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使许多气头化肥企业气源难以保证,有企业被迫停车,纷纷转向煤化工,但转向煤化工仍存诸多问题。
2009年的一场气荒让诸多气头化肥厂家吃尽了苦头。而中小气头化肥企业中,有三成甚至因为气源难以保证,从2009年11月下旬开始就被迫停车,至今仍无法恢复生产。
“二月二,龙抬头”。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民也开始新一年的忙碌。往年在此时节,化肥等农资产品也会随之回暖,而2010年的形势却让诸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春节以后,河南、山东地区冬小麦返青追肥市场有所启动,大年初六,全国化肥价格开始上涨。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就有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出现尿素价格下滑现象,复合肥价格也趋于停滞。
进入3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尿素价格连续两周进入了下滑通道。目前,山东地区主流报价在1,700-1,750元/吨,广西、湖北等地主流在1,830-1,850元/吨。而在2月22日,上述地区的主流报价还在1,800元/吨和2,000元/吨左右。
“华北等地大范围降雪、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导致春耕推迟,2010年化肥的总需求量可能会略低于2009年,其价格很难出现往年的随行就市的上涨行情。国家储备库中的800万吨尿素也不可忽视,它几乎占到了总需求量的一半。”3月16日,东莞证券分析师李隆海说。他判断,随着春耕的启动,化肥的价格会有所上涨,但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
如此看来,化肥企业在春耕时节大捞一把的期望恐怕会变成奢望。它们“苟延残喘”的日子还将继续。
不甘于现状的化肥企业们开始尝试各种自救的办法。云天化、赤天化、中原大化等几家气头化肥纷纷转向煤化工。
“由于气荒,中国的化肥用原料今后将越来越依靠煤炭,而不是天然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的一句话道尽了气头化肥厂家的辛酸。
2009年的一场气荒让诸多气头化肥厂家吃尽了苦头。沧州大化、川化集团等企业要么停产检修,要么维持在70%以下甚至50%左右低负荷生产。而中小气头化肥企业中,有三成甚至因为气源难以保证,从2009年11月下旬开始就被迫停车,至今仍无法恢复生产。
“气荒也导致气头化肥的成本由1,100元/吨,上升至1,500元/吨。原有的成本优势几乎消失殆尽。有的企业甚至是根本买不到天然气。”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徐洪志表示。
李隆海也指出,为保障农业生产,气头化肥用气能够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但以后政策扶持会越来越少。雪上加霜的是,各地政府在近日宣布的一则消息:由于天气寒冷供暖期将延长。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规划委员会专家曾兴球曾指出,未来3-5年天然气短缺的局面可能还将持续。
然而,气转煤的路真那么好走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虽然化肥用料转向煤的趋势不可避免,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现在煤头化肥生产企业的日子好过。
“煤炭同样存在供应不足的情况。2008年这种现象最为突出。煤炭企业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现象比比皆是。”徐洪志表示,气改煤只不过是两权相害取其轻的结果。
李隆海表示,煤头化肥企业的重点应放在改进技术上。目前,该类技术主要有两三种:一种是湖北宜化、云天化使用的壳牌技术,一种是降煤技术。前者技术要求太高,在中国还不太成熟,而后者则是比较成熟的技术。
“煤化工耗水耗煤不环保,行业前景不确定因素很多。”国都证券石化分析师徐文峰说,“而在转型过程中,天然气化工行业的生产制造装置根本无法改造为煤化工加工装置,将其转让出售的难度也很大----国内应该找不到气源丰富的买家。”
此外,由于山西煤改的蝴蝶效应,无烟煤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目前,除有地域优势的几家企业外,大部分煤头化肥企业也仅仅是处在盈亏平衡点。
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徐洪志建议,有实力的气头化肥企业应尽快找到稳定的气源,并涉足其他化工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来分散经营风险。没有实力与中石化和中石油签订长期合同的企业则需要考虑如何能进入两大能源巨头的收购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