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东胜气田传来喜讯:在地面建设和“三同时”进度缓慢的前提下,日产气量突破20万方。
东胜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是华北油气分公司2016年上产的主要阵地,也是实现效益经营,扭亏增效的主要战场。为此,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以“老井稳产、新井建产”为大原则,加大地质研究、动态分析和工艺研究力度,气田上产步伐稳健,势头强劲。
强化地质研究,夯实气藏基础。该中心密切跟踪区块内产能建设步伐,关注试气试采成果,对东胜气田108口井进行了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开展储层四性关系及高产主控因素研究,建立了东胜气田气水层识别标准。从水平井所处构造位置、储层发育情况入手,结合该井的轨迹及钻遇效果,开展单井地质综合评价研究,为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加密动态分析,优化气井工作制度。中心研究所还建立了生产数据库,对单井各项生产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试采法和生产井动态模型预测法确定气井合理配产,总结各井生产规律,不断优化间开制度,做实“一井一策”。上半年,该中心完成3口井的2次间开制度优化,气井日产气量日趋平稳。针对新投产的高产液井,该中心还形成了投产流程,有效避免了节流器下入后发生水淹。对前期水淹的新投产井,该中心也未轻言放弃,及时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气举作业进行复产,其中J66P12H、J11P12H井气举后生产正常。
加大工艺研究力度,保证生产时率高位运行。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研究是该中心提升生产时率的重要手段。通过持续优化泡排制度,针对井下节流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展开分析,优化节流器选型。在伊深1井进行了为期21天的UT4-6抑制剂试验,虽然效果未达预期,但为后期解防堵工艺优选积累了经验。在J11P4H、J11-2井开展了腐蚀挂片监测,与工程院在J11P4H井进行了缓蚀阻垢剂现场联合试验,摸索缓蚀阻垢剂的加注制度,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试验井药剂加注制度。针对两爪、三爪悬挂器向上滑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四爪定位井下悬挂器工艺,该工艺施工安全、定位精准,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开展防堵解堵攻关,在东胜2号站开展压缩机试验,试验期间生产时率99.9%,较试验前提高了4.25%,达到了低压集气模式下,井筒及采气管线无需注醇进行预防堵的目的。与北京合众合作,在东胜2号站9口气井开展了清洁生产前两阶段的试验,试验期间,气井生产时率为93.7%,较去年同期上升3.3%,在日产水增加、气温更低的情况下,平均单井堵塞频次基本持平,单次解堵时间、生产时率等指标均有所提升,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此外,该中心还积极参与气田地面建设,主动承担土地与协调任务,仅上半年,已协调解决各类工农纠纷30余起,完成了东胜2号站场地、道路土地征收及13口井井口的退地工作,积极配合分公司产建项目部完成东胜5号站、7号站、8号站的土地征收工作,为新建集气站争取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