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1年4月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钻探的华8井在东—辛构造上获得了工业油流之后,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拉开已50多年,经历了源控论、复式油气聚集、富油气凹陷三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储量增长高峰期。
第一阶段(1961年至1970年)
油气勘探是在“源控论”的指导下,以“定凹选带”为勘探思路,主要依赖光点地震技术,寻找“凹中隆”,发现了胜坨和北大港等一批油田。
第二阶段(1971年至1990年)
油气勘探是在复式油气聚集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区带整体解剖和滚动勘探的思路,以各类正向二级构造带为主要勘探对象。地震勘探技术从模拟地震发展到数字地震,发现了任丘、曙光、欢喜岭、静安堡和孤东等一批大型油田。石油地质储量和产量达到高峰。
第三阶段(1991年至今)
油气勘探地质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富油气凹陷中所赋存的各类非构造油气藏,特别是对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富集有了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提出了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的勘探思路。加强精细勘探,大胆甩开预探。勘探领域向岩性油气藏、复杂断裂构造带和新区滩海延伸。勘探对象由明显的正向构造带转向负向单元中所赋存的各类隐蔽圈闭和区带。应用的新技术包括高频层序地层学、储层预测、高精度二维和三维地震技术等。在陆上富油气凹陷和新区滩海又发现了一批多种类型的油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