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发展和能源消费观的改变,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快速增长。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得比重也快速增长。到2011年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1.2万亿立方米,产能650亿立方米。作为能源产业中的后起之军,天然气发展受到政府的关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推动这一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首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城市燃气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燃气领域的管理责任,鼓励对燃气设施建设的投入,强调了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以及价格听证制度,我国的燃气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统筹规划、快速发展的时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天然气为主的城市燃气消费结构;天然气供应不足成为制约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的瓶颈。[详情]
四川“气紧” 能否增供10亿方气
吃饭难、洗澡难、打车难……近几年来,我省多个城市秋冬季“气紧”的新闻频频见诸报道,不少市民也对气紧给生活造成的不便有深刻印象。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先春表示,两会期间,他将提交一份《关于进一步增加四川天然气供应量的建议》。在提案中他建议,国家在2011年增加四川天然气供应量10亿立方米。 [详情] |
中国天然气发电迎来发展新契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这是PM2.5这一环保新标准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同时指出,将“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示出本届政府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决心。[详情]
页岩气战争 电力企业拟将其列为主业 国土资源局一再肯定国内页岩气的发展潜力,引来国内传统能源巨头在此领域的明争暗斗,攻城掠地。
2月28日,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华电集团宣布拟在湘西北实施页岩气商业开发。截至目前,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华电中核神华山东能源集团等煤电企业纷纷加入页岩气开发的大军中,传统能源企业正在页岩气领域展开技术扩张和领地扩张。据记者了解,电力企业甚至希望国资委将页岩气列入五大发电集团的主业之一。 [详情]
加快制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配套政策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加快落实产业政策,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提案。
国家发改委于去年10月发布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但是“在落实该指导意见、推广应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王玉锁说,由于大量配套的实施细则尚未及时出台,使得各级和各地对政策的理解不一致,适用标准不统一,有些还存在矛盾,影响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有序发展。[详情]
|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单纯的燃煤发电相比,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从国际经验来看,在这个阶段,政策扶持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十二五”发展指南指出,未来五到十年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将向新能源、清洁能源倾斜,特别是属于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近两年也出现了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地区“气紧”、能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就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将“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示出本届政府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决心,解决天然气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微博热议】
李静(http://t.qq.com/tiantian3910335):这次两会,又把天然气价格也提高了,乘坐的士的起步价也涨了,怎么人均收入能达到吗?为什么不考虑这个后果呢?
绍辉(http://t.qq.com/jy_Now):3月2日提示《页岩气‘十二五’规划》000852,今天波段王发出短期规避风险信号,主力资金截止上午,还是呈现增持状态。
吴瑞田(http://t.qq.com/wuruitian7320):中国页岩气储量冠全球。依现在的技术条件,初步调查,可开采资源潜力为25.1万亿立方米,可满足中国200年的需求。可喜!
|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国际燃气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燃气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燃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燃气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