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办法》于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江西省保护特定设施的省政府规章,《办法》将为江西省油气输送安全、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油气管道安全事关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
如果说石油天然气是“血液”,那么连接上游油气资源和市场的油气管道就是能源供应的大“动脉”。
管道运输作为与公路、铁路、海运和航空并列的五大运输方式之一,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环保的特点。目前,江西省长输油气管道建成总里程达2800多公里,承担了大部分成品油和天然气的运输。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江西省石油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管道建设长度也不断增加,到2020年,省内长输油气管道将通达所有县(市、区),管道建设总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
石油天然气管道既是保障能源供给、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基础设施,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江西省经济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同时,油气管道运输的介质具有高压、易燃和易爆的特点,一旦管道被损毁、破坏,导致油气泄漏,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和人员伤亡事故,甚至影响全省能源供应安全和社会稳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
随着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与管道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一些建筑物超越了与管道的安全保护距离。施工中挖掘、破坏管道的情况时有发生,给管道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保护管道安全,绝不仅仅是保护管道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它保障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公共安全,保障的是江西省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他认为,维护管道安全任重道远,要广泛开展《办法》的宣传,要向全社会特别是管道沿线企事业单位及群众大力宣传保护油气管道的重要意义和《办法》内容,增强广大群众爱护管道、保护管道、遵守法律的意识,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保护油气管道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无疑,《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把江西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为保护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对于增强全社会保护管道的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和规范管道保护工作,促进企业强化管理、落实主体责任、解决和排除影响管道安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确保管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共建油气“平安管道”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办法的立法工作,多次明确要求,有效保护管道安全需要地方、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从管理体制、法制上研究治本之策。
此次出台的《办法》就是在深入总结《管道保护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规范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办法》的起草、审议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和协调工作,充分吸收了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群体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了《办法》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办法》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规划与建设、运行中的保护、管道建设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相遇的处理及应急救援等多方面做了明确规范,明确了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安监、公安、规划等)、管道企业、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据调查,目前,江西省管道保护安全距离范围内违法违章建筑数量大、范围广、类型多,其中有的管道被“压死”,长时间不能开展检测、维护和抢修作业,有的管道线路上方建筑直接对管道形成超额负载和腐蚀,有的管道安全防护距离内违法违章建有大量的居民楼、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大大增加了事故的危害程度。
与此同时,管道与铁路、公路、河道等工程存在大量交叉,相遇相交关系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不能保证在交叉部位达到良好的安全保护基本条件。
江西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两类问题一直是管道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办法》着力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管道安全就很难保障。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及企业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在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省油气管道安全秩序持续好转,有力地维护了江西省能源安全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据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江西省油气管道的159项隐患整改完成155项,整改率达97.5%,提前完成当年整改率达到90%的目标,名列全国前茅。
随着《办法》的颁布实施,有理由相信,江西省将在油气管道建设、安全维护等方面形成整套机制和办法,形成全社会共建“平安管道”、维护能源战略通道安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