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内燃气要闻 » 正文

天然气试点 深化资源价改的重要一步

日期:2012-01-24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中国石油石化

国际燃气网

2012
01/24
10:4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 资源价改

    在粤桂试点意味着天然气价改方案或将最先出台。价改大幕已然拉开,相信原油、成品油、煤电等资源价格改革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2012年元旦前夕,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决定自2011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广西两省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将现行以“成本加成”为主的定价方法改为按“市场净回值”方法定价,选取计价基准点和可替代能源品种,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的机制。

    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又称“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政府对油气生产企业实行井口基准价,基准价加上输送价格形成门站价,门站价再加上城市内的输送费用形成最终价格。此种定价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非市场化。 “市场净回值”法则选择以进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作为可替代能源品种,而这两种产品的价格形成已充分市场化,新机制下的天然气定价将逐步趋于市场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天然气消费市场渐趋成熟。随着纵横国土的天然气长输管网陆续竣工,市场需求短时间内快速膨胀。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天然气在总体上供不应求且缺口越来越大。但是,与快速上涨的油价相比、与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相比,国内市场气价明显偏低。据测算,国际市场天然气出厂环节价格,通常为等热值原油价格的60%左右,以此为对照,目前国产陆上天然气的平均出厂基准价格,仅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30%左右。显然,扭曲的气价既抑制了生产商的开采积极性,也放大了诸如甲醇、化肥等天然气化工项目盲目发展的不合理需求。因此,尽快理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成为行业内外的共同呼声。

    如果从1994年国家实行天然气井口基准价开始算起,围绕气价形成机制改革的争论已经持续了17年。这期间国家曾数次调整气价,如同每次成品油价格调整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论一样,气价的逐步抬升同样引来关于气价形成机制的广泛争议。改革迫在眉睫,但由于长期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箭在弦上的改革方案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窗口”。

    如今,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型期,资源价格改革的机会“窗口”终于出现。

    2011年初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深化资源价格改革与环保收费改革被并列提出。“十二五”期间资源价格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具体做法上,包括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和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三大方面。

    2011年底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在具体列举的11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赫然在目。

    在我国,深化资源价格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二是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三是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按照先易后难的思路,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最先出台,这在情理之中。大幕已然拉开,相信资源价格改革的步伐会越来越快。舆论已经在纷纷猜测,紧随气价改革之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很可能迅速水落石出。

    2012年中国发展面临的能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国内油气产出大致稳定在两亿吨水平的基础上,原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正在逐年稳步上升,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要有“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社会共识。实现这一共识,既要靠行政考核,更要靠市场调节,靠改革的稳步推进。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