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际油价呈现“M”型走势,预计2013年欧债危机、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或将导致能源需求持续低迷,但是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中东地缘政治等因素将对油价构成支撑,因此,笔者预计国际油价将居高不下,维持高位震荡走势。
国内方面,我国成品油价格随国际行情四涨四跌,八次调整频繁而及时,调价逐渐走向透明,同时,天然气在“两广”试点也取得较好成效。进入2013年,随着条件逐渐成熟,预计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或推出,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扩大,能源价格市场化或将进一步推进。
国际油价将高位盘整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在欧债危机、美国大选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M”型走势。进入2013年,预计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欧债危机仍未找到明确出路,因此,基本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支撑相对有限,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也较为缓慢。但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东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
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预测,全球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将分别增长3.3%和3.6%。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达到8970万桶,2013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达到9050万桶。从全球范围来看,预计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石油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而多数发达经济体石油需求将保持稳定或微降,其中日本降幅较大,预计将达3.6%。
供应方面,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产量增加使得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不断增加,预计石油供应较为充裕。石油输出国组织近期会议决定维持当前每天3000万桶的原油产额,国际原油产能预计在2013年继续增长,其增长主要来源于非欧佩克产油国。
但是,从货币政策来看,2012年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体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市场流动性,使得大量资金进入商品期货等市场,加大投机基金炒作的货币资金条件。美国财政政策几乎丧失空间,通过美元贬值增加出口是推动美国经济复苏最速效的手段,而美国债务压力日益加大,也亟需通过美元贬值缓解债务负担。据欧佩克计算,美元每贬值1%,每桶石油价格就上涨4美元。
此外,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不仅直接影响石油供应,而且会威胁到石油运输通道,成为影响油价波动的最不稳定因素。
综上,预计2013年国际油价将维持大幅震荡的格局,尽管中间伴随着各种风险,预计下跌空间不会特别大。据市场人士预测,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在每桶90美元附近,预计WTI油价底部可能在每桶90美元左右,如果长期低于这一价位,美国页岩油的开采进程可能放缓,进而对市场起到支撑。总体来说,2013年国际油价整体水平较2012年持平或略涨,布伦特油价年均价在每桶108美元~115美元附近。如果世界经济出现衰退,预计布伦特油价年均价可能跌至每桶100美元附近。如果地缘政治形势恶化,预计布伦特油价年均价可能上涨至每桶120美元附近。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或将出台
受国际油价持续震荡的影响,2012年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繁,经历了四升四降8次调整。与2012年年初相比,年底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上涨了250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上涨了290元。
尽管调价成为一种常态,百姓也已经习惯,但期待已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一直没有推出。根据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于2009年,此机制推动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促进了我国炼油行业稳定发展。但涨多跌少、周期过长、反应滞后等问题也饱受质疑。自2009年成品油价格改革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共调价23次,其中14次上调,9次下调。
为此,推出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的呼声持续不断。2012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多次强调,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望“择机出台”。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国际油价和国内通胀较低的时候,是新机制出台的良好时机。在各界的期盼之下,预计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将于2013年面世。
有预测称,新机制可能呈现三种形态:涨跌4%幅度不变,调价周期缩短为10个工作日;涨跌4%幅度不变,调价周期缩短为10个工作日,三地参考原油现货中的辛塔替换为阿曼;取消涨跌4%的调价界限,调价周期硬性规定为10个工作日。
不管是哪种模式,调价周期缩短势在必行。不论最终新机制会呈现何种形式,都将弥补现行机制的弊端,加强国内成品油的市场化特征。
天然气价改试点将扩大
2012年天然气行业亮点频现,《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对外发布,页岩气受到广泛重视以及天然气利用政策的修订都对天然气市场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近年来,天然气替代能源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天然气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致使比价偏低,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迅速爆发。为应对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2006年开始进口LNG,2009年底开始进口管道天然气,进口比例迅速攀升,2011年进口天然气资源占国内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24%。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目前面临两大突出挑战:一是我国自2006年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LNG以来,陆上和海上天然气进口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西气东输二线建成后,相对较高价格的进口气如何销售出去,国产气和国外合作获得的产品分成天然气价格要能稳得住,进口气也要能在国内把价格涨上去,使国外的气进得来,销得出,保证长期从国外获取进口天然气资源,保障国内天然气长期供气安全,并谋取进口天然气的“中国定价方式”。二是目前的天然气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如何解决垄断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使产业链结构具有充分竞争性,为产业链长期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
为此,市场迫切需要理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2011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2013年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有望进一步推进,或将扩大至全国范围。另外,《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建立上中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因此,预计未来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可能随着采购成本变化而变化,即天然气出厂价格上涨,中游门站价及下游终端销售价格会做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