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天然气 » LNG国际 » 正文

新闻透视:善用资源才能摆脱“气荒”困境

日期:2015-03-17  

国际燃气网

2015
03/17
14:3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 资源

中国正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多种途径逐渐摆脱“气荒”制约,一些影响天然气市场健康发展的症结也在从根本上得到疏解。那么,如何彻底改变“超紧平衡”这一现状?

截至3月9日,大港储气库和华北储气库群采气达12.35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采气2.24亿立方米。春分即将到来,这意味着天然气供应可能不会出现像预期那样的紧张态势。

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迎峰度冬期间,国内天然气缺口62亿立方米,供需处于“超紧平衡”状态。然而,各地并未放松对优化供应的努力。

为了缓解冬季用气紧张局面,江西5家企业共同出资建设LNG应急储备库,形成江西省首个天然气储备联盟;北京、西安、广州等城市从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入手,实施电、热、能三联直供,尽最大可能发挥天然气效能。中国正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多种途径逐渐摆脱“气荒”制约,一些影响天然气市场健康发展的症结也在从根本上得到疏解。

如何摆脱“超紧平衡”?根据2012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存在五大问题,其中设施不足亦在其列。特别是储气能力建设滞后,造成了大中城市供气安全压力不断增大。

储气库被称作天然气“银行”,其应急调峰作用不言而喻。中国石油地下储气库设计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书记丁国生介绍,华北储气库群、相国寺储气库、呼图壁储气库等设施投用后,北京、重庆、兰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冬季用气紧张状况得到缓解。过去的这个冬天,大港储气库平均日采气量1387万立方米,相当于北京日用气总量的13.87%,超过世界12%的平均水平。

为了形成多气源供应、多方式调峰、平稳安全的供气格局,《规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24座储气库,新增储气库工作气量约2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15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的9%。

然而,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正阻碍储气库建设的脚步。除选址难、建设周期长以外,丁国生分析,不应忽视价格机制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过去油田可以通过管输费收回储气库建设成本,现在国家改变了政策,储气库建设由国家财政投资,建成后交付油田管理。”丁国生认为,这种变化对企业来说并不意味着零投入。事实上,储气库要达到设计库容并非一步到位,投产后还需不断投入,此外注采也会产生成本。至于成本如何收回,目前实行的价格机制在这一方面仍是空白。如果储气库运营只出不进,油田就要拿出利润抵消费用,甚至背负亏损。这在根本上造成了企业缺乏参与建设的动力。

尽管困难重重,中国石油仍在努力推进储气库建设。中俄天然气大单签订后,关于在何处修建储气库的计划也很快提上日程。丁国生透露,目前中俄东线储气库选址工作已完成,正等待集团公司批复方案。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