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濮凹陷,主力油层具有剩余油储量大、砂体厚度大、分布广、注水波及系数高、剩余油潜力大的特点,其中沙二下亚段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3.01亿吨,占整个东濮凹陷探明储量的55%。这类油藏经过多年高速高效开发和注采调整,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
面对油藏特高含水现状,是锐意进取,还是坐以待毙?
“1月31日,中国石化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完成的‘储层内部构型建模与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进行了验收评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2月28日,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李中超高兴地说。
油藏开发遇到技术瓶颈
中原
油田已走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多数油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
中原油田油藏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非均质多层系油藏,具有埋藏深、层系多、渗透率低、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人们常用“打碎的盘子,又被踩了几脚”来形容这类油藏,更有人用“磨刀石油藏”来比喻这类
油藏开发之难。
目前,油田开发上多采取细分层系、改变液流方向、深度水驱、放大生产压差增加产液量等方式和手段提高主力油层采出程度。然而,由于对储层内部结构及渗流特征认识不清,导致无法准确把握主力油层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无法实现剩余油的系统高效挖潜。
有人甚至断言,这样下去,特高含水油藏将被直接打入“冷宫”。
为了破解特高含水油藏开发难题,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解放“冷宫”储量,油田科研人员一次突破开发禁区、一次次攻坚克难……
2014年,油田成立攻关小组,由油田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专家熊运斌担任组长,承担了“储层内部构型建模与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项目——科研人员要打破这种现状。
向特高含水油藏发起挑战
经过多年开发,原来好的储层都已采得差不多了,要想有新发现,必须从那些不被看好的储层下手。
高速开发40多年,已进入高含水阶段,注水井层间渗透率级差大,各层间吸水不均匀,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非均质多层系油藏——这3亿多的储量就藏在这种特高含水油藏里。油田科研人员一致认为,必须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目标油藏的基于储层结构研究的储层表征和剩余油研究技术,为老油田高效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熊运斌与科研人员优选在东濮凹陷沙二下油藏中较为典型的位于文留构造南部的文79块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东濮凹陷沙二下储层的叠覆朵体沉积模式,形成了基于密井网构型解剖的沉积数模、物模联合约束多点地质统计学构型建模技术,形成了基于储层朵体结构的五种剩余油分布模式。
一个个技术难题被熊运斌、刘云华、罗波波、常玉丽、孔海瑞等人组成的科研团队攻克,一个个成果摆在他们面前。
再好的成果如果束之高阁,也会丧失金贵的身价。为把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熊运斌与科研人员编制了文79块目标区油藏调整方案,并在该区块应用。
形成多项关键技术和七项国家专利
油田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目标区油藏调整方案编制。在整体挖潜方案指导下,文79块2016至2017年产量保持稳定,采收率提高1.01个百分点,提高水驱动用程度两个百分点,降低无效注水6万立方米,实现了剩余油有效动用。
油田相继在文南地区和濮城地区等同类型油藏推广应用6个开发单元,覆盖储量5183万吨,增加经济可采储量20.5万吨,增油6.9万吨。
1月31日,“储层内部构型建模与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项目通过集团公司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强,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基于储层构型的剩余油描述方法”“种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等七项国家专利。在首批推广应用单元的基础上,油田将研究成果推广至东濮凹陷沙二下油藏18个单元,覆盖地质储量12183万吨。
科研人员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们正在进一步深化朵体与沉积动力的成因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