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际燃气要闻 » 正文

看四任沙特石油部长如何笑傲全球能源江湖!

日期:2016-06-13    来源:中国能源报

国际燃气网

2016
06/13
10:3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能源 石油 油田

    5月9日,阿里·纳伊米,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石油部长退休了。尽管81岁高龄的纳伊米退休早在意料之中,但该消息还是引起了全球油气市场的震荡和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有人说纳伊米是主动申请退休,毕竟年岁不饶人,身体吃不消;还有人说他是“被退休”,和那位权倾朝野的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意见不一,而遭到“下课”。其实,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退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石油市场对此反应不强烈就是明证。但单凭其连续20年担任沙特石油部长的职业生涯,也足以让世人肃然起敬。曾经,只要纳伊米一发声,全球能源“丛林”的各类“动物”必须竖起耳朵仔细听。
 
  毫无疑问,沙特石油部长这个角色是全球能源界最有权势也最难干的石油部长。道理很简单,沙特之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沙特之于美国、沙特与俄罗斯、沙特与中国,均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石油双边或多边关系。意味深长的是,这四个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四成,消费量也恰好达到了全球消费总量的四成。
 
  沙特的石油储量和产量一直雄冠全球。但沙特能够屹立于全球石油舞台的中心,源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沙特将其原油与美元挂钩,与美国形成事实上的战略联盟关系。自此,“石油美元”便横空出世、横扫全球,沙特帮助美元成为世界主导货币;而沙特在美国的支持下也坐稳全球石油供应市场龙头老大的交椅,进而成为OPEC的领头羊,且一直是全球石油定价权的主导方之一。自然,作为沙特石油产业的管理者,石油部及石油部长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过去一甲子的时间里,有四位“大佬”曾担任过沙特石油部长,他们均对世界石油市场乃至全球能源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是全球产油国(供给侧)的“首席代表”,是欧美石油消费大国的主要谈判对手、眼中钉,他们是“中东石油之狐”,是“沙漠黄昏”的挑战者。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超越王室,成为沙特的品牌形象和代言人。现在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第一位大佬:阿卜杜拉·塔里基(Abdullah Tariki )。此人1957年至1963年担任沙特首任石油部长,是一位典型的专家型官员。塔里基以沙特阿拉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和石油智囊而蜚声国内外。他身上有这样几个标签:
 
  沙特唯一的石油地质师。塔里基出生于1919年,上世纪40年代初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化学和地质学专业,毕业后在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当过见习地质师。1948年,塔里基回到沙特,成为沙特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石油专家,是当时唯一接受过大学石油地质学和化学教育的沙特阿拉伯人。伊本·沙特国王任命他为阿美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的前身)的“势力范围”——东方省政府财政部所属石油事务监管局局长(东方省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之一)。塔里基任职该省石油局局长期间,阿美石油发现了世界最大的油田——加瓦尔油田,探明可采储量近700亿桶(相当于全中国2012年可采储量的5倍左右),直到现在,加瓦尔油田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油田。
 
  狂热的民族主义者。1955年,35岁的塔里基被任命为阿美石油矿产事务董事会主席。要知道,阿美石油当时受控于美国等西方势力,它们通过“租让制”石油合同模式控制着沙特的石油资源,分享着超高的投资回报。塔里基发起并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向阿美石油提出平分石油利润的要求,并就此进行谈判。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塔里基与阿美石油达成一致,实现了利润均分。而且,根据新的协议,付给沙特的50%利润必须在阿美石油向美国政府交税之前付清(即税前利润),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沙特政府的收入。此举使塔里基“一战成名”。1957年,沙特国王任命塔里基为王国政府石油和矿业资源部部长,负责与阿美石油打交道,阿美石油迎来了一位真正懂专业的强大对手。
 
  巴格达会议上的雄鹰——OPEC的奠基者。1960年9月10日,由委内瑞拉石油部长佩雷斯·阿方索和沙特石油部长塔里基发起的阿拉伯石油会议——“巴格达会议”如期召开,这是一次永载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册、甚至全球人类历史史册的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了。9月14日,会议代表签署了决议,在决议上签字的有:沙特阿拉伯首席代表阿卜杜拉·塔里基、委内瑞拉首席代表佩雷斯·阿方索、伊朗首席代表富德·鲁哈尼、伊拉克首席代表塔拉特·谢巴尼(计划部长兼代理石油部长)、科威特首席代表艾赫迈德·乌马尔。在塔里基等石油生产国精英的不懈努力下,与西方石油巨头“七姊妹”相抗衡的OPEC由此正式诞生。塔里基作为OPEC的两大奠基人之一,其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声望也达到了顶峰。1962-1963年,OPEC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塔里基和阿方索先后隐退。
 
  第二位大佬: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亚马尼是沙特第二任石油部长,1963年至1986年在任,将近1/4个世纪,是在任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位石油部长。任职期间,他利用多种策略,进一步加强对OPEC的控制,领导了震惊世界的1973石油战争(石油危机),将国际油价短期内提高了4倍,导致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陷入滞涨的怪圈。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亲赴中东与亚马尼进行谈判。国际石油界形容他是全球能源政治经济圈中的“智多星”。他身上的标签很多,其中关键的有:
[pagebreak]
 
  沙特王储的心腹。亚马尼1930年生于沙特的圣城麦加。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年轻的亚马尼为沙特的几家报纸撰写了法律方面的评论文章,观点犀利,引起了当时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的注意。1962年,亚马尼被费萨尔聘为顾问。当费萨尔在1963年掌握了实权后,第一件事就是免去石油大臣塔里基的职务,任命亚马尼继任,要求他消除塔里基同阿美石油的对立,并用更巧妙、更有效的办法控制阿美石油。自此,年仅33岁的亚马尼便登上了全球石油权力的巅峰。沙特政府定下的方针,是在OPEC内部,在石油问题上采取耐心和温和的态度,以换取华盛顿的支持。这就是亚马尼作为石油大臣必须遵循的方针。他拥护这个方针,而且是忠实的执行者。这使得亚马尼在OPEC内外被公认为亲美的温和派。
 
  石油价格的推高者。1971年2月,在海湾国家有石油作业权益的埃克森、美孚、德士古、雪佛龙、英国石油、英荷壳牌、法国石油(ELF)的代表,在德黑兰同海湾国家——伊朗、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六国石油部长举行谈判,以石油公司方妥协而告终。作为领头人,亚马尼与代表们迫使石油公司方面接受:立即把石油标价每桶提高30美分;在1975年底之前,每年提高油价5美分;公司缴给主权国的税率从50%提高到55%,为抵消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每年提高2.5%。1971年9月22日和12月7日,OPEC石油部长会议两次讨论了美元贬值对产油国的影响问题。1972年1月20日,OPEC同石油公司在日内瓦谈判,公司方面同意,石油标价提高8.49%。1973年2月2日,美国将美元贬值11.11%。OPEC立即同石油公司方面谈判,6月1日达成新的协议,把石油标价再提高11.9%。8月,亚马尼通知阿美石油,德黑兰协议(原有效期到1975年)已经死亡,新的安排将不是谈判的产物,而是产油国强制执行。1973年10月16日,OPEC海湾六国又一次开会讨论油价问题,同意废除德黑兰协议,把OPEC基准原油的标价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5.119美元。这是产油国第一次撇开石油巨头,独立决定油价。美国和日本、西欧国家十分恼火。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这个决定是20世纪历史上的关键事件之一,48小时之内就使美国、加拿大、西欧国家和日本每年的石油支出增加400亿美元,对这些国家的收支平衡、经济发展、就业状况、物价稳定及社会团结的打击很大。”
 
  石油武器的“超级运用者”。阿拉伯产油国采取石油禁运来惩罚美国等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被称为是动用石油武器。第一次初试锋芒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期间。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应埃及和叙利亚的要求,亚马尼和其他几个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部长在巴格达举行紧急会议。6月7日,亚马尼通知阿美石油的四家美国母公司,根据阿拉伯产油国石油部长会议的决定,阿美石油停止向美国、英国运送石油。6月8日,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60%。这场禁运只持续到9月2日,效果有限。可是,这一斗争却使亚马尼崭露头角。通过这次斗争,亚马尼认为,阿拉伯产油国或OPEC集体使用石油武器,为时尚早。当务之急是要把阿拉伯产油国组织起来,形成集体,石油武器才会发挥作用,才会有力地支持阿拉伯事业。在亚马尼的组织下,成立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亚马尼宣布,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宗旨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成员国利益,决定成员国之间在石油方面合作的方式和方法。这就为十月战争动用石油武器打下了基础。事实上,早在1973年夏天,阿拉伯各国要求对美国动用石油武器的呼声已经很高了。10月17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科威特城举行会议。亚马尼和科威特石油大臣率先提出,立即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亚马尼建议阿拉伯各产油国政府实行石油禁运。会议同意亚马尼提出的意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并且决定,立即减产5%。会后,亚马尼代表政府命令阿美石油加紧向埃及等国供应石油。到10月26日,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日产量比9月减少400万桶,减幅达20%,相当于世界石油市场上减少了12%的供应。11月4日和5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亚马尼主持下,再次开会,立即把石油产量的减幅扩大到25%。
 
  石油禁运给美国的冲击很大。11月8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飞到利雅得,要求费萨尔国王停止石油禁运,遭到了拒绝。12月5日,他又把亚马尼请到华盛顿去,要沙特带头结束禁运。亚马尼给了他一个软钉子。在强大的压力面前,美国被迫作出妥协,对以色列施压命其作出让步。1977年1月17日,亚马尼表示,既然禁运这一政治行动已经成功,沙特没有必要采取进一步行动了。1月24日,亚马尼宣布,沙特的政策发生了改变,愿意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油价,以防止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伤害。
 
  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强力推动者。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各主要石油生产国再次发生“国有化”运动,纷纷把石油工业收归国有。做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有代价地收回全部石油资产,由国家石油公司接管,外国公司不再拥有资源和权益;另一种是在外资公司中逐步提高参股比例,最后控制石油工业。亚马尼是国有化的积极推动者,但他主张和推动的是逐步提高参股比例的渐进式改革。亚马尼认为,当主权国实行了国有化后,变成石油生产、销售商,就会通过石油增产来增加石油收入,结果将是价格结构的崩溃,油价的下跌,还会导致政治上的不安定。他坚持认为参股方式是实现产油国目标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可以维持价格体制的方法。1972年10月5日,亚马尼联合海湾五个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部长共赴纽约,同在海湾地区的各大石油公司进行参股问题的谈判。这次谈判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双方达成协议,各主权国政府立即在各石油公司中参股25%;1979-1983年每年再增加5%,从而使参股比例逐步上升到51%。这是一个总协议。各国分别同各石油公司就具体条款去协商确定。1980年,科威特国家石油总公司控制了整个石油工业。卡塔尔1976-1977年收回了外国公司的全部股权。沙特于是顺水推舟。1980年9月阿美石油同四家美国母公司的谈判达成协议,由沙特赎买他们剩下的40%股权。自此,阿美石油公司转化为100%沙特所有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
 
  宫廷斗争的受害者。OPEC同石油巨头的斗争,也伴随着政治上的角力——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亚马尼作为沙特这个世界上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出口最多的产油国的石油部长和OPEC这个世界石油卡特尔的核心人物,人们对他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有支持、赞赏他的,也有反对、仇视他的。亚马尼代表沙特,以亲美的姿态影响着OPEC。在国有化问题上,他的政策是不赞成立即国有化,而是逐步增加参股;在油价问题上,他的主张是适可而止,油价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此,OPEC成员国中那些激进国家以及一些激进主张的代表——包括媒体和政界,不少人憎恨他、厌恶他、反对他、攻击他。伊朗一家报纸称亚马尼是“资本主义的走狗”,说他“不仅背叛了他的国王和国家,而且背叛了阿拉伯世界和整个第三世界”。伊拉克石油部长指责他是为“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服务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OPEC成员无限制地生产和分配石油,结果使世界石油价格猛跌,西欧、日本和美国经济受到震荡,沙特经济也受到重创。1985年3月,亚马尼亲眼目睹了沙特王储费萨尔遇刺,他是亚马尼最明智和可靠的朋友,他的死对亚马尼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986年,在沙特宫廷的一次政变中,国王在政治斗争中失利,权力落入他的弟弟法赫德手中,而支持国王的亚马尼也被解除了部长职务,流亡埃及,从此退出了国际石油舞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亚马尼有句名言“人类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石头匮乏,同样,石油时代的结束也将远远早于地球石油资源用尽的那一刻”。不愧为“智多星”,当前,石油天然气逐步被非化石能源取代,印证了亚马尼的判断。
[pagebreak]
 
  第三位大佬:希沙姆·纳扎尔(Hisham Mohieddin Nazer)。纳扎尔于1986年12月至1995年8月任沙特第三任石油部长(石油与能源矿产大臣)。可能是前任亚马尼的光芒太过耀眼,笔者个人觉得,纳扎尔可能是沙特四位石油部长中最“波澜不惊”和“碌碌无为”的。纳扎尔1932年出生于沙特的吉达,1958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科学系硕士学位。纳扎尔也算少年得志,其身上的主要标签有:
 
  亚马尼的助手和副手。1958年毕业后,纳扎尔直接加入了沙特石油部,并成为石油部石油局局长的助手。1960年,纳扎尔被派往委内瑞拉工作,从事与OPEC相关国际事务的管理协调。1962年,30岁的纳扎尔便跃升为时任石油部长亚马尼的助手,再后来担任亚马尼副手(副部长)职务,直至1968年。
 
  沙特的计划规划部长。1968年离开石油部后,纳扎尔被任命为沙特国家计划委员会的领导人。1975年,该计划委员会改组为沙特规划计划部,纳扎尔顺理成章地成为部长,直到1986年。担任计划部长期间,纳扎尔较为突出的贡献是,由他牵头编制了沙特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成功将祖拜尔和延布打造成为沙特的两大主要工业城市。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构建者。无论塔里基时代还是亚马尼时代,虽然沙特政府在阿美石油的股权和话语权不断提升,但阿美石油的实际控制者一直是西方石油巨头。直到纳扎尔担任石油部长期间,在法赫德国王的支持下,1988年4月,纳扎尔成功兼任阿美石油董事会主席。与亚马尼期间沙特通过OPEC与西方纠缠于石油产量和价格的博弈不同,纳扎尔是通过改革来实现阿美石油与沙特政府的一致,即通过大力推动实施“国有化” ,成功使得阿美石油于1988年12月彻底转变为由沙特政府和王室100%控制的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也由此更名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这可能是纳扎尔对沙特石油工业做出的最大贡献,也是纳扎尔本人的人生顶点。1995年8月,纳扎尔卸任石油部长,由阿里·纳伊米接替。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宝刀未老的纳扎尔被阿卜杜拉国王任命为沙特驻埃及大使,于2011年埃及遭遇“阿拉伯之春”期间卸任。
 
  第四位大佬:阿里·纳伊米(Ali al-Naimi)。纳伊米1935年出生于沙特东部省份Ar Rakah,1947年便早早加入阿美石油公司当学徒。其后,纳伊米离开阿美石油继续深造,并于1962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水文地理学和经济地质学硕士学位。1957年,纳伊米重新加入阿美石油。1975年,纳伊米担任阿美石油开发部副总经理,1978年成为公司负责石油事务的副总。1983年,纳伊米升任为阿美石油(当时依然掌控在西方石油巨头手中)董事长,成为担任该职位的第一位沙特人。再后来,纳伊米在担任董事长的同时,兼任该公司的CEO,实现了“一肩挑”。纳伊米身上的标签有:
 
  近20年国际石油界的“老炮儿”。1995年,纳伊米被国王阿卜杜拉任命为沙特石油与能源矿产大臣,成为该国第四任石油部长。自此,纳伊米一干就是20年,成为沙特历史上、乃至全球石油工业市场,能够与亚马尼相媲美的最有权势的石油部长。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及10年后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纳伊米组织OPEC成员国采取一致的减产行动,让油价逆市而升。2011年和2012年,纳伊米连续被国际媒体评为全球最有权力的50人之一。《商业周刊》曾在2015年5月期的杂志中报道,过去20年里,全球油气市场的各类人士精心分析纳伊米所说的每一个音节,以探寻供给和价格的走向。
 
  2014年OPEC新战略的倡导者。2014年11月,依然担任石油部长的纳伊米兼任OPEC轮值秘书长。在此期间,为应对低油价,谋求在全球石油市场上更大的话语权,OPEC对长期以来执行的“限产保价”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由“限产保价”变为“降价保份额”。纳伊米由此获得了“与北美页岩油生产商死扛的老炮儿”的美称。纳伊米的目标很明确,利用沙特低廉的石油开发生产成本优势,打压成本高企的页岩油和非化石能源的市场份额,千方百计保住沙特和OPEC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2015年11月2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卡特尔半年会议上,纳伊米“枪毙”了12个成员国中大多数人支持的减产方案,他倾向于采取一个颇为大胆的策略:任由原油价格下跌,等待着最低价格把高成本的能源替代品供应商挤出市场。第二天,石油价格下跌了10个百分点,而且降势不减。
 
  2016年剑桥能源周(IHC CERAWeek)的“老炮儿”。在今年2月于美国召开的休斯顿剑桥能源周上,笔者有幸与纳伊米有过一次面对面接触。剑桥能源周号称全球能源界的“达沃斯论坛”,每届能源周均有能源界的大伽参加。这次能源周上,纳伊米的演讲充满睿智和幽默,81岁高龄、近70年“油龄”的他称自己已经历了石油工业的6轮起伏周期,他侃侃而谈地说道:“在我70年的石油生涯中,我见过油价不到2美元/桶的时代,也看到油价飙升到147美元/桶。我经历过石油产业过剩与供应紧缺,也目睹了石油泡沫的繁荣与破灭”。他“抱怨”大会主席丹尼尔·耶金只在危机时才邀请他来,调侃他自己在“石油峰值”的压力下活了下来,赢得了大家会心的笑声和掌声。他的演讲有两点特别突出:他强调,沙特不减产的目的决不是保持市场份额,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因为客户总喜欢“质优价低”的产品;他还强调,应该让边际成本决定需求市场,淘汰高成本的石油生产商。看来,沙特决心和北美地区高成本的生产商死磕到底。
 
 
  自此,以上四位世界能源“江湖大佬”的故事终于讲完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这四任沙特石油部长在各自的时代,竭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创造出了不同的历史功绩。第一任石油部长塔里基的主要功绩是与委内瑞拉石油部长阿方索联合创立了OPEC这一影响上世纪及本世纪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组织;第二任石油部长亚马尼的主要功绩是促使OPEC形成了闻名遐迩的“限产保价”机制,并以“石油武器”与西方世界进行了抗争,创造了OPEC在上世纪70年代的历史性辉煌;第三任石油部长纳扎尔的主要功绩是通过国有化实现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转型,使得阿美石油公司从由西方石油巨头控制的公司转变为百分之百为沙特控制的国家石油公司;第四任石油部长纳伊米的历史功绩是促使OPEC的战略转型,由长期以来的“限产保价”变为“限产保市场份额”。
 
  如果说以上这四任石油部长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具有一颗拳拳的报国之心,为了守护本国的资源,为了发展本国石油工业和提升OPEC市场影响力,他们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他们的倡导、构思和推动下,石油生产国之间相互合作,构建起应对跨国石油公司垄断市场和价格、“掠夺”资源的机制和机构, OPEC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他们同样具有国际化、全球化视野,组建起足以和跨国石油巨头相抗衡的国家石油公司(National Oil Companies,NOC);他们善于学习,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超越,他们领导的国家石油公司已经逐步发展为能与国际石油巨头们同台竞技的国际化国家石油公司(Internationalized NOC)。他们创造了历史,而当我们看不清全球石油天然气产业的未来时,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从中探求一些规律的认知。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