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0日
滨州天然气处理厂
已安全生产超380天
投产以来,该厂累计外输天然气超5.9亿立方米,日均超150万立方米,单日供气量峰值约250万立方米,轻烃总产量达6万吨,以“零断供、零事故”的硬核表现,为环渤海地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及千家万户民生用气提供坚实清洁能源保障。
滨州天然气处理厂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临港高端石化产业园,于2024年3月投运,是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的陆上终端配套工程,也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
化验人员检测稳定轻烃含水率
海上平台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输送至滨州天然气处理厂,进站天然气首先经过段塞流捕集预处理,分离出的气体经过脱酸、脱水,进一步制冷与分馏,其中二氧化碳作为新型副产品原料回收。天然气处理厂生产干气、丙烷、丁烷、LPG(液化石油气)、稳定轻烃、液态二氧化碳、食品级干冰等产品,干气增压计量后输往下游用户,其他液态产品进罐储存后装车外销,干冰压块包装后装车外销。
工作人员调整天然气处理流程
立足“上游多气源、同织一张网”的供气格局,滨州天然气处理厂投产一年来,有效承接上游产能释放,并增强渤西南区域天然气大管网调峰保供能力,下游连接滨州天然气供销管网和国家管网,除填补滨州市用气缺口外,还能辐射周边,向山东省、京津冀地区供气,充分为渤西南区域天然气互联互通管网气量调峰、优化地区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做出重要贡献。
滨州天然气处理厂进行副产品外输作业
为保证天然气安全稳定处理及外输,滨州天然气处理厂全链条发力构筑起供应安全防线。面对投产以来首个冬季保供考验,厂区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对7大工艺生产单元、2条主管廊,300余处阀门仪表进行保温升级,有效应对寒冷天气与极端气象叠加考验。
为提高气田安全管理水平,在常规监测手段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创新应用气云成像监测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自动化巡检、精准识别定位及轨迹分析等。新技术与严实管理深度融合机制下,厂区大幅提升天然气泄漏监测能力,现场安全风险管控进一步夯实。
滨州天然气处理厂在做实天然气保供主业基础上,先行先试节能降碳,在渤海油田首创二氧化碳深加工流程工艺,生产制备液态二氧化碳和食品级干冰,用于化工、医疗及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