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首个获批成立的全国性
煤层气开发专业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联煤”)在历经多次转手之后,再次更换大股东。
近日,中国海油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发布交易公告宣布,将通过全资附属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收购中联煤公司100%股权,总代价约53.35亿元人民币。交割完成之后,原由母公司
中海油独资控股的中联煤,将随之成为中国海洋石油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一场由“爷爷”转手“孙子”的交易,随即引发不小关注。中国海洋石油通过公告表示,“公司正积极寻找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机会”“相信非常规能源具有巨大潜力并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能源来源”。但同时,多次变更股权、业绩骤然下滑等现实,也让外界对中联煤的未来充满猜测。
“一方要资源、一方求资金”的
双赢合作
这场收购的特殊之处,还要从中联煤自身发展说起。
据了解,中联煤由国务院批准组建、成立于1996年的第一个全国性煤层气开发专业公司。彼时,原煤炭工业部、原地矿部及中石油共同集资1亿元,各以1/3的份额位列股东之席。20多年来,中联煤不仅一跃成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采、销售的龙头,更是一度在国家计划中单列,独享对外合作专营权、国家气体勘察甲级资质等优势。最耀眼时,公司甚至是国内
煤层气行业唯一盈利的佼佼者。
头顶光环,发展之路却不是一帆风顺。其中最波折的经历,要数23年间、近10次股权调整。记者梳理发现,在中国海油2015年全资控股之前,上述三家原股东及中煤集团,先后以不同股比掌管中联煤。
也正因此,发展一次次受到羁绊。“从成立之日直到中国海油独资,中联煤绝大部分时期处于均股状态。”国家能源委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联煤总顾问孙茂远告诉记者。这种体制下,实际谁也不占主导权,谁都没有真正负责起来。“麻烦多、支持少,股东不愿出资,一言难尽。这也造成,中联煤虽有政策、技术及经验等优势,发展却一直举步维艰、壮志难酬。”
直到2015年由中海油全面接盘,孙茂远认为,中联煤才算真正解决资金掣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为谋求发展而主动加入”。而新一轮收购是利好的延续,“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改善投资环境问题。”
“与其说多次‘易主’,不如说是‘没有主’,特别是体制机制问题长期突出。”一位深耕煤层气行业多年的人士将本次交易视为一场“利大于弊”的双赢之举,“如今,中海油及其子公司要资源,中联煤要资金,双方一拍即合。”
除了资源、资金需求,该人士还认为,相比原股东中煤集团,中国海油在非常规气开采方面更具优势。“从技术角度来看,本次交易也是利大于弊。未来,煤层气、致密气及页岩气‘三气合采’是趋势,有了技术支撑,发展至少不会走偏。”
关联交易、业绩下滑等质疑
同时存在
赞同者有之,质疑的声音亦存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部分业内人士提出不同意见。
“股权由集团公司转至旗下三级公司,相当于从‘爷爷’手上给到‘孙子’,为何实施此番关联交易?到底是为了把优质资产装入子公司,还是为了获取现金?评估价值是否真的公允?如果公允,又为何不直接放在市场进行出售?”一位金融分析人士接连发问,“按照公告,这场交易的确合法、合规,但究竟是否合理,我认为还要打个问号。”
与此同时,交易公告还披露了中联煤的最新财务状况。2018年,公司实现扣除税项后的净利润为1754.44万元人民币,较2017年税后净利7291.3万元人民币,下滑幅度超过75%。对此原因,交易双方均未给出进一步解释。有观点质疑,中联煤一度独享我国煤层气开发的优质资源,实际表现与之极不匹配。除资金之外,背后或不乏更多瓶颈。
上述资深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资源或是影响因素之一。“和页岩气一样,煤层气也属于最难开采的类型之一。先天条件十分重要,资源动用率低也是行业长期存在的制约之一。好采的资源越来越少,越到后期开采难度越大,可能影响了进一步发展。”
而据可查询到的数据,截至2018年7月底,中联煤共有32个煤层气探矿权,占全国煤层气区块面积的35%,区块内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达28400亿方,累计探明储量3201亿方。记者多方获悉的实际开采量,目前与探明储量相去甚远。
不过,上述行业人士对中联煤的技术颇具信心。“煤层气开采对技术要求极高。要知道,中联煤对行业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多年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目前在煤层气行业所有单位,多多少少基本都有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有这样的技术基础,资金一旦到位,发展就不是问题。”
“目前,双方已经制定比较可行的发展规划,虽然暂不便透露内容,但我个人对前景十分看好。”孙茂远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