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北油田增储上产势头迅猛,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戈壁滩上的雅克拉集气处理站(以下简称雅站),凭借四通八达的输气管网以及中国石化西气东输首站优势,发挥着西北油田天然气调峰枢纽功能。每一次雅站的产销能力的提高,生产模式的调控,管网辐射区域的延伸,都是西北油田油气工程的新建树,高质量发展的新见证。
三月,雅站日均处理量天然气约250万立方米,通过地面配套工程日均调锋分销的天然气355万立方米,占油田总产出的56.3%,直接、间接连通天然气管线318公里,日处理量、日分销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全域互通:实现产销效益最大化
2022年新年刚过,西北油田在顺北勘探再传捷报,3口重点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流。至此,一年时间内,连续打出多口千吨井,顺北油气田天然气日产水平也在快速攀升。
产得出,更要销得出。此时,销售渠道及管线连通成了关键。为助力油田公司高质量发展,有效释放顺北油田产能,油田公司未雨绸缪,2021年初顺北返输气至雅站管线改造破土动工,当年11月底正式投运,初步实现了全域互通。今年2月16日,随着顺北油田联合站二列天然气处理装置投运,天然气日处理能力猛增至410万立方米,原有的下游用户已无法消化多余产能。此时,顺北返输气至雅站管线开始显威,顺北区块的天然气通过地下管线源源不断流向雅站,转运销售,每天输气量在170万至240万立方米之间,解决了产销之间的最大障碍,一举打通了生产、处理、输送三个关键“穴位”,顺北油田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多年来,西北油田一直重视天然气管网建设,先后建成投运天然气输送管道十余条,实现了油田内部以及周边轮台、库车、沙雅三县市天然气管网的全面连通。
全域互通,更需精准调控,发挥好枢纽作用。2021年2月22日,西北油田下游最大的天然气用户,库车大化突然出现设备故障,需马上停车抢修。持续4天紧急抢修,用气量从每天176万立方米锐减至13万立方米,减少用气量近700万立方米。如果不能做好应对,将造成管网压力增加、油气生产井关停的被动局面,势必打乱诸多生产单位的安排计划。面对突发情况,雅克拉采气厂面对重重压力,发挥雅站的枢纽作用,经多方协调、精准调控,最终让700万立方米天然气顺利转输进入西气东输管网,走出一条紧急情况下调峰保产的最佳路径,实现了全程不停一口井,不停一台设备。
顺北返输气至雅站管线的投运,打通了西北油田生产区域天然气管网的“最后一公里”。如今,通过塔雅、塔轮、雅库等主要干线,可以实现雅站向塔河油田、顺北油田以及周边三县市的产销全覆盖,全域互通、调峰分销,确保天然气产销效益最大化。
区域互联:助力改革提质增效
雅站曾是中国石化最大的天然气处理站,设计日处理能力260万立方米。该站所在的雅克拉气田已高产稳产15年,随着地层压力下降,水侵逐渐增多,产量递减速度加快,一段时间以来,雅站实际日处理能力不足20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距雅站21公里的大涝坝气田经过多轮注气后,油气产量明显回升,日产天然气一度达到50万立方米,逼近大涝坝集气处理站日处理设计峰值,只能通过“边注边采”的模式进行生产。
“一边吃不饱,一边不够吃”,针对这个问题,经过充分论证和攻关,雅克拉采气厂于2020年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历时八个月建成26.3公里的雅大输油气管线。将大涝坝气田的油气输送到雅站处理,在解决了雅站大马拉小车问题,实现了大涝坝站“注气为主,处理为辅”的生产模式。据统计,自雅大线投运以来,大涝坝站优化用工40%以上,每年降低运维保养、节省综合能耗可达一千多万元。同时,借助雅站更优的处理工艺,大站来气的副产品收率全面提升,同样的原料产出了更多高效益附加值的产品。
桥古站也曾是区域互联的受益者。桥古站距雅站有109公里,该站生产的天然气一度通过管线分输到周边乡镇,主要为当民生用气和加气站提供气源。但受淡季影响,产销不平衡。为此,通过工艺改造,桥古站接通了库车门站管线,打通了桥古至雅站的连通渠道,解决了产能淡季无法释放难题。
内外互动:借力合作提质增效
3月8日,西北油田向西气东输管网连续15天日输气量达到100万立方米,创下近8年最好水平。西北油田西气东输机组已安全运行14周年、5100多天,累计供气51.26亿立方米。
雅站自2005年11月建成投运后,历经5次大检修及多次改扩建,如今已发展成为集油气计量、凝析油稳定、轻烃回收、油气增压外输为一体的国内一流集气处理站。2008年,在站内顺利建成投运的西北油田西气东输机组,成为中石化在南疆的首座向西气东输供气的增压站。
以往,西北油田天然气更多地服务当地企业及民生,但面对顺北油田、塔河油田的强势增储上产,尤其是顺北天然气的快速增长,利用好西气东输机组,内外互动,借助西北油田与塔里木油田的合作战略机制,可以让清洁能源惠及西气东输沿线更多的企业和百姓,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