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刚刚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还是频频让城市们丢失“尊颜”、让人们掩面呼吸的雾霾,都在传达同一个信息:多用清洁能源。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确信,已经到来的2017年,在大能源的舞台上,必将是清洁能源的主场。而在风光水电气等各类清洁能源中,唯有天然气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最有潜力成为主场中的首推大戏。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从承诺走向实践。全球能源清洁化发展无可逆转。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的清洁能源,可以同时解决碳排放和污染两个问题,优势凸显。
近两年来,随着雾霾成为全民公敌,“煤改气”已被多地列为强推的“药方”。专家认为,这或将带动天然气消费实现飞跃式增长。2017年,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根据环保部的分析,重污染期间,原煤散烧对近地面污染贡献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对PM2.5浓度贡献最大。这也是各地政府将“煤改气”作为治霾利器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出台至2015年,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出台了支持天然气替代散煤的相关政策。
数据显示,我国年利用散煤9-10亿吨,占煤炭消耗量的28%。其中工业年耗煤约5.8亿吨,供热用煤近2亿吨。河北、山东、湖北三省工业散烧煤居前三位,年使用量均超过7500万吨。
“煤改气”对天然气需求的拉动由此可见一斑。有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散煤全部用天然气替代,天然气需求量每年将增加750亿立方米。
从“煤改气”的相关领域投资机会来看,专家认为,冷热电三联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综合智慧能源、工业煤改气在一些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从区域投资潜力来看,安迅思中国能源事业部燃气产业链信息总监黄庆建议,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区域:以北京为中心辐射的京津冀地区、以庆阳为中心辐射的中部地区、以江苏为中心辐射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为中心辐射的泛珠三角地区。
地利:供应充足体系成熟
不得不说的是,在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呼声下,能源的稳定接续、替代问题也让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感到力不从心。水电尽管能够稳定供应,但也受制于资源分布、电力过剩的大背景,难以大展拳脚。唯有天然气,作为稳定成熟的传统化石能源,不管在资源禀赋,还是在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的利用途径等方面,都有望凭借地利优势,打开一片天地。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90.3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50.1万亿立方米,探明率14%,仍处于勘探早期。“天然气容易获得,储量要比石油多得多,现在不算非常规,储量都够用过百年。”东帆石能源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原首席研究员陈卫东说。
就非常规天然气而言,“我国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发展起步较晚。2011年,国家能源局才出台首个页岩气五年规划,为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朝晖说,经过五年的探索与突破,国内页岩气产量从2011年的不足1亿立方米提升至2015年的45亿立方米,产业发展进入提速阶段。我国也成为北美洲之外第一个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国家。在此基础上,未来5到10年,我国页岩气产业将迎来大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我国页岩气产量将力争达到300亿立方米,2030年力争达到800-1000亿立方米,分别约相当于2015年我国页岩气产量的近7倍和18-22倍,这意味着自2016年开始,我国页岩气产量年均至少增长1倍,2017年产量仍将保持大幅增长。
从基础设施来看,国内天然气基础管网已覆盖31个省份,95%以上的地级市均能使用天然气;在国外,中国的天然气管线已与俄罗斯、缅甸、中亚等多个周边国家和地区相连,未来还将与东南亚等更多国家和地区连通。
目前,我国天然气已初步形成多品种、多渠道的多元化供应和“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预计2017年天然气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城镇燃气、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和交通运输四大领域。
人和:政策频出集中发力
目前,我国已认识到大力发展天然气的必要性。因此,近期密集出台支持政策,力图从各个环节,为天然气的大发展扫清障碍。
据梳理,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天然气行业相关政策至少7个。从天然气门站价格、油气管网基础设施信息公开、管输价格监审、下游市场用气价格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为推进天然气发展清理障碍。控煤、稳油、发展天然气将是未来我国化石能源发展的大方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国家级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提供了权威媒介,意味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再迈关键一步。
同时,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已于近期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逐渐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并通过鼓励风气互补、光气互补实现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试点先行”将成为推动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探索方向,并有序鼓励在重庆、江苏、上海和河北开展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寻求综合储气调峰体系,即通过鼓励储气设施企业创新辅助服务、给予投融资支持等方式来吸引多元主体建设;制定天然气车船补贴政策,并完善以气代煤的财税支持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国家推广天然气大规模应用的重要举措。
此外,刚刚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按照规划相关指标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
“规划在天然气消费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仍明确提出要努力争取将其消费占比提高到10%左右,可以预期未来将会谋划更多具体支持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白俊说。
据悉,油气体制改革方案也将于近期出台,从此前出台的政策来看,从长输管线到终端用户、从“三桶油”到地方城市燃气公司,直指管网垄断、信息不透明等油气体制宿疾,无疑将为管网公平打下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在即将出台的油气改革方案中,油气管网独立放开将是大概率事件。
“只有管网独立,实现销售和管道输送业务的分离,才能从根本上剪断气源和管道业务关联交易的‘体制脐带’,真正做到管网的第三方公平开放,同时也才能为管输成本的有效监管和上下游价格的市场化形成创造条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景春梅说。
专家认为,从上述政策公布的时点来看,政策效果有望在2017年集中显现,届时天然气行业或将上演清洁能源领域最为“叫好叫座”的一场大戏,一扫此前低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