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页岩气 » 正文

涂建军:页岩气发展需先解决体制问题

日期:2012-08-07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燃气网

2012
08/07
07:4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页岩气 船舶

  即使在美国,为了培养能够熟练掌握页岩气开发水平钻井、压裂等核心技术的操作人员,都花了十多年时间。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掌握,绝不是简简单单地买下几家公司就可以轻易实现的。

  问:现在中国对页岩气技术非常感兴趣。不过目前来看发展缓慢,你觉得中国快速发展页岩气,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涂建军: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据美国能源信息署评估是全球第一。(编注:据国土资源报报道,《2012年国外石油科技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总的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187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约占资源总量的20%,为360825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约占20%)、美国(约占13%)、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

  但迄今全国范围内在页岩气开发实验区钻井只有62口,其中24口井获得工业气流。这一发展速度确实难以满足“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需求。

  国内页岩气开发最大的瓶颈是体制上的,因为中国整个能源上游开采领域都是高度垄断的。国内第二轮页岩气招标工作原定7月举行,现在看来很可能要拖到9月甚至更晚。据我所知,第二轮页岩气招标只对部分地方国企和私营部门开了一道口。由于油气上游开采一直高度垄断,国内没有任何公司具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开发页岩气。

  考虑到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这几家大的国有公司技术上都不过关,中国政府在页岩气开发问题上应该采用海洋石油的发展模式,具体说就是把国内市场开放以吸引掌握核心技术的外资公司投资,实现市场换技术。

  另一个重大瓶颈就是技术这一块。包括中石化、中海油在内,最近都在北美收购页岩气资产、收购相关油气公司,一个战略考量就是想尽快掌握页岩气开采核心技术。不过即使在美国,为了培养能够熟练掌握页岩气开发水平钻井、压裂等核心技术的操作人员,都花了十多年时间。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掌握,绝不是简简单单地买下几家公司就可以轻易实现的。中国如果想快速启动这一行业的开发,尽快实现用页岩气代替煤的目标,还是应该把体制问题解决好。在与国外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合作的基础上,逐步解决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难题,而不是简单地在海外买一些油气资产和公司,然后在国内关起门来慢慢地闭门造车。

  问:中国油气企业近来海外动作频频。海外收购能否换来能源安全?

  涂建军:中国石油公司近些年来走出国门的力度越来越大,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中国有巨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外储如果还是过多地用来购买存在很大贬值风险的美国政府债券,而不是更多地用来投资油气行业的有形资产,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会越来越说不过去。另外,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过高,2011年已经达到56.5%,未来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

  中国油气公司在海外多拥有一些份额油,对中国的能源安全肯定是有帮助的。但中国政府必须清醒意识到,海外份额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改善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石油是流动性很强的商品,未来中国应该意识到自己是个石油消费大国,应该尽量跟其他的石油消费国在国际市场上协调合作。中国未来的国家利益会与国际能源署的会员们的利益越来越接近,所以应该和该组织及其成员进一步加强合作,让石油市场的价格信号和供需关系真正发挥作用。

  市场化、国际化都应该是中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必须坚持的路线。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