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福建泉州市安溪县是铁观音产茶区,全县112万人口中有80多万涉及茶叶生产。为加快推进茶业供给侧改革,安溪县政府从机器代替人工、推广庄园化产茶,力促茶产业转型升级。
位于安溪县西南部的龙涓乡距离安溪县城83.2公里,地处北纬24度57分,是乌龙茶生长最佳纬度,土地辽阔,山美水美,不过山路十八弯,盘山公路多达108道弯,茶叶产量上去了,可是制茶和茶叶销售成了龙涓人的一块心病,山高路崎岖,人行、车行不易,电力线路的架设更不易。
安溪供电公司主动作为,积极与龙涓乡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结合乡镇整体规划、产业发展等,对农村电网进行超前科学的整体规划,克服龙涓乡山高路陡、杆材运输难度较大等困难,奋力攻坚,完成线路改造9公里,还分别对10千伏茶溪线和10千伏庄灶线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布点,增设台区,淘汰老旧开关设备,不断提升农村供电能力,重点解决超重载、低电压问题的台区,有效缓解龙涓乡茶季超负载问题,为主产茶乡镇的电网升级扩容,服务增量市场。
技术革新 茶叶合作社化蛹成蝶
传统的手工制茶“靠天吃饭”,茶农延续家庭作坊式制茶,产量低、质量劣、销路窄,“茶叶要做好,全靠烧火佬”成了昔日的真实写照。
2011年,安溪供电公司联合县茶叶机械厂改良制茶设备,并实现了制茶全工序电气化,龙涓乡的举源茶叶合作社成为首家全工序电制茶试点,创新引领合作社转型升级。
“以前手工制茶效率低,成本高。现在改用电制茶,生产成本可以降低20%,使得每斤茶的收益,平均提升约100元。”举源茶叶合作社的质量总监刘金龙介绍道。“与传统的燃柴制茶工艺相比,通过电能精确控温技术,在保留茶叶本身精华的前提下,完美的进行生态发酵,更加能确保茶叶口感、提升茶叶品质。”
春雨潇潇,位于海拔800米高的平原上,举源茶叶合作社的茶叶生产基地里,被雨水浸润的茶叶显得更加鲜嫩。从昔日“砍柴佬”、“烧柴佬”解放出来的人力,分流到茶园管理、茶叶营销和合作社品牌建设,举源茶叶合作社从当初成立抱团致富的初衷,走出了山高路远茶难销的困境,蝶变为配备成套电制茶设备,每年产茶百万斤,实现茶叶产、供、销一条龙的龙头企业。
如今,龙涓乡已成立茶叶合作社达130多家。安溪县其他产茶重镇纷纷引入电制茶设备,安溪铁观音制作小步慢跑进入“电气化”时代。为助力传统茶产业转型,安溪供电公司通过精准扶贫电制茶合作社项目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深化电制茶应用,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电网推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广茶叶合作社“以
电代柴”、“以
电代气”,帮助制茶企业、茶农确定能源选择方案,解决用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服务,使合作社实现低碳生产,扩展电力市场。
清洁能源 茶叶合作社华丽转身
四月,是茶树新枝抽芽的关键期,每当这个时候,刘金龙总是吃住茶园。从茶园管理、茶树栽种到后期的茶叶采摘、制作和包装销售,他都全程跟踪。
“以前用柴火制茶,火候难以掌握,茶叶色、香、味受影响,产量上去了,质量却一直跟不上。现在好了,用上了全工序电气化,方便、省心、环保,好处真是说不完!”3月22日,安溪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到龙涓乡举源茶叶合作社检查用电设备时,刘金龙说起电制茶的好处如数家珍。
经过这几年的爬坡过坎,如何让茶叶质量在产茶大县脱颖而出,成了刘金龙思考的新问题。茶树留高、留茎,留出“大枞茶”,茶园留绿、留宽、留草,留出“山头味”,茶树轮采轮休,刘金龙改变了传统矮株距种植茶树的传统模式,晒青、凉青、摇青、杀青、包揉、揉捻、烘焙工序全部采用电制茶流水线,同时推动茶叶生产全程追溯,茶叶质量以过硬的品质赢得2016年出口大单,乘着“闽茶海丝行”的春风拓展了国际市场,举源茶叶合作社华丽转身拥有了“国际名片”。
为保障茶季的供电稳定,安溪供电公司还在龙涓乡举溪设立“海丝之光”党员服务队抢修服务站,建立客户业务联系金字塔微信群,第一时间响应、解决用电问题。
“茶叶合作社运行到现在已经有九个年头了,茶叶销量一年比一年高,每年茶叶开采前,供电部门人员都主动上门为合作社逐一检查炒茶设备和电力线路,制茶时,又有一支随叫随到的抢修队伍,现在排除了这个用电隐患,我们的生产线用电无忧了。”在与笔者交流中,刘金龙言语中充满着感激之情。
近年来,安溪供电公司把开展茶产业项目电能替代工作作为重点,从原来的柴火制茶到现在的电制茶,对安溪县茶产业进行了一次新的能源革命。龙涓乡的茶叶生产基地也因为生产方式的转变更具规模,管理更趋规范化,迅速成为安溪县的产茶大镇,成为安溪铁观音的“后起之秀”。
2016年,安溪县电制茶替代电量为2.3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24.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1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0.12万吨,减排氮氧化物0.05万吨,减排粉尘0.11万吨。电制茶留住了绿水青山,大幅降低能源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提升茶叶品质,为产业开辟广阔市场前景,惠利广大茶农,实现保护生态环境、茶农茶企增产茶增效、供电企业增供扩销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