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际燃气要闻 » 正文

壳牌退出东非天然气战局 勘探重点转回西非

日期:2013-06-05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王林

国际燃气网

2013
06/05
16: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

  国际能源网讯:自莫桑比克大规模天然气储量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油气巨头将目光瞄准东非,壳牌就是其中一员,但接连两次业务失败促使该公司萌生退意。5月26日,壳牌宣布,正式退出东非天然气开发大军,将勘探重点转回西非。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壳牌已经退出了与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Anadarko Petroleum)的谈判,该谈判旨在入股莫桑比克近海大型天然气田,但由于阿纳达科报价太高,促使壳牌心灰意冷。这是壳牌进军东非以来遭遇的第二次失败。

  去年,壳牌在争夺阿纳达科东非天然气合作伙伴的竞争中,被英国Cove能源公司击败,后者随后被泰国最大油气生产商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麾下的勘探生产公司PTTEP收购。

  据了解,今年3月,阿纳达科宣布出售莫桑比克近海气田鲁伍马盆地(Rovuma)1号区块10%的股份,多家油气巨头先后向阿纳达科抛出橄榄枝。初步预计,1号区块拥有高达65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量。

  壳牌对东非天然气的渴望显而易见,其计划利用莫桑比克敲开东非油气市场大门,进一步在非洲站稳脚跟,但事与愿违,最终被挤出了东非天然气开发队伍。另外,该公司手中拥有的坦桑尼亚东北部半自治区桑给巴尔岛和索马里的勘探许可证,也因政治问题被迫暂停,更坚定了其退出东非的决心。

  谈及购买莫桑比克天然气资产股份一事,壳牌首席财务官西蒙·亨利直言不讳地称:“从商业角度来看,售股价格已经不现实了。”对于壳牌退出东非一事,阿纳达科拒绝发表评论。

  一直以来,壳牌都是通过收购小型公司间接获得新油气田,以提高萎缩的储量,但随着国有能源公司尤其是能源饥渴的亚洲国家企业的介入,该方法已经不现实了。这些国有公司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其次才是股东回报,因此购买油气资产已经不再单纯是从公司利益角度出发,而是国家的任务,这间接抬高了莫桑比克天然气资产的价值。

  全球知名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发布报告称,2012年,中国国有油气公司在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收购领域拔得头筹,预计今年将维持这一趋势。总体来说,2012年国际油气公司在资产方面的支出是近8年来最低的。

  麦肯兹副总裁安德鲁·莱瑟姆表示:“壳牌退出东非的举措,从侧面说明,油气公司很难买到物有所值的资产,如果资产是高品质的,放弃的可能性为零。”

  对壳牌而言,西非的业务前景比东非更明朗,而且能为股东带来更确定的回报。眼下,壳牌已经制定了新的勘探计划,将在贝宁外海进行首次钻探,明年还将在南非西北海岸展开勘探作业。亨利表示,除了贝宁,还将在加蓬和尼日利亚进行深水钻探,明年将开始探索南非西北海岸的奥兰治盆地(Orange Basin)。

  “奥兰治盆地深水区域被证实拥有商业前景的油气储量,该区域的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油气。”亨利表示,“西非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早在2011年,壳牌在加蓬海上石油区块的勘探工作就取得了满意效果。作为加蓬石油产量最大的公司,壳牌的石油产量约占加蓬石油总产量的30%。加蓬在世界产油国中排名第37位,石油储量约为37亿桶,2010年日均石油产量22.9万桶。

  安永事务所分析师安迪·布罗根指出,尽管莫桑比克大型天然气田十分诱人,但全面开发不仅需要巨额资金,还要有耐心,该国落后的基础设施也是影响开发进程的一大障碍。

  壳牌退出东非的举措,体现出油气公司在当前大环境下的无奈,即为了填补持续下降的油气储量空缺,西方油气公司在寻找新储量时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012年,壳牌只有44%油气产量来自新储备,该公司计划加大勘探投资力度,预计今年将花费70亿美元寻找油气,较2010年的投资规模提高10%,更是比2011年37亿美元的两倍还多。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