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2017年7月1日,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家能源央企,中国海油多年来积极供应清洁能源,献力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使这颗“东方明珠”焕发着璀璨之光。
一段互利共赢的“海港”情缘,被传为佳话。
从成立之初,中国海油就十分看重香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地位,先后在港注册成立多个企业,并有三家所属公司在港上市。目前,在港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表现优秀。此外,公司持续为香港美丽环境建设和人民福祉积极献力。产自南海西部海域的
天然气与来自广东大鹏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液化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入香港,有效满足这座繁华都市的清洁能源之需。
崖城情缘:架起一座“清洁能源桥"
入夜,香港街头灯火璀璨。700多公里之外,我国海上最大合作气田——崖城13-1正满负荷生产。
投产20多年,崖城13-1累计向香港供气超400亿立方米。源源不断的“海油气”,在两地间架起一座“清洁能源桥”,为香港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持续供应着充足能源。
党中央1978年明确提出,利用外国资金、技术开发国内海上油气。美国阿科公司获得我国南海莺歌海勘探权益后,1983年在该海域发现我国海上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崖城13-1。
然而,当时国际气价走低,气田难以经济开发;国家急需外汇,找到既能大量使用天然气又能支付外汇的客户非常困难。气田被迫延迟开发。当时,香港是亚太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能源供应却不足。1990年,供电量占香港全岛电力供应70%的香港企业——中华电力公司联系海油,希望以气代煤发电。1992年底,关联方在澳门签订合同:从1996年开始,每年向香港供气29亿立方米,合同期20年。
此时,中英双方正在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合同期跨越回归前后,能不能按统一标准执行?签字各方对此都很关心。新华社香港分社将这一问题反映给决策层。负责讨论1997年政权顺利交接有关事宜的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就此问题进行了磋商。双方承诺,此合同在香港回归后不变。
1996年元旦,崖城13-1气田正式向香港供气。
崖城13-1气田位于海南岛西南91公里、香港西南700多公里海域。为履行协议、高效开发气田实现共赢,中国海油与合作方按国际最新技术标准施工,使该项目达到国际水平。特别是崖城至香港的778公里输气管道,总长度世界第二,管输压力世界第一。1996年1月气田成功投产,年产气34亿立方米,其中29亿立方米送往香港,可发电量占香港总发电量的25%以上,开始为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保障。由此,香港的能源供应能力提升,气田也实现为国创汇。
能源“血脉”:为特区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崖城13-1气田的投产,是内地与香港相互依存、经济比翼齐飞的生动写照。
投产至今,中国海油全力保证香港用气。经协商,2008年起中国海油向香港年供气增加到30多亿立方米,但崖城13-1气田因自然衰减产气量下降。为弥补崖城13-1气田产量衰减带来的供气缺口,中国海油2012年高效开发了该气田附近的崖城13-4气田,提升供气能力。近年来,湛江分公司又通过降压开采、打调整井、加大修井力度等措施挖潜崖城13-1气田,气井产量提升效果明显。
中国海油又在崖城13-1气田所在的莺歌海海域发现了储量可观的东方13区大气田,目前正进行前期研究,规模开发将很快铺开。以此为契机,海油将综合调整南海其他在生产气田,开发一批边际小气田,把宝石串成项链,最终建成南海大气区,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崖城至香港的天然气管输能力,提升向香港的供气能力。
截至2016年10月,从气电集团广东大鹏LNG接收站累计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安全供气十周年,输送LNG超过800万吨。中国海油的清洁能源从不间断地为香港特区注入“绿色”动力。
800万吨LNG被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气化成天然气后,分别通过一条38公里和另一条92公里的海底管线,被输送至香港电灯集团和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两条海底管线犹如两条能源“大血管”,使祖国内地与香港特区“血脉相连”。
这800万吨清洁能源LNG,其中约480万吨供应香港电灯集团用于发电。480万吨LNG折合天然气64亿立方米,按照1立方米发电5.4千瓦时电计算,发电量已经累计超过340亿千瓦时。另外320万吨LNG则输送香港煤气公司,进入千家万户市民日常生活用气。
这些清洁能源对于“东方明珠”而言至关重要,与燃煤相比,800万吨LNG可为香港减排二氧化碳约3000万吨、二氧化硫24.8万吨、氮氧化物220万吨,相当于植树6400万棵,绿色低碳效应显著。
守护“情约”:见证香港与海油的双赢合作
自2000年进入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崖城作业公司后,刘文山曾两进两出香港终端。2011年,刘文山又从南山终端回到香港终 端工作,直至如今。
香港终端位于新界屯门龙鼓滩,其职能是将中国海油海上平台生产的、经海底管线输送到香港的天然气进行减压、计量等操作后交付给下游用户——中华电力公司。
同刘文山一起在此工作的海油员工还有十多人,这个团队的最重要职责是“安全、稳定”地向香港供气。多年来,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这四个字。刘文山说,这既是海油人在履行合同契约,也体现了内地同胞与香港之间那份不言自明的“情约”。
安全、稳定常挂嘴边,实践起来有时并不轻松。
按照惯例,中华电力公司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左右对装置进行检修作业,香港终端也会趁此机会停工检修。这个惯例注定每年都让终端的许多人过不了一个完整的春节。
在刘文山的记忆里,工作16年,他只陪家人过了四次春节。
夜幕降临,走在香港繁华的街头,照亮前路的灯光可能就源自中国海油的天然气发电。然而,要确保香港终端稳定供气,高超的技术水平是硬道理,刘文山和其他海油人这些年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
入职十多年来,为保障香港终端的平稳运行,刘文山通过钻研相关技术,总计获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2项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多家专业期刊发表过相关论述,成为笔尖钳头皆“生花”的高级技师。
近些年,得益于包括中国海油在内的天然气供应商持续不断向香港提供清洁能源,中华电力公司显著提高了燃气发电比例,以响应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提升空气质量的理念,同香港市民同守美好蓝天。
长期与香港用户打交道,刘文山觉得双方之所以能友好合作20多年,靠的就是始终践行互利共赢理念。
一次,香港终端发现,安全保护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意外中断,这可能引发非计划关停。香港终端立即与中华电力公司沟通,希望更换一张数据卡,恢复通讯。然而,中华电力公司担心在十几分钟的更换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起初并没有同意。经过反复磋商更换流程,在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数据卡得以更换。
历史不会忘记,在香港终端,海油人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这座
输气站,成为海油与香港合作双赢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