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燃气聚焦 » 正文

气价并轨改革 天然气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日期:2015-04-16    来源:中国商报

国际燃气网

2015
04/16
11:2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气价并轨 天然气 快车道

刚刚完成冬季保供任务的中国石油(601857,股吧)人,迎来了天然气业务健康发展的机遇。自4月1日起,按照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将各省份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元,对非居民用气增量气、存量气价格并轨改革,并放开直供用户价格改革试点。

这项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大举措,被有关专家称为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有力调节生产者、消费者关系的历史性重大改革,必将助推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向市场化发展。

价格改革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们对清洁高效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在满足世界能源需求增量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的碳排放气体浓度日益上升,气候变化成为能源政策的基石,因此比之化石能源,天然气有了巨大的优势。”国际天然气联盟主席杰罗姆·费里埃盛赞天然气。今年6月,第26届世界天然气大会将在巴黎举行,他已向各国专家发出诚挚邀请。

2012年,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天然气市场中期展望报告》中称,未来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大幅增长,从而进入天然气黄金年代。

国际大石油公司看到了发展机遇,纷纷将业务重心向天然气领域倾斜。埃克森美孚公司2009年以溢价25%、承担100亿美元债务的代价,收购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XTO能源公司,就是因为看好天然气业务前景。

在国内,天然气快速走进了千家万户。尤其随着雾霾的侵袭,煤改气、油改气、电改气,气化江苏、气化山东、气化辽宁……天然气成为了香饽饽。承担着国内市场70%天然气供应任务的中国石油,将天然气业务作为战略性成长性业务,优先发展、加快发展。

《2015年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简称《蓝皮书》)显示,201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位居世界第7位,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83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例由2000年的2.3%增加到2014年的6.3%。

发展天然气离不开输气管道建设。中亚、中缅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陕京一线、二线、三线、四线等纷纷建设,架起了中国天然气发展的钢筋铁脉。到2014年年底,我国已建成天然气管道6.3万公里。

国际能源署在2014年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说:“过去13年来,中国的天然气使用量增长了7倍。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有着一份苦涩。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天然气卖到用户手中,每立方米至少要亏损1元钱,仅2012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就因此亏损400多亿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要使市场发挥作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大势所趋。

正如《蓝皮书》所说,偏低的价格难以体现天然气资源的稀缺性,也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真实成本,因此抑制了天然气供给方的生产积极性。为此,应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价格改革抓住了最佳时机

“本次价格并轨选择在国际油价走低时进行,可以和1998年6月1日开始的石油价格国际并轨相媲美。”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孙贤胜说。

自1997年年底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一路下滑,从1997年10月的每桶21美元一度跌至1998年6月的每桶8.55美元,为1973年以来原油最低价格。

国家审时度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改革国内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了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改革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了巨大威力,中国的石油企业和国际石油企业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竞争,中国石油从2001年在《财富》500强中的第83位前进到今天的第4位,而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孙贤胜说。

本次天然气价改,也是抓住了本轮国际油价下行的机遇。正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的那样: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下降,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也相应回落,存量气与增量气价差大幅缩小,这为实现价格并轨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时机;这次价改对社会的冲击力降到了最小,各方容易接受,是一次很稳妥的改革。

这次价改从短期看,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产生了一定影响。以2014年天然气销售数据为例,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每年的存量气销售量约为900亿立方米,每立方米涨价0.04元;增量气约为200亿立方米,每立方米降价0.44元;两者相抵,减少收入约50亿元。

但从长远和大局看,这有利于天然气行业整体发展,有利于反映其真实价值、真实成本。因为,随着国际油价的降低,国际市场上天然气的价格也在降低,企业的进口成本亦在降低。当前亚洲LNG现货价格约为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而一年前的价格约为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近期,随着取暖季的结束,天然气消费增长乏力,天然气销售市场面临着很大压力,也与原来的价格机制不灵活有着某种关系。

气价最终将由市场决定

天然气是基础产业,对下游的传导性很强,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价格是怎么来的?

专家介绍,2009年以前,国内的天然气消费量还很小,国家对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为“完全生产成本+利润”的定价模式,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天然气价格。而随着国内资源出现不足,为了“保供”,企业大量高价进口国际资源补充国内市场,进口量越多亏损就越大。

目前,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刚性增长、引进资源量的增加,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发展天然气投入很大,企业有了赢利空间,才能解决勘探开发不足、投资不足的问题,为整个市场供应奠定稳定基础。

为此,国家发改委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力求通过价格调节好企业、市场和用户的关系。2013年,国家发改委出台调整天然气价格通知,进行天然气价格定价机制改革:将国家分别管理天然气出厂价和管输价格,改为管理门站价格和管输价格;门站价格为政府指导价,选取上海市作为定价基准点,各省最高门站价格在上海的计价基准点门站价格基础上,根据运输成本、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是否为天然气产区等,加减形成;计价基准点的门站价格根据可替代能源燃料油和LPG的海关统计价格加权计算形成。

为最大限度地减缓对市场的冲击,201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先期在广东、广西开展了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对其他地方划分存量气、增量气过渡,存量气价格3年调整到位,增量气一步到位。2013年、2014年国家连续两次调整非居民用存量气门站价格,减少了企业的压力。

正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所说:“这次天然气价格并轨实现了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三步走"的目标。价格并轨后,非居民用气价格基本理顺,意味着天然气价格改革完成了破冰之旅。”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天然气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中央大力推动能源革命,国务院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城镇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气,天然气主干管道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等。而要实现以上目标,任重道远。

价格作为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利益的定盘星,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家已经放开了海上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出厂价格和LNG气源价格。在这次的改革中,还放开了直供用户门站价格。去年年底,上海市政府已批准组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天然气现货交易,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形成天然气的中国价格。

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强调的:对于资源性产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天然气价格,最终将由市场决定!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