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燃气聚焦 » 正文

美苏历史性会晤让西伯利亚的燃气照亮纽约

日期:2020-12-03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陈湘球

国际燃气网

2020
12/03
11: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苏联天然气 西伯利亚天然气 天然气气田 天然气项目

苏联天然气从巴伐利亚打开缺口,又进入德国,直至席卷整个欧洲。冷战终于结束了,美苏历史性的会晤也让天然气进入了美国,尽管过程中有些许的波折。

勃列日涅夫害怕战争,长期的冷战无时无刻不在拨动他战时的记忆。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讲到,“整个战争期间,我不止一次地看见敌人距离这么近,然而乌克兰基辅的夜战,却格外深刻地铭记在我的脑海里,有个士兵把死去的机枪手拖到一边,我就不失时机地向机枪扑去,我抓起最后一条子弹带时,命令大家把手榴弹留到最后再用,作好肉搏准备,战壕里还剩下十来个人……”

战争消灭了他的战友,摧毁了他的家园,战争结束了,他再也看不到他指挥建造起来的气势宏伟的扎波罗热钢铁厂和第聂伯水电站的拦河大坝,眼中只有没有自来水、没有暖气、没有电力的城市,到处是横七竖八的混凝土桩子、碎砖烂瓦、遍地垃圾、歪七扭八的梁架和荒草丛生的农田。眼下中苏关系的破裂和1969年3月与中国在珍宝岛发生的武装冲突造成的流血事件使他依然感觉到战争的压力,他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也许东西方经历了太久的对抗,各自也都承受了来自这些对抗的压力。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已经不是荣誉,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已经让美国陷入了泥潭,撕裂了美国大地,让美国的政治走向分裂,人民已经厌倦这样的日子。

1969年1月20日,那是个阴沉、寒冷的日子,是美国第39届总统尼克松宣誓就职的日子,没有人会想到这位曾经以反共勇士著称的政治家会在这样阴沉、寒冷的日子里释放出打破美国与东方阵营对抗坚冰的强烈信号,他说:“由于世界人民希望和平,而世界各国领袖害怕战争,历史所能赐予的最大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的称号。如果我们取得成功,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谈到我们这些今天活着的人的时候会说,我们掌握了时机,正是我们协力相助,使普天之下国泰民安”。

苏德关系正常化

勃列日涅夫心里十分清楚,从1966年巴伐利亚的奥拓·赛德尔开始与苏联接触、希望进口天然气,到1969年,德国经济部部长席勒基本敲定苏联天然气进入德国,苏联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已经从民间上升到了政府层面,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项目让两国政府有了充分的接触和沟通。1969年10月出任政府总理的社会民主党主席维利·勃兰特觉得是时候推动自己多年来一直主张的“新东方外交政策”了。

11月15日,德国政府正式向苏联提出就签订一项互不使用武力的协定进行谈判的提议。联邦德国的这些行动似乎与勃列日涅夫的思想不谋而合,苏联政府立即做出积极回应,不到一个月双方便开始了第一轮谈判。

1970年2月1日,天然气贸易协议的签署,推动了这项政治协议的谈判。对于勃兰特来讲那是一段难忘的历史,是他多年来苦苦追求的一个梦想,“新东方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将是德国统一的基石,是经过深重战争苦难的德国人民走向和平的开始。

八个月、十五轮谈判,这是无人能够想象的力度。1970年8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下午1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和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克里姆林宫富丽堂皇的叶卡婕琳娜大厅里签署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

这个后来被称为《莫斯科条约》的文件被认为是欧洲走向和平的象征,正如勃兰特在条约签字后举行的宴会上说的那样,这个合约使两国“摆脱过去的阴影和重荷”,是“旧的结束和新的开始”。特别是勃兰特1970年12月7日在严冬里、在犹太区起义纪念碑前的“华沙之跪”,让勃列日涅夫看到东西两大阵营的人们追求和平的大环境,更加坚定了他与西方缓和关系的政治主张,他知道勃兰特就是他打开西方大门的钥匙,于是勃列日涅夫向勃兰特发出邀请,邀请他到克里米亚作几天非正式的、不率代表团的、不拘外交礼节的访问。显然对于积极推进“新东方外交政策”的勃兰特而言,他需要获得更大的外交成功来巩固他的政绩,所以绝不会放弃这种难得的机会。

1971年9月16日傍晚,他乘坐一架军用飞机在克里米亚的辛菲罗波尔着陆,这是战后德国的军用飞机第一次踏上这片曾经被纳粹德国蹂躏过的土地,这是历史性的瞬间,正如勃列日涅夫在机场迎接勃兰特时说的那样,“我们两国关系不好已够很久了,现在谁也不应再破坏我们的关系”。勃兰特不到48小时的访问和16小时与其面对面的交谈,确实让勃列日涅夫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西方国家的大门。

如果说勃兰特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勃列日涅夫看来西伯利亚发现的天然气气田和那条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可能是连接苏联与西欧国家的纽带,是一条通向和平的阳光大道。

德国和苏联关系正常化让尼克松的“和平”计划变成了行动,他开始了打破美国与东方阵营对抗坚冰的首航,正如1971年7月6日版的《高楼视野》说的那样,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假日酒店里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向各大媒体机构描述了这一事实:冷战已结束!20世纪的最后30年将会以谈判代替冲突。真正的军备竞赛取决于贸易和市场。“经济实力将成为其他实力的关键”。世界格局不再单一,将会朝着多极化发展,“考虑到经济实力和潜力,当今世界存在五大权利中心”:美国、西欧、日本、苏联和中国,其中西欧和日本是最具潜力的对手。

苏联天然气席卷欧洲

历史正按照尼克松预言所画出的轨迹向前推进,“谈判代替冲突”,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已经看到“经济实力将成为其他实力的关键”,苏联的天然气似乎正在成为欧洲经济的驱动力。

1970年12月中旬联邦德国和苏联签署了第二份天然气供销协议,新增30亿方天然气,1971年4月双方开始讨论二十年的长期供应合同,每年供应40亿方;1971年8月,法国和苏联签署了第一份天然气合同,合同期限二十年,计划每年采购25亿立方天然气,从1976年开始向法国输送25亿方、1980年将达到40亿方。

奥地利、德国和法国决定建设MEGAL天然气管道(中欧天然气管道),这是一条横贯德国南部的天然气大动脉,由一条连接捷克和德国边境城市瓦德豪斯到德国和法国边境城市梅德斯海姆的干线管道和一条从德国与奥地利的边境城市欧泊卡佩尔北上的支线管道组成,两条管道在德国巴伐利亚的施万多夫汇合。

1971年4月芬兰与苏联签署了天然气供销合同,合同规定1974年,苏联将向芬兰输送5亿方天然气,然后逐年递增,到1979年要达到14亿立方米。

奥地利石油集团、德国鲁尔燃气和法国燃气合资成立中欧天然气管道公司,这条管道正在把欧洲天然气供应商连在一起,1975年中欧天然气管道公司的芬兰分公司成立,中欧天然气管道又开始向芬兰延伸。

以此为一个转折点,1979年形势变得更加明朗,比利时、荷兰、瑞典和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对欧洲管网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苏联天然气工业部部长科尔图诺夫十年前梦想的“全欧天然气管网”在奥地利人、德国人、法国人和芬兰人的手中正在变成现实,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开始走进欧洲,温暖欧洲的千家万户。

天然气对于欧洲人民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各国政府不再轻视天然气,到1979年天然气已经成为法国的主要消费能源之一,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攀升到12%,苏联的天然气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法国进口的能源中,苏联的天然气占到了14%。

并不乐观的历史性会晤

西伯利亚巨大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和欧洲各国燃气公司的迅速行动让大洋彼岸的美国埃尔帕索天然气公司、贝克特尔公司、西方石油公司和日本东京天然气公司按捺不住躁动,他们唯恐自己被落下,于是开始频繁地与苏联政府和白宫接触,希望通过政府层面去打开通向遥远西伯利亚的大门。

他们告诉白宫,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开发是一个巨大的项目,37万亿立方英尺的探明储量,每年可以生产250亿方天然气,项目总价值是苏联1970年向德国承诺的总量的十倍,苏联人把它称为“北方之星”,位于秋明的乌连戈伊气田的天然气将会通过一条48英寸管径、1600英里长的天然气管道,被送到靠近芬兰的科拉半岛的摩尔曼斯克附近的液化天然气厂,然后再用船把液化天然气送往日本和美国。

苏联希望用将来的天然气换取西方公司提供的管道、发电厂和液化天然气厂建设用的所有设备。苏联人想和美国人做成这笔生意,这是一笔四五十亿美元的生意,如果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苏联的天然气供应将达到美国天然气消耗量的2.5%,至少有450万人受益,不仅可以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还可以出口大量的美国设备和服务,更可以借此为两国建立长久的经贸关系。所以无论是对美国的埃尔帕索天然气公司、贝克特尔公司、西方石油公司还是对日本的东京天然气公司,这个项目都极具诱惑力。

1972年5月22日,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降落在伏努科沃机场。细雨蒙蒙的机场上,没有盛大的欢迎场面,据说是用公共汽车专门接来的200多名工人,站在远处的栏杆外,手中挥动着小旗。

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及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为首的各界要人,列队站在停机坪一侧,苏联似乎是有意把欢迎场面压到最低规格,因为无论是法国总统蓬皮杜两年前首次访苏,还是德国总理勃兰特一年前到克里米亚会见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都亲自到机场迎接。

根据《勃列日涅夫传》一书中的描述,美国人对这种场面并不感到吃惊,与三个月前没有任何欢迎人群的北京机场相比,这里毕竟多了一点象征性的群众欢迎场面。当尼克松迈下舷梯的最后一阶,站在苏联首都的土地上时,人们在轻轻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马上意识到,莫斯科接待美国总统的第一幕还是比北京搞得热烈些。

第二天,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终于坐到一起,这是铁幕掀开以后,两个超级大国最为盛大的一次高层会议,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资料,美国方面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威廉·皮尔斯·罗杰斯和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助理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和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安全助理马丁希伦布·兰德,苏联方面参加会议的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外交部长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和驻美大使杜布里宁。

会谈中,勃列日涅夫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天然气项目,他说,“一件非常具体的事情,我认为一个重要的美国商业代表团就这个重要的事情访问我们国家,讨论建立大规模天然气合资企业的可能,在我们国家的北部地区建设专门的天然气液化厂,这对美国和苏联的合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牵涉到巨大的投资和长期的合作”。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解释,他说,“初始(合同)时间可以是20年,投资可能接近50亿美元,来这里的美国人十分有把握地告诉我们,他们几乎取得了美国政府的同意,而且他们十分确定涉及到的天然气总量将在250亿立方,或者说液化气2500万吨,他们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规划,进一步的工作当然需要我们的专家合作。”

尼克松转向国务卿罗杰斯说:“你能就天然气项目说几句吗?”很明显国务卿的答复不像苏联那么乐观,他说:“这是个很大的项目,我们必须仔细考虑它的可行性,作为政府我们还不持立场”。所以这次会谈,苏联方面似乎更侧重长期的经济合作,而美国则更关注欧洲的安全事务。

即便是对西伯利亚的天然气项目,双方的分歧还是很大的,苏联方面希望采取的是“易货贸易”,而美国方面则要求采取“租让协议”的形式。国务卿接着说,“如果我们在租让协议谈判中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而且美苏总体关系作为这次访问的成果有所改善,总统将支持(苏联)‘最惠国待遇’,然后,我认为国会将跟随总统的领导。当然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无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总统会推荐给国会,我认为国会他们会处理好的。”

西伯利亚天然气进入美国

为了推进“缓和政策”,美国总统尼克松确实做出了巨大的努力。1972年10月14日,一场盛大的听证会在美国国会举行,在贝克特尔公司财务部经理和华盛顿办公室主任的陪同下,埃尔帕索天然气公司唐纳德·米勒向国会提供了证词,他的证词当然也代表他们的合作伙伴西方石油公司,因为他说,“我是负责开发苏联雅库特LNG项目的三家美国公司联合体的项目主任,埃尔帕索天然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运输公司之一,我们的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西部,去年我们向西部11个州运送了50亿方天然气,我们知道我们的天然气供应在减少,而我们的市场需求在增加。

根据国家矿业局提供的资料,到1985年西部天然气的缺口将达到1.2—2.6万亿立方英尺,我们必须在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奥克拉荷马和科尔拉多这些传统地区之外寻求新的资源。

日本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气消费市场,我们从1971年12月就开始和日本住友商社探讨这个项目的开发,日本已经把这个项目列为‘国家项目’,他们已经组织了由东京天然气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藤原浩安西牵头的专门谈判团队,而且同意投入一亿美元启动前期工作”,两个小时的陈述,米勒充满了信心和激情,他最后说,“埃尔帕索相信这个项目是可行的,毫无疑问美国需要天然气,这个项目将给美国、日本和苏联带来巨大的利益,参与这个项目,将会给美国的贸易和就业带来长期的繁荣,我们知道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许多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我们和我们合作伙伴将进一步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

在1973年4月,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前的两个月,尼克松还在试图说服他的特别能源顾问和他的内阁成员,要求他们思路不要仅仅局限在经济回报上,而且还应该考虑“大管道”可能带来的与苏联关系的总体改善。所以他在国会上说,“看,我们需要他们的天然气”。

是的,美国需要苏联的天然气,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博士1973年5月9日在纽约向美国商业记者协会发表的演讲印证了总统的说法,他说,“我深信我们的肥料协定会按照原定计划向前挺进,到1978年将全面付诸实施,这一协定规定我们要供给俄国人10座工厂所必需的美国技术和设备,其中有8个氨水厂和2个尿素厂,总的年生产能力达到氨水近400万公吨、尿素100万公吨,这个建设项目是我们全面协定的一个重要部分”。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2013年8月21日公布的白宫解密资料说,当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启程去美国的时候,莫斯科正在下雨,华盛顿也在下雨,按照俄罗斯的说法,这是“双重的、额外的好兆头”。勃列日涅夫的访问是成功的,他让美国人民看到了美国的资本家是可以同苏联共产党人打交道的,共存、合作、通过商业竞争带来的经济前景是光明的。双方签署的联合公报还专门提到了:“双方讨论了许多美国公司参与的具体项目,包括把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运往美国。”

在两国领导的大力推动下,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与苏联政府签订了进口西伯利亚天然气到美国的意向书,按当时的价格进行计算,总合同额高达100亿美元。

三个多月后,第四次阿以战争爆发,中东阿拉伯国家决定对以色列及相关国家再一次实行石油禁运,这次石油危机是对苏联和西方国家“缓和政策”的考验,虽然苏联官方立场是站在阿拉伯国家这一边,支持他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但是他们尽量克制直接攻击西方政府,而且苏联认为这次石油危机是一次机会,他们可以借此推进与西方的经济合作,开发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资源。

1973年11月4日在新一轮与北美的讨论过程中,莫斯科广播电台的英文广播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苏联可以协助西方克服危机,向世界展示了苏联和美国合作的前景,“寒冷的西伯利亚将照亮纽约、温暖纽约……”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