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近日刊登文章称,中国正在开采页岩构造中的
天然气,朝着复制美国
页岩气革命前进了一步。
文章介绍,10年来,中国天然气产量已升至90亿立方米。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生产300亿立方米的页岩天然气,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文章称,中国
石油开采公司仍在开发本土技术和方法,降低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油井的开采时间和成本。中国的石油公司在此地已有一些项目在生产天然气。
文章称,据能源研究公司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统计,中国已将开采勘探油井的成本从2010年的水平减少了40%,并将商业油井相关的成本削减了四分之一。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认为还有进一步削减成本的空间。中国相关油田服务公司最近签署的完成四川地区四个油井的合同表明:开采成本将比2017年再降20%。
文章援引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专家的话称:“就技术而言,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实际上已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逐步完成了学习曲线。它们探索了中国独特的实践办法、紧凑的油井位置以及适合中国地质情况的水力压裂技术。”
文章称,水力压裂技术是开采页岩构造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关键所在。它需要向油井中注入水、沙和某些化学品混合物,使岩石构造产生断裂,这样石油和天然气就可以流出来。
文章认为,由于其页岩资源的性质,中国面临着地上和地下双重挑战。
文章介绍,中国的页岩盆地主要位于偏远的山区,缺乏管道及其他基础设施网络。这就导致预备油井位置和运载油气成本高昂。
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指出,中国的页岩构造本身也相对较深。这意味着中国的公司通常必须要比美国水力压裂钻得更深,这就提高了成本,而且在开采期间维持油井健全的难度更大。
文章称,至于中国与美国公司合作是否能够加速开发,德麦肯兹咨询公司专家认为那种合作当然存在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