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芬边境的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起点——俄罗斯波尔托瓦亚压气站,一个伸向天空的巨大橙色火炬自6月以来一直在熊熊燃烧。
根据Rystad Energy的分析,这里每天要白白烧掉434万立方米的天然气,折合价值约1000多万美元。
这在欧洲引发了轩然大波。在欧洲民众和工商业面临严重缺气、价格暴涨的情况下,俄罗斯此举无疑大大刺激了公众心理。显然,俄罗斯希望以天然气为武器,倒逼民众向欧洲各国政府施压。
因为俄乌战争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俄罗斯大幅削减了提供给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引起了能源危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俄罗斯减少并威胁断供天然气,因此这是天然气供应引起的能源危机,而不是德国能源转型、开发可再生能源引起的能源危机。
冷战结束后,德国为了与俄罗斯加强友好合作,逐渐增加了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在德国天然气用量中的比例。截止到2021年,德国一年进口了超过50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占德国天然气用量的50%左右。德国成为了欧盟国家中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最多的国家。
德国出于对俄罗斯的信任,一直没有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因此,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突然减少,德国从挪威和荷兰可增加的天然气进口量不能大幅增加,于是德国的天然气供应就出现了很大的缺口,造成短期的天然气供应短缺。这次德国天然气危机是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度依赖和对俄罗斯在政治上的过度信任造成的,不是德国能源转型造成的。
德国的应对策略
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然气供给危机,德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
首先,德国开始抢建数个浮动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在明年初至中期陆续建成。这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成后,随着大量液化天然气的到来,德国本轮天然气供应危机也就基本结束了。
其次,德国开始重启封存备用的燃煤和燃油发电机组,使用燃煤和燃油发电替代燃气发电。德国经济与气候保护部计划表示,如果有必要,可以启用封存的690万千瓦硬煤发电机组、190万千瓦褐煤发电机组和160万千瓦燃油发电机组,总计功率为1040万千瓦。
按这些机组的年利用小数为4000小时计算,每千瓦燃煤或燃油发电替代燃气发电每年可减少约800立方米天然气的使用,1040万千瓦可减少8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使用。
不过启用这些燃煤和燃油发电的挠心事是,这些重新启用的燃煤和燃气机组只需要工作一年,待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在2023年建成后就要再度停用。但这显然不符合发电企业的利益,因此遭到反对。原因是这些机组的员工都转岗了,重新找回来再干一年又再转岗,工资和转岗成本肯定低不了,甚至用高工资也很难招来这种专业的临时工。
因此这些发电企业要求,若重新启用这些封存的发电设备,就得多运行几年,以避免亏损。但德国的风光发电能力每年都在增加,这些机组在明年中期之后就显得多余了。因此,即便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成,削减掉的燃气发电也不能恢复。而燃气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燃煤发电低40%左右,比燃油发电低30%左右。这就意味着,重启这些燃煤和燃油发电机组替代燃气机组,德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会有一个突然的显着增加,而且会保持好几年。
同时,德国将延长现存的最后三座核电站的使用年限。德国最后三座核电站的总功率为428万千瓦,按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关闭。其发电量大部分由德国每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在发生能源危机、气电减少的当下,延长这些核电站的使用寿命,对缓解能源危机无疑有益。
核电是稳定负荷运行,没有经济意义上的调节能力;而煤电的调节能力比气电差。因此,缺乏气电会造成风光电弃电率的上升。不过煤电和核电比现在昂贵的气电廉价,风光电弃电的损失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补偿。
在供热方面,德国启动了备用的燃油锅炉替代燃气锅炉供热。德国很多燃气锅炉——包括工业锅炉和采暖锅炉配备了为防止万一发生天然气断供的燃油后备锅炉。很多燃油锅炉几乎从未实际用过。养兵万日,这回终于用上一回了。
除了发电,天然气在德国的工业和居民消费领域也有大量额使用。工业方面,德国将一些使用天然气生产的产品(例如尿素)减产,改用增加进口替代。家庭方面,德国家庭可以使用保存的固体燃烧炉(德国有1400多万个固体燃料采暖炉,占德国住宅户的1/4左右),烧型煤和木柴,部分替代燃气采暖。
应对危机的长期之策
本轮危机终将过去,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危机可能会会因为各种原因再度出现。因此找到治本之策是应对本轮危机的重要课题。
危机由天然气引起,那么解决天然气的依赖是结束危机的根源与核心。所以治本之策的第一项就是加速德国的能源转型,加快风光发电场的开发速度,以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和供热,并通过电动汽车替代燃油。
2021年德国安装了520万千瓦光伏组件,而德国新的计划是,今后平均每年安装2200万千瓦光伏发电容量,比2021年的装机容量几乎翻两番。平均每年的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可以替代掉大约40亿立方米天然气发的电力,或者大约400万千瓦的燃煤电站。这就意味着,这次德国重启的燃煤发电能力,三年内就会被新增的光伏发电能力给替代掉。如果再加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今年底会延寿的428千瓦核电站发电能力,也能在三年内被替代掉。
其次,德国计划大力建设电转热的能力,以消纳过剩的风光电。譬如,柏林市刚刚建设成容积为4万多立方米的大型储热水罐,可存储100多万千瓦时电转热的热能,每年可消纳上亿千瓦时的过剩风光电。
此外德国还将加速建筑节能改造的速度,减少建筑采暖的天然气需求量。同时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特别是可以直接替代天然气的沼气资源。使用沼气票,鼓励沼气“洗净”后入接天然气网,供天然气热电联供使用,以提高沼气的能源效率。
危机的影响
德国延长核电站的使用,重启燃煤和燃油发电机组,是替代天然气发电,而不是要替代风光电。德国原来核电和化石能源计划退出的顺序是:首先是核电,其次是煤炭,最后是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危机发生后,退出的顺序变为: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核电、煤炭、其它国家供应的天然气。因此,德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短暂的,三年左右就会过去。
德国发生的这场能源危机不仅没有减缓德国能源转型的速度,反而促使德国大大加快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速度,以替代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加速实现能源转型,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能摆脱进口能源供应安全的威胁,这也成为德国更加坚定的全民共识。
现在全球80%左右的光伏组件由中国生产,2025年这一比例会上升到95%左右。德国的光伏组件,绝大部分从中国进口。未来9年,德国平均每年要从中国进口2000万千瓦左右的光伏组件和辅助材料及部件,价值300亿元人民币左右。德国现在付给俄罗斯用来购买天然气的资金,马上会有一部分转而流向中国。
从现在起到明年初,是俄罗斯能够用天然气作为武器打击德国唯一的时间窗口。天然气断供也是现在普京除了核武器之外唯一能够有效威胁德国的手段。普京希望在明年初之前用天然气断供逼德国和欧盟其它国家的老百姓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欧盟施压乌克兰与俄罗斯达成妥协。
德国政府是否会屈服于普京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己天然气库存能否坚持到明年初德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成之日。
德国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成后,会大量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现货液化天然气,而不会与哪个国家签订新的长期供货协议。因为随着德国以风光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德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量会快速下降。毕竟除了俄罗斯天然气,德国另外约50%的天然气通过长期协议从挪威和荷兰等国进口,这部分天然气会在德国退核和退煤后才会被削减。不过德国明年开始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现货液化天然气,会推高国际现货天然气的价格,使得中国在下一个冬季面临高昂的国际现货LNG价格。
过了下一个冬天,在今后可以看得到的未来,德国乃至整个欧盟再也不会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了。至于这对俄罗斯的经济乃至政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