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从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获悉,该厂采油专家郑瑞波创新设计并推广应用的“机械强扭式井下杆柱旋转工艺”,截至目前,已在江汉采油厂24口油井上现场应用,累计创效近百万元。该创新成果是江汉采油厂首个国家发明专利。
江汉采油厂各条战线上都有创新能手,他们都拥有自己的
技术创新成果。近年来,该厂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建立技术创新立项申报制度、效益跟踪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2015—2017年,共推广运用280多项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累计创效4000万元以上。
该厂出台《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管理办法》,由专家组对基层各单位申报的技术创新项目,从技术可行性、安全可靠性、现场实用性、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开展评估。对于急需解决的生产难题,鼓励员工立项攻关;对于应用面窄、效益产出差及重复性项目,坚决叫停,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该厂每年还从基层申报的100多个厂级科技项目中,优选部分重点攻关项目,组建技术专班,厂划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运行。2016年,面对低油价“寒冬期”,该厂围绕节能降耗、降低维护作业井次、控制自然递减、优化工艺流程等方面,精心安排了《潜江凹陷东部斜坡带岩性圈闭潜力研究》《复杂断裂带油气差异充注影响因素研究》《注水泵乳化机油再生装置研制》等14项厂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所有项目研究成果已全部应用到现场,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好的创新成果助力稳油增效才是硬道理。成果的推广应用,效益跟踪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凝聚了员工们的智慧,但要想“修成正果”,必须通过生产现场的检验。为此,该厂建立了新工艺技术推广跟踪机制,通过算好成本账,评价成果推广中的效益情况,证实效果良好后再全面推广。
该厂充分发挥技师创新工作室作用,整改试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推广工作稳步进行。有“草根发明家”之称的新周采油管理区周矶站高级技师洪河,在他设计的“油井查蜡管柱”应用中,针对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反复画图分析、多次改造工件,最终设计出的油井查蜡管柱,使油井查蜡时间较过去缩短了一半,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该成果也被评为“湖北省职工创新创效成果二等奖”。近三年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洪河创新工作室”团队共开展各类技术革新50余项,总计节约成本逾200万元。2015年,针对“机械捞砂工艺”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该厂采油专家郑瑞波认真分析原因,反复修改方案,多次现场检验,最终分类确定出“钻进式捞砂”“同步抽砂排液”“大排量强力抽砂”三种不同的工艺措施,优化了油田机械捞砂工艺,井筒清砂成功率由67%提高到77%,为油井实现“绿色清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目前,该技术创新成果已现场应用200多井次,取得显著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