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燃气聚焦 » 正文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体制改革和政策保障

日期:2016-07-06    来源:利确节能科技

国际燃气网

2016
07/06
18:0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然气 LNG 液化天然气

     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气“黄金时代”正在来临,中国天然气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波动期,亟需抓住当前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调整和中国深化油气行业改革的契机,中长期内推动全产业链改革,中短期内调整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促进天然气行业大发展。
 
    1、从中长期看,坚定不移地推进天然气全产业链体制改革
 
    通过全产业链改革,促进各种经济成分最大程度地公平参与天然气行业相关环节,逐步消除私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壁垒,提高资源占有、机会获取的公平性;营造公平、合规经营的环境,实现天然气行业的快速发展。
 
    逐步改革天然气矿权管理制度
 
    结借鉴前期把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的矿权管理改革经验及教训,在坚持矿权国家一级管理的前提下,逐步适度放开天然气矿权;矿权管理由登记制改为招标制,从“申请在先”改为“竞争性出让”;根据企业负担和行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矿税体系;逐步探索建立矿权交易体系,鼓励各类资本通过持股、矿权流转及其他金融平台等方式投资进入;建立勘查开采相关信息公开机制。
 
    分步实施天然气管网“网运分开”
 
    将天然气管网与原油、成品油管网区别对待,按照财务独立-法律独立-产权独立的步骤渐次推动“网运分开”;管网按非歧视原则向第三方提供运输服务,允许多元经营主体从事气源业务,允许各类投资主体以独立法人资格参与管网和LNG接收站等相关设施的投资经营;政府实施严格监管,监控其成本和收益;立足于中国天然气管网的发展实际,形成2~3家国家或国有授权资本控股主导、各类公司平等参与竞争的天然气管输市场格局,同时继续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允许适度竞争。
 
    协调推进天然气进口合理利用全球低价资源
 
    利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LNG供应较为宽松、LNG现货价格显著低于长期合同价格的时机,继续松绑三大石油公司为主导的LNG进口政策,鼓励支持建设LNG接收设施,但要防止投资过度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风险;继续推进第三方准入,公平开放LNG基础设施,并进行严格监管;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要提升与资源出口方关于管道气、LNG长期贸易合同的议价能力,形成合力,降低进口气成本,逐步消化长期合同的亏损。[pagebreak]
    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提升竞争力
 
    坚持市场化方向,根据油价等参数动态调整气价,并同步调整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及热价,同时继续推进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建立真正反映市场供需的气价机制;加快实现居民用气门站价和非居民用气门站价并轨,取消交叉补贴;打破省市级天然气管网地域垄断,实施公平公正开放,推动大用户直供或直销,减少供气中间环节,降低用气成本;制定合理的天然气调峰气价,体现不同季节/时段的供气成本差异,提高储气库等调峰设施投资建设的积极性,提升用气应急保障水平。
 
    2、从中短期看,加强政策支持与协调刻不容缓
 
    1)鼓励加大国产气勘探开发,对页岩气和煤层气继续实施支持政策,对致密气开发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保障供应安全。
 
    2)建议2017年前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设立“禁煤区”,2020年前全国城市建成区设立“禁煤区”,其中工业燃煤锅炉/窑炉、燃煤采暖锅炉、燃煤电厂中具备条件的,设备燃料由天然气替代。
 
    3)加快中国重型燃机、第五代天然气发动机和大型LNG船用发动机科技攻关,促进国产化进程,降低购置和运营成本。
 
    4)综合运用公私合营(PPP)等创新投融资方式,对天然气管道、储气库等网络设施建设给予投融资和税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各类资本参与燃气电厂、天然气车船开发及加注设施建设等终端利用项目建设。
 
    5)实施重点领域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建议对进口气给予进口增值税全额先征后返,降低进口气成本;向气代煤(锅炉/窑炉煤改气)和燃气发电用户提供低息贷款,设立燃煤改造专项补贴资金,给予一定的设备置换补贴,节约的土地收益返还企业,用于支持燃料改造。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