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二次调价临近之即,已有不少LNG供应商提前降价排库,市场价格战暗流涌动。
10月中下旬以来,河南绿能集团、三峡益众以及河南昊华骏工等LNG工厂纷纷降价,幅度高达80-150元/吨。接着在西北地区,陕西子洲、延长石油、圆恒能源等LNG项目也下调价格50-80元/吨。
因陕西地区降价后带来了部分出货顺畅,内蒙等地区液厂亦相继效仿,致使竞争力相对较差的液厂不得不停工。
LNG供应侧主动调价来适应市场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其实,早在2014年天然气需求放缓以来,国内已出现不少天然气供应商主动寻找用户的现象。相关资料显示,截至到今年8月,天然气消费中已有约4成属于市场双方主动调节达成,为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开支,许多上游供应商甚至同天然气大用户采取直接供货的措施。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此次部分省市降价抛售现有存量气无非是避免或减少二次调价后的进一步损失。
随着北方地区供暖季的来临,加之部分城市供暖由煤热电改成燃气热电,这一地区将会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即便如此,也难以消化LNG长时间以来累积的过剩量。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的大幅下跌致使LNG经济性丧失,“气荒”成“慌气”。相比价格波动频繁的国际油价,国内天然气价格变动周期更长,市场反应明显滞后,供应商对天然气价格下调的呼声愈加强烈。
而当前的调价指导也只能缓解一定的过剩压力,LNG经济性还在于根本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机动灵活的价格形成机制。鉴于我国天然气市场发育较晚,离成熟市场还有一定距离,应尽快从LNG各产业链,理顺包括出厂价(井口价)、运输价、各省门站价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反映市场变动的用户价格。未来从经济性上来带动下游需求成为未来LNG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