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
由长城钻探
土库曼和乌兹别克项目部
实施的
阿姆河气田排水采气项目
取得关键突破
今年首批
2口井速度管柱作业
历时14天圆满收官
初期日均产气量
增幅分别达43%和49%
成功实现地质和工程设计预期目标
进一步论证了
排水采气项目速度管柱工艺的
有效性和适用性
为后续该工艺持续推广应用
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设计,精益为要
项目团队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式,结合地质气藏、生产动态和完井管柱特征,综合分析气井水侵、产能变化、压降和井筒积液规律,深化措施井增产潜力、生产问题认识,创新形成“地质-气藏-采气”相结合的“三特征、四规律、两认识”气井动态评价方法。本次作业的2口井分别为水平井和大斜度井,均为41/2英寸大尺寸生产管柱,且管鞋距离气层顶部400至500米,技术团队精准识别生产后期因地层压力下降、管鞋以下积液导致产量递减的核心矛盾,采用2英寸速度管柱下至气层顶部的治理方案。经实施后,两口井日均产气量增幅远超设计预期。
强化创新,技术为核
技术团队以“设备优化+参数革新”为双轮驱动,开展全流程技术攻坚。优选连接头尺寸和扣型,将连接头密封结构从滚压式升级为凹坑式,有效解决了因滚压力道不足造成的密封性不严问题。改良堵塞器结构和销钉数量,增大过流通道面积和口袋深度,减少打堵塞器时地面泵注压力和清水的泵注量。改进井口密封套结构,提升设备安装效率。针对高压高产水气井连续油管入井条件、井口改造设备各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严格把控通井冲洗排量与起下速度,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
严把风险,安全为基
作为今年首批实施井,此次作业面临着井口流压超过12兆帕且含硫化氢、首次采用2寸连续管、管柱间隙小易遇卡、当地气温高等风险。面对上述挑战,该项目部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针对自然环境、作业环境、设备变更和井下复杂工况带来的风险,积极组织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价,制定风险防控措施。现场施工期间,严格落实安全和技术干部“双盯”工作法,优化人员配置,确保风险可控,从容应对。
服务至上,效益为本
项目部始终将服务至上和效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此次速度管柱作业中,团队以全链条效率革新交出亮眼答卷,专业服务能力获得了甲方的高度认可。依托公司国内外资源一体化协同优势,设备清关及作业准备实现2天极速响应,创造了土库曼最快速度,作业从设计审批到施工收官仅耗时不到2个月。在作业执行中,精细化管控开关井节奏,最大限度缩短关井时间,按时完成作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