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页岩气 » 正文

中国页岩气开发陷入低潮 BP却来中国签合同 掌舵人戴德立在想什么?

日期:2016-05-24    来源:国际页岩气论坛

国际燃气网

2016
05/24
16: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页岩气 LNG

    担任CEO后一直给BP集团做“减法”的戴德立,在油气行业的最低潮里,似乎在开始做“加法”了。
 
    继去年10月在英国与中石油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后,戴德立近日来到中国与中石油签订了BP在华首个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翌日在接受《能源》杂志专访时他还表示,正考虑以合资的方式继续做大在中国下游市场的加油站业务。
 
    不管是从行业环境,还是从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去产能、减投资都是油气企业的主流选择,戴德立给BP中国制定的战略则是“打造充满韧性的资产组合“。他认为现在是投资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好时机,也是加大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好时机。
 
    对戴德立来说,这样的场景似乎在二十几年前就出现过。上世纪80、90年代,戴德立曾在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当时人们都觉得中国彼时的高增长不可持续,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应该谨慎。但是戴德立一直认为,跟所有的其他经济体一样,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一条斜线向上,但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而且现在中国经济所表现出的活力比当年超过10%增长的年代更好。
 
    BP这家百年老店经历过多次的油价涨跌周期,这一次,掌舵人戴德立带领BP在中国是否已准备好了要走一条低潮中高进的道路?在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事故后临危受命担任BP集团CEO的戴德立,并不是一位冒进作风的人,他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到底是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呢?
 
    BP的发展轨迹里曾多次遇到过危机,还包括在墨西哥湾的惨痛经历。“我们学到的是首先不要慌张、要镇定。另外,不要做出过激的反应。”戴德立总结说。
 
    从紧缩到扩张
 
    墨西哥湾事故(2010年)发生至今,BP集团已经出售了价值约500亿美元的资产,以负担其在美国的法律赔偿。同时,为了避免过高举债,维持安全、稳健的财务框架,BP不得不在过去几年里放弃了一些项目。
 
    “尽管有些时候你想做更多的项目,或者是能够做更多的风险投资,但是历史证明,一个比较稳健的财务框架和加上可预见的现金流,应该是最有效的应对危机的做法。”这是戴德立坚持的理念。
 
    因此,与BP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BP中国在过去几年里也可以说是相对“低调“的外资石油公司,除了继续投资其在珠海的PTA项目,以及将太仓润滑油厂的产能翻番之外,并未有其他大规模的投资。
 
    缩减投资的同时,BP过去几年里还出售、剥离了一些在华资产。2012年年初,BP宣布出售其在中国的全部太阳能资产,并剥离旗下的LPG瓶装和罐装业务。
 
    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国际油价高涨的时候,勒紧腰带过日子的BP出售资产,也不敢乱买资产;如今,国际油价一蹶不振,BP反而没有被油价下跌拖累太大,而且还可以开始再次扩张了。
 
    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见证了BP与中石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包括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推进在中国油品销售合资合作项目、全球油品和液化天然气贸易等。而这可是在其他多家外资石油公司撤出或减少中国油气市场投资背景下签署的最大单。
 
    对于BP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合作机会,戴德立认为有三个重点领域:“第一个机会是在页岩气或者是天然气领域。第二个机会,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会在某些市场板块进一步放开门槛,比如说在油品分销市场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第三,基于这两方面的调整,整个石化行业的结构也将进行调整,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机遇。BP可以在这三个领域找到一些机会。当然,与中国合作伙伴保持长期、深厚的合作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谨慎的戴德立仍然对《能源》记者说,目前公司的要务是在低油价风暴里平安度过,资产负债表的表现要比较稳健。
 
    “如果我们说有收购意向,但这也并不是我们主要的关注点,我们也没有积极地去寻找一些大的收购项目,我们只是可能会有意对现有的一些项目加大股份占比。”戴德立说,“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确保公司能够安全度过本次低油价的冲击,而不是通过大肆兼并购买来避免这次泡沫的冲击。”
 
不管怎样,BP在中国的声音毫无疑问地又开始升调了,而且是在目前的行业低潮里,BP的“高调”动作,更加引人侧目。
 
    页岩气低潮中入市
 
    在中国的陆上油气开发领域,页岩气算是首开对外合作的先例,这个非常规天然气也被中国政府和业界寄予厚望。但是,在低油价的冲击下,中国“十二五”页岩气产量没有达到目标,“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也难度颇大。不仅康菲等外资公司相继撤出,中石化等传统油气企业也逐渐放慢了开发的步伐,一批新兴的页岩气开发企业则至今前途未卜。
[pagebreak]
 
    从长期来看,天然气将是未来中国大力发展的清洁能源,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眼下天然气市场的价格以及相关体制的改革仍未完全理顺,再加上进口气的冲击,中国国内天然气的开发不得不说已陷入困境。
 
    就在这页岩气开发的最低潮里,BP与中石油签署页岩气PSC合同令业界哗然。3月31日,BP和中石油签署了关于四川盆地内江—大足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分成合同(简称“PSC”)。该合同是BP在中国签署的第一个页岩气PSC,区块总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中石油是该项目的作业者。
 
    戴德立对《能源》记者表示:“虽然目前BP对资本开支还是持有谨慎的态度,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项目能够给双方带来比较合理的回报。”
 
    对于BP为何此时进入中国页岩气开发的领域的原因,戴德立说:“目前在中国页岩气领域与中石油开展合作的时机非常好。BP与中石油有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自己也具备在页岩气方面的专长,在美国和阿曼等其他市场都做过相关项目。利用BP的技术,配合中石油在本地的运营专长以及在四川盆地开展项目的地理知识,我认为我们能够实现非常好的双赢结果。”
 
    四川盆地是中国页岩气的主要聚集区,但此前壳牌、康菲等国际石油公司在该地的开发均不理想。BP在该地的页岩气区块又是否会获得更好的资源和产量呢?戴德立回应说,四川盆地面积较大,一部分区块的吸引力可能大于其它的区块。“我们找到了一个开发勘探潜力较好的区块,现在正在对地层和地质结构做进一步的技术分析。我们会派一些BP的专家到中石油成都办事处,跟中石油的专家并肩实施这个项目。”
 
    不过,戴德立也坦言,目前中国页岩气的发展速度确实可能会比某些人预计的慢一些。另外,也可能还存在一个影响页岩气发展的风险,那就是政府对于更清洁的能源、更清洁的大气承诺的减弱。
 
    但总体来看,戴德立对BP与中石油签署合作的页岩气项目仍持乐观态度。他说,从现实情况看,现在四川省的相关管道已经铺好,消费者这一端也有非常强烈的购买意愿,其中包括居民用气和工业项用气目。而且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清洁能源的发展目标,相信中国发展天然气的速度应该是会继续加快的。
 
    过剩下游的机遇
 
    除了页岩气开发方面的合作,BP与中石油下一步的合作领域应该就是下游的成品油销售以及天然气贸易市场。此前两家公司签订的框架协议就提出拟推进中国油品销售的合资合作项目、全球油品和液化天然气贸易。
 
    BP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包括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航空燃油供应、成品油零售、润滑油业务、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输气干线以及化工技术许可等。
 
    根据BP集团发布的新闻稿,与中石油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有望使BP在华既有业务基础上,再增添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贸易价值。如果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此后新增的在华投资金额将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过,中国成品油市场已不再是过去紧缺的场景了,市场的主动权已经向买方倾斜。BP此时加大投资的下游市场,是利润下降、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红海。戴德立及其团队做出这一战略的底气何在?
 
    “虽然成品油市场有些过剩,但如果用户体验非常好,还是会有比较好的业务机会。而且我们还是希望跟中石油一起开展类似的项目,而不是独立开展。”戴德立说,如果零售加油站有比较高质量的服务,加油站有吸引客户的亮点,它还是可以保持比较好的业务。市场需要有合适的、具有吸引力的服务,以及价格比较合理的油品。“所以,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在成品油领域参与竞争。”
 
    BP此前已经和中石油在广东省进行了成品油下游零售方面的合作,对于未来和中石油合作的具体内容。戴德立透露说:“我们正在考虑可能会继续以合资的方式来将我们加油站的业务做大,同时保证高质量的顾客体验。我们也希望把类似经验推广到其他一些省份。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们将好好地作出规划,并且签订相关协议开展下一步的合作。”
 
    另一方面,过剩的市场或许正是BP与中石油谈判合作的有利条件之一。有业内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分析说,目前的国内成品油市场里,中石油与中石化差距一直不能缩小,中石油到了必须要寻求变革的时间。找到BP合作,则是中石油自我变革的一条途径。那么,这对BP在中国开拓市场是有利的,也是一个机遇。
 
    除了与中石油加强合作之外,BP还在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此前跟中石油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当天,BP与中国华电集团也宣布签署了一份价值高达百亿美元的销售与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BP将向中国华电供应每年高达1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LNG),为期20年,总价值高达100亿美元。
 
    戴德立说:“我们已经把液化天然气卖到了华电集团的发电产业中,所以我们在纯国有石油公司板块之外也已经有了一些合作伙伴。BP是一个大型综合油气企业,我们会在中国的天然气贸易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如果此领域能够进一步放开,BP则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可能。”
 
    据《BP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分析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产量将增加40%,能源消费量将增长48%。作为戴德立倚仗的中国团队负责人,BP中国区总裁杨恒明表示,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BP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不仅立足现在,更着眼于未来。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