集成、地面地下一体联动,从而快速实现勘探目标。”
“在开发阶段,虽然地下什么情况我们看不到,但通过建模,把地下油藏什么形状都用模型建起来,油藏管理由经验定性向模型定量化、可视化转变,胜利现在采收率总体不到百分之三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有个别区块的采收率已突破百分之六十。” 邴绍强介绍。
“建模的前提是对大数据的分析、应用。针对油田600多个主力单元的个性化特点,为每个单元定制了开发模型。”杨耀忠表示,2016年,胜利油田将实现主力单元模型化率100%,全面建成“数字透明油藏”。
如今,在胜利油田,智能化的应用在勘探开发等各个方面已初见雏形。如何持续推进、加大投入是公司面临的难题。“国际油公司在信息化的投资占他们产值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之间,而胜利油田的每年信息化投入比例不足国际油公司的十分之一。”胜利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的一位员工表示。“油田智能化建设没有止境,根据我们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按照 ‘前端物联化、资源云端化、建设模式生态化、应用方式定制化’的“互联网+”建设思路。力争2020年初步建成智能油田,总体技术水平达到行业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