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南华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副教授孙国祥在“两岸共同保钓学术研讨会”上中表示,两岸应在“一中框架”下寻求两岸共同开启东海油气田,并对马英九所提出的“东海和平倡议”表达正面意见。
“两岸共同保钓学术研讨会”由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两岸法政问题研究中心和台湾两岸统合学会主办、大陆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协办,5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两岸重要的国际法、国际政治及两岸关系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孙国祥在会议上表示,钓鱼台列屿国际法的归属问题至今日仍然没有解决,正如同张亚中理事长所称,是清廷战败与两岸在1949年因为分治而无法在国际间以一个声音说话的原因。如果未来两岸仍无法在保钓合作寻求论述上的一致,势将重蹈之前的困境。
孙国祥表示,两岸目前在保钓的论述上并不完全保持一致,这与两岸在二战后的法律定位仍不一致有关。另外如两岸对钓鱼岛公布的领海基线划法的一些基本概念也不一致,致使两岸“合中有别”的情况严重,必须更加细腻的思考。
孙国祥表示,目前日本以台日渔业协议表达对台湾的善意与拉拢,并藉以分化两岸未来在保钓问题上的合作。大陆可以在一中架构下对东海油田开发上向台湾释出善意,让台湾可以参与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
诚如大陆学者所言,大陆目前在两岸政治定位上愈来愈有弹性,大陆过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很单一的,现在已改成“一个中国框架”,这个概念是很宽泛的,只要从一中出发,很多都可以接受;只要认同“一中框架”,大陆不会打压台湾。
孙国祥表示,如果建立两岸定位论述还需要时间琢磨,在此之前,两岸可以作一些实质上的努力。在台北方面目前仍然坚持“一个中国”或“九二共识”的立场下,大陆方面应该可以对马英九所提出的“东海和平倡议”表达正面意见,并由两岸进行双边对话。在实际的作法上,可以邀请台湾在东海共同开发油气田。认为这其实就已是共同保钓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