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物价局日前召集社会各界代表座谈管道燃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初步思路——在全国率先推行“两部制”气价,即容量气价和计量气价。这意味着“管道燃气初装费”一词将成为历史。
广东省物价局副局长马壮昌表示,目前形成的“两部制”气价思路尽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实施,但在我国来说,将是广东的创新,并且已与发展改革委有过沟通。
据介绍,两部制气价分容量气价和计量气价两个部分。其中,容量气价是指补偿固定资产折旧的气价,计量气价是用于补偿运营成本。对于气价用于燃气管网资产补偿,郭健生表示,初步思路是除去政府财政给予的管网补贴外,其它全部由气价补偿。
具体到两部制气价如何计算,容量气价将会确定容量基价,再乘以用户的容量基数;计量气价也是用计量基价乘以用户的实际用气数。而这两部分气价都会根据工业、商业、居民不同用户类别进行分类。广东省物价局商品价格处处长郭健生表示,初步思路是,容量气价这一部分既可一次性缴纳,也可按年或按月缴纳,新终端用户一次性缴纳容量气价可给予一定优惠。
马壮昌以及郭健生都表示,对于新的气价机制,将由省定原则,具体的价格由各市召开听证会确定,如果有的地方已经达到赢利水平,就不需要再收容量气价。此外,容量气价如何收也由各市定。广东省定的原则还将明确老用户与新用户缴费衔接的问题。
在座代表认为,根据这种改革思路,争议很久的管道燃气初装费实际上将由容量气价来解决。为此,广东省政协常委王则楚以及省政协委员孟浩建议,应将初装费作为用户对公司的入股,这样,既让群众心甘情愿地交费,又便于燃气企业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甚至燃气企业公布年度报告有赢利还可给用户分红。
对于股份制建议,广州市煤气公司有关人员表示将会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但其个人认为其中存在矛盾:一方面,参股要自愿;另一方面,如果不参股就不能用气,带有强制性。对此,孟浩、王则楚认为,目前,收取初装费一样存在着强制性问题。
另外,对于容量气价是否一次性收取,代表们也有争议。广州市煤气公司等经营单位表示,如果是容量气价,也应该一次性收取。否则,经营方没有资金投入建设燃气管网。孟浩则表示,如果一次性收取,那就相当于只是将初装费改了一个名称。
管道燃气成本分三个部分:供气成本,包括气源成本(每批次气进价加权平均)、固定资产折旧、设施修理费等;经营费用,包括营运、管理、计量装置修理检定等;利润,以人民银行公布的5年以上贷款利率上加不超过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