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石油后勤辅助单位,自身没有太多资金来源,开源节流工作如何做?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如今,西南
油气田川中公管中心的员工把这句话用在激励自己开源节流、提质增效上。他们说:“效益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作为石油后勤辅助单位,自身没有更多资金来源渠道,开源的路子非常窄,节流的路子却很宽。今年5月,这个中心实施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海绵工作法”,在各个管理站掀起增收节支的热潮。
“海绵工作法”蕴含新思路
海绵,具有多孔性,能够充分吸取水分,同样也能释放水分。如果我们像海绵一样,在开源上“吸”,就可以广积财源,在支出上“挤”,就能降低成本,把“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变成一次生动实践。5月30日,川中公管中心正式推出“海绵工作法”,旨在引入简单易懂的“海绵”理念,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为单位增收节支做贡献。
今年川中公管中心确立全年增效184.24万元的目标。其中,需要增加收入81.94万元,降低成本102.3万元。对于多年过惯“紧日子”的后勤辅助单位来说,完成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运用海绵的特征,调动全体员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万人划桨开大船,“海绵工作法”应运而生。
“海绵工作法”引发思想碰撞
实施初始,有人质疑:“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活动是在整个石油系统持续开展的活动,像公管中心这类石油后勤辅助单位,业务盘面小,又没有别的资金来源渠道,“从牙缝里面抠出来”也就那么一点,怎么能跟兄弟单位去比?6月7日,公管中心开展内部答辩会,由基层员工提问,财务科和党群科答辩,确立“海绵工作法”的地位。
通过答辩,大家达成共识:“海绵工作法”与“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不冲突。它是在企业总体战略部署下的实践方法。
而对于在“海绵工作法”推行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盲目拔高以至于“跑调”的质疑,答辩方郑重表态:不会以牺牲员工的利益为代价,不会以削减正常业务开支为代价,不会以损害安全基础为代价。如果因拆东墙补西墙影响正常经营秩序或损害安全基础,造成节约假象的,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新理念催生新做法收获好效果
随着“海绵工作法”的实施,川中公管中心“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路线图清晰呈现:通过六项措施实现全年增收节支目标。一是强化预算管控,对各项收入指标、“五项费用”指标、公共能耗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二是严控成本费用,努力实现“人均节约1000元”。三是降低办公能耗,量化控制办公用电、用水指标,办公材料全部归口管理。四是盘活现有资产,严格市场询价、议价,提高单位所属门面、场地、公有住房租赁收益。五是拓展物业市场,通过提升办公生产物业服务质量增收创效。六是创新社区管理,对南充11个小区供电业务和遂宁石油小区供水供电业务完成移交,全年减少转供电输损10万千瓦小时。
“海绵工作法”在一些单位收效明显。石油南路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唐军民有一部“增收节支”账本:员工自主打扫卫生6次,修枝剪叶2次,行洪通道清淤1次,清淘化粪池一次……
石油西藏路管理站的做法立竿见影。这个站通过规范停车,直接增收近17万元。管理站经理林征则说,这是“舌尖上的利润”。原来,为规范石油社区车辆管理,5月份一个月他都“耗”在社区,面对面跟社区住户沟通,经过一番“舌战”,首次成功解决这个社区停车收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