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食充电桩运营市场的玩家越来越多,除了民营企业大量涌入外,电网公司、石油公司等大型国企已着眼布局,同属能源行业的燃气企业也蠢蠢欲动。
与电网企业和石油企业不同,燃气公司在充电桩运营两大关键要素“电”和“地”上都没有太大的优势。但面对火热的充电桩资本市场,以及自身燃气业务的饱和急需寻找新增长点的现状,再联想其拥有的加气站和小区的资源,燃气公司有些动心也在所难免。
尽管还没展现稳定的盈利能力,业界玩家依然不断地表示看好这一处于初级阶段并快速发展的产业。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称,2017年中国将力争新增充电桩80万个,其中专用桩70万个,公共桩10万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已具雏形。
对于跨界试水者而言,此刻正是考验其市场判断力的时候。
应对燃气车用市场侵蚀
2016年上半年,华润燃气公司已经和杭州公交充电桩项目成立了合资公司。据了解,该燃气公司上述项目的合资方是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主要为杭州市生产公交车。而在此之前,华润燃气公司作为气源供应商,已经和杭州公交公司在加气站业务方面有过合作。为迎接G20的召开,杭州打出“绿色名片”,市内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大幅提升,燃气公司所针对的
天然气车用市场份额受到侵蚀。加入充电桩浪潮,看上去也像是燃气公司的权宜之计。
车用市场占到天然气消费量的重要比重,也是燃气公司的核心业务。在2015年之前,天然气车用市场呈现“翻跟头”式的递增,而随着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出台,天然气车用市场走低,天然气消费增速受到影响开始走弱、增长乏力。“天然气车用市场很明显被新能源汽车吃掉一块,对于未来,城市公交到底是燃气还是纯电动车,还不得而知。”一位燃气公司相关人士这样告诉eo。
除了在华东地区,华润燃气公司山西大区也有所动作,其在去年6月组织成员公司专门前往太原市工业园区山西国冀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调研充电桩业务便是其中的一项任务。过去一年,太原出租车市场实现了由燃气车到电动车的全替代,在业内引起了不少关注。但由于政策导向色彩浓重,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不太具备可推广性,但在电力资源丰富的山西省内还是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目前除太原以外,晋中、晋城等地都在推动形成电动车产业基地。华润燃气公司官方网站显示,在该燃气公司山西大区的十三五商业计划中,充电桩新业务试点将被持续跟进,以提升充电行业对加气站业务的应对能力。
小区项目的盈利困局
盘点手头资源,除了车用市场,民用燃气进入的各家小区资源也不容忽视。
由于跨界进入充电桩业务,自身经验与资源不足,与更加专业的公司合作是燃气公司首先想到的选择。
据一家民营充电桩运营企业的上海负责人介绍,早在去年年初,某燃气公司的上海分公司就曾向他所供职的公司抛出过橄榄枝,但由于目前的市场投资环境的不清晰,最终没达成合作。
该负责人回忆,这家燃气公司曾想以其业务进入的宝山区数个小区为立足点,开拓充电桩业务,从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有所突破。但要如何运作小区的充电桩项目,该燃气公司并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据知情人士介绍,当时有过两个合作想法,一是燃气公司从民企购买充电桩,自己运营。另一个想法是两者一起合作,燃气公司沟通并提供现有小区资源,主要交由民企负责投建设备和运营。
遗憾的是这两个方案最终没有落地,由于无论是自己运营,还是交由合作方运营,如何保证盈利这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作为一家央企,燃气公司的投资比较谨慎,希望寻求稳定的赢利点。与燃气公司在杭州涉足的公交汽车充电桩项目不同,私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够,不能保证稳定的车流量,外加油车占位的问题严重,小区内布置的充电桩的充电率并不可观,这类充电桩运营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更多的还是摸索。而公共交通的场站和路线相对固定,且车流量稳定,依靠收取充电服务费的模式已经可以实现盈利。
为了解决提高充电率,该民营企业还提出过另一个思路,即让燃气公司考虑国家正大力提倡的公车改革制度,从企业内部用车和员工购购车的角度,充分挖掘企业内部需求,扩大企业内部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再让这些新能源车到企业投资的充电桩上充电。但由于央企车改流程时效性的问题,这个提议最终也没能落地。
虽然合作没有达成,但此次合作的意向依旧向新能源行业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释放了国有企业对充电基础设施这个产业关注的态度,增加了民营资本对这个行业的信心。但谈及这次没有成功的合作,该充电桩运营企业的负责人多少有些遗憾。他表示非常想与这家央企合作,对方提供的小区资源对他的吸引力其实并不大,与央企的合作可以更有效的推动市场,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提高自身的品牌的含金量才是他最看重的。
动心却不一定动真格
除了充电桩运营,对于售电业务燃气公司也有些想法,而充电桩运营企业对于售电领域的关注也较为普遍,有些充电桩运营企业已经注册了或正着手申请售电公司牌照。“只要使用电量大的用户肯定会关注这一块儿”一位研究电改人士这样告诉eo,某充电桩行业的大型国企曾就售电问题同他做过探讨。但他同样表示由于充电桩本身较为分散,以及进入交易市场的门槛问题,充电桩运营企业大多持观望态度。
而同样是国有企业,电网公司由于其公司业务的特殊性,背负着更多指标与社会责任,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对完成政府的布局而非盈利问题。但充电桩业务对于燃气公司而言,只是其辅业中的辅业,是其寻找的一个业务增长点。求稳的心态,使得燃气公司在做这件事情并不可能投入过多的资源,毕竟充电桩运营的收益还十分模糊。但另一方面,燃气公司眼红这个市场,虽然不想大规模投入,但依旧不想放弃,小试牛刀的试点成了他们最终的选择。
据一家燃气公司相关人士介绍,由于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控股层面目前对于充电桩业务存在争议,而集团给予的态度是“鼓励试点”。试点意味着拥有一个行业的运营经验,表明不放弃市场的可能性。但是否动真格,还取决于公司投入的资源和容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