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际燃气要闻 » 正文

中缅油气管道投产 分析称其为中国新能源走廊

日期:2013-07-30    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燃气网

2013
07/30
14: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油气管道

  中国已经开始从缅甸进口天然气,此举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穿越印度洋拓展其能源战略触手的里程碑。

  负责运营管线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周一宣布,连接中国、缅甸以及印度洋的天然气管道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一条并行的原油管线预计将于明年启用。

  天然气管线的完成为中国打开了一条新能源走廊,中国现在将能从缅甸的离岸气田获取天然气供应,而且很快就能通过缅甸海岸的大型港口获取原油运送。得益于缅甸不断增长的天然气收入,这条管线也将为缅甸政府带来大笔收入。

  中石油新任总裁汪东进在采访中强调了能源管线对中国能源安全的贡献,他表示:“未来中国原油进口将不必通过马六甲海峡,这条管线对中国的能源多样化和能源安全有重大战略意义。天然气供应也同样重要。”

  这条管线的产能为每年120亿立方米,将占中国全年天然气消费量的6%左右。通过缅甸管线,而不是马六甲海峡运输原油,可将自中东和非洲的运输距离最多减少1200公里。

  然而,这一造价25亿美元的项目也同样受到争议和建筑延缓的影响,其部分管线通过充斥着民族冲突的缅甸北部。

  中国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策制订者在批评管线的费用,及其潜在外交风险。

  北京大学能源安全专家Zha Daojiong称:“我觉得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命题没什么实质意义,理论上如果部分敌对势力想扰乱你的原油输送,为什么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去做呢?这个项目存在一些争议,所以中石油强调其战略元素以应对批评”。

  中缅关系近两年变得更紧张,因为缅甸向中国以外的投资者开放,并且更加迎合他们。2011年,缅甸政府暂停了一个造价36亿美元的中国大坝项目,而缅甸政府上周也获得了一家争议不断的中国铜矿的多数股权。

  此管线的一个潜在冲突点是其在缅甸境内应运送的天然气和石油总量,因为缅甸中部和北部均缺乏能源供应。但Zha先生称,这一限制“可能增大,如果缅甸内部的政治压力升高”。

  这一管线的大多数股权为中石油所有,小股东包括缅甸国家石油公司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韩国大宇和印度国营天然气公用事业公司。此外,与军方有密切联系,且为暂停水电站投资者的缅甸巨擘亚洲世界(Asia World)也参与了这一管线项目。

  研究公司Bernstein的油气分析师Neil Beveridge称:“此举是中国针对亚洲中部管线的多样化举措,为中国打开了一条非常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走廊”。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