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企业 » 燃气企业动态 » 正文

川中油气矿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日期:2017-09-01    来源:遂宁新闻网

国际燃气网

2017
09/01
09:0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川中油气矿 天然气 油气产量

    川中油气矿(以下简称油气矿)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横跨川、渝、陕3省的42个市县,总部设在遂宁市,矿权总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是川渝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油气生产基地。至2016年底,共发现含油气层系20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2万亿立方米、原油地质储量8千万吨。年产天然气100亿立方米、石油液体5万余吨。
 
  自1956年建制以来,川中石油人面对世界级非常规复杂油气藏,秉承“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川油精神,开展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创造了闻名业内的“磨溪经验”“龙王庙纪录”,建成了目前中国天然气气田中唯一的百亿气矿,孕育了“百战攻坚、气贯长虹”的攻坚文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企业文化顶层设计与基层践行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攻坚文化形成背景
 
  特殊的成长环境和企业发展历程,为油气矿攻坚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红色基因彰显奉献精神。1952年,经毛主席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七师整建制转业到石油部门,怀揣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挥师川中为国找油开气。他们不仅将军队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川中石油战场,更将红色的文化基因注入川中石油人血脉。
 
  历史使命锻造苦干作风。面对油气勘探开发中地质非均质性特点突出、生产环境危险因素多等种种挑战,川中石油人始终以“攻坚克难、增储上产”为使命,翻山越岭、征战野外,顶风冒雪、走南闯北,不断掀起攻坚上产热潮,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锻造了攻坚啃硬、埋头苦干的作风。
 
  行业特性铸就求实品格。川中油气田地质情况异常复杂,被誉为“磨刀石上闹革命”,没有科学求实的精神,就不可能把地下的油气资源开采出来。六十年来,川中石油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突破思想和技术的枷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铸就了求实品格。
 
  攻坚文化建设历程
 
  油气矿六十年发展史,是一部为国找油开气的奋斗史,是一部百折不挠的攻坚史,更是一部弘扬石油精神、不断寻求突破的光荣史。
 
  在会战中萌芽攻坚文化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能源短缺。1956年石油工业部发出“向川中进军的号令”。1958年5月至9月,3万多名石油人集结川中,打响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川中会战。会战结束了四川和大西南无油的历史,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确定了“支部建在队上和设立政治指导员”的制度,对中国石油工业战线的基层建设、队伍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奋进中拓展攻坚文化内涵
 
  1966年后的近20年,川中石油人坚定油气报国的信念,虽然油气产量长期徘徊不前,但坚持攻坚不止。1997年,原油产量创下21.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2000年重组改制后,先后开发建设了磨溪、广安、龙岗、合川四大主力气田。2010年,油气当量突破300万吨。这段时期,诞生了“埋头苦干、知难而进、发展川中、增储上产”的川中精神,丰富和拓展了攻坚文化内涵。
 
  在跨越中凝结攻坚文化硕果
 
  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攻坚克难,矢志不渝地追求奉献,终于让川中油气勘探开发在2012年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龙王庙组气藏。该气藏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称号。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坚强领导下,川中石油人战胜工程建设任务重、建设周期紧、持续高温、特大暴雨等多重困难与挑战,仅用10个月建成了10亿立方米试采工程,15个月建成40亿立方米开发地面工程,建设周期和质量创四川油气田建设史上最佳水平。这一时期,攻坚文化得到全面验证和提升。攻坚口号响彻云霄,攻坚英模不断涌现,攻坚精神持续升华。
 
  攻坚文化建设途径
 
  油气矿既从红色文化、石油精神中汲取养分,又不断推进载体和方式的创新,赋予攻坚文化新时代内涵,让攻坚文化始终成为川中石油人的精神图腾。
 
  坚持传承创新,凝聚文化共识
 
  油气矿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寻根石油会战,重温革命历史,参观革命遗址。教育引导员工继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创业精神。面对持续攻坚上产,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筑魂育人,组织员工到大庆油田参观学习,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举办“学铁人、忆传统、树形象”主题宣讲,让员工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奉为人生信条。持续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员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百万石油人的鼓舞和鞭策。将镜头、笔头聚焦上产主战场,营造了强大的攻坚声势和浓厚的攻坚氛围,统一了员工的思想,凝聚了全员共识。
 
  注重多措并举,着力文化共创
 
  从“30万吨原油上产、建成80万吨级油气田”到“规划建设6个磨溪气田”,从“打好川中须家河、龙岗气田上产‘两大攻坚战’”到“科技绿色发展、创建千万吨级油气矿”,油气矿把攻坚文化贯穿发展全过程,引领每一次发展战略转变。先后建成了攻坚文化展厅、龙王庙组气藏展厅、磨溪8井企业精神教育基地、企业文化专题网等一批文化平台;创作了《攻坚大川中》《龙岗三部曲》《笔缘》等一批饱含石油特色、讴歌川中发展的文化作品;选树了常川新、杨忠等一批传承铁人精神、展示攻坚形象的劳模群体;征集、提炼了“战天斗地不怕累、攻坚上产不掉队”等一批富有时代内涵的理念格言。印发《川中油气矿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推进“内控体系、QHSE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体系”融合建设,践行“三问问责制”。把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实现了文化与管理相融相促,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中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倡导多元互补,促进文化共生
 
  以教育倡廉,发放《川中油气矿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学习读本》、组织参观金堂监狱。以制度立廉,印发《党风廉政建设风险防控实施细则》,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洁从业承诺书》,规范廉洁从业行为。以惩治促廉,开展专项检查30多项,给予9人行政纪律处分,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从观念、管理、行为、物态四个方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长期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经验分享、QHSE知识竞赛、安全文化情景剧汇演、安全警句漫画征集等活动,全员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以班组作为攻坚文化的落脚点,促进文化落地。针对井站远离城市、员工生活单调的实际,每年划拨专项资金,分批分期改善一线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实行班组长竞聘上岗,优化班组组合和管理方法,各具特色的“学习”“尖兵”“安全”班组相继涌现。加强典型选树,召开基层建设经验交流会,培养了一批西南油气田公司“红旗班组”和“十佳百优班组长”。
 
  突出以人为本,携手文化共荣
 
  2012年以来,帮扶困难职工、生病住院职工、死亡职工遗属以及金秋助学3500余人次,帮扶资金650余万元。成立12个职工业余兴趣协会,分片区开展“上产杯”职工篮球运动会、大型趣味运动会,组建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慰问演出,营造出“温暖、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关注青年成长需求,选拔出一批优秀青年干部补充到合适岗位;召开青年干部成长座谈会,鼓励青年员工到上产一线去磨砺技能、积累经验、增强本领。通过历次攻坚上产洗礼,打造了一支近30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成了1000余名中高级职称的专业管理队伍,培养了近2000人的高级技能人才队伍,成为川中发展的中流砥柱。始终坚持开发一个气田,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先后在辖内修建连接油气井和乡镇、村组的公路2000多公里,架设桥梁100余座,投资1800万元建成广安、龙岗石油希望小学。重组改制以来,累计向地方纳税25.32亿元,多次被评为省、市“依法纳税先进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中心对川渝地区实证分析结果计算,仅2016年,川中油气矿天然气带动相关产业对地区GDP的贡献达674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川渝地区社会民生、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荣”。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