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资讯 » 国内燃气资讯 » 正文

发改委形成“两个一亿方”调峰用户清单 推行天然气供用气合同全覆盖

日期:2018-05-02    来源:财经网  作者:李成章

国际燃气网

2018
05/02
09:0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天然气 储气设施 油气

    为加快补足储气调峰能力短板,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2018年4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去年年底有惊无险的“气荒”考验,凸显了国内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中现存的诸多问题。目前,全国已有的天然气储气设施调峰能力,占全国消费量的比例不足6%,低于15%的国际平均水平。同时,国产气源不足、进口气源不够多元化等因素,又造成了国内天然气旺季供不应求,淡季又供大于求的情形。
 
    对此,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司长刘德顺在4月27日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阐述了储气能力建设仍然滞后的三大主要原因。首先,2014年出台的《办法》距2020年有较长的政策过度期和项目建设期,同时2014、2015年中国天然气的需求和消费量增速都大幅下降,导致相关方对于储气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储气设施建设投资大,投资回收渠道不畅,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效率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尤其是油价下跌以来,油气企业普遍经营压力大,投资能力不足。此外,惩戒机制的欠缺也影响了储气能力建设的顺利开展。
 
    早在201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颁布了《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提出天然气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天然气储备,到 2020 年拥有不低于其年合同销售量10%的工作气量,以满足所供应市场的调峰以及发生天然气供应中断等应急状况时的用气要求。然而,去年底突如其来的“气荒”却暴露了当下储气能力建设滞后的问题。“今年我们大力推行天然气供用气合同全覆盖,预计4月底前可基本完成合同签订工作。此外,我们正在建立并动态调整和完善国家与地方‘两个一亿方’的调峰用户清单。在冬季用气高峰期,一旦出现相关情况,可快速启动不同层级的预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严鹏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天然气需求量整体放缓。尤其是在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开发成功之后,美国也跟随中东、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脚步向天然气供应大国迈进,致使全球天然气市场处于整体过剩状态。中国天然气市场也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处于“低景气”的周期,直到去年入冬后全国突然遭遇大面积的天然气供给不足,引发大范围关于“气荒”的讨论,一时间国内现有储气能力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究其原因除了受国内经济增长影响之外,主要还有另外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求端的需求量增加。为确保完成2013年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于2017年3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政府强推“煤改气”政策,导致去年天然气需求量大增,2017年进口天然气占全年消费总量的比重一路攀升至35.3%。其次,供给端的供给量减少。短供最严重时,中国最大的海外气源供给端“中亚天然气管道”日供应量比计划低4000万立方米左右,直接打破了国内天然气的供需平衡。
 
    新出台的《意见》在2014年《办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储气指标要求,预计到2020年供气企业要拥有不低于其合同年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城镇燃气企业要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储气能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3天需求量的储气能力。《意见》还指出储气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地下储气库和沿海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储气为主,重点地区内陆集约、规模化储罐应急为辅,气田调峰、可中断供应、可替代能源和其他调节手段为补充,管网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多层次储气调峰体系。
 
    为应对自2014年开展储气调峰体系建设以来遇到的挑战,“《意见》明确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合建、租赁和购买储气设施,或是购买储气服务等方式履行储气责任。另一方面坚持储气服务和调峰气量的市场化定价,坚持储气设施建设的运营成本有合理的疏导。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了相关的财税支持政策。另外,这个《意见》中强化了惩戒机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储气调控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约谈曝光,对不履责行为加强整改,直至吊销经营许可,收回特许经营权。” 刘德顺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
 
    近日,储气设施集中建设项目伴随的债务风险和安全风险也引发了人们担忧。针对储气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等问题,刘德顺回应道:“目前各类资本参与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应该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随着气价市场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进,季节性的差价等市场化调峰机制将逐步落实,应该说未来储气设施投资和回收的模式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地方政府一般不作为储气设施的投资主体或者购买服务的主体,应该说融资的压力和债务风险也不大。”
 
    “针对安全风险的防范,我们也是在积极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引导土地设施集约建设,避免遍地开花,降低安全风险点的数量。二是要从安全生产和行业监管上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为此,我们在《意见》中要求,天然气领域从业的企业要严格地进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工程安全的标准规范,加强检查、巡查,及时排查、处置安全隐患,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刘德顺进一步解释道。
 
    据国家能源局4月24日披露,今年一季度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了7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2017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3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17.8%。为了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气和公共服务设施用气的需求,去年在用气高峰期采取了“压非保民”的措施。“我们工作中有一个共识,就是‘压非保民’的预案必须要有,而且要实。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天然气供应有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两弊相权取其轻,必须果断地实施‘压非保民’措施。但是我们要通过科学的办法,把‘压非保民’措施的影响降到最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预测,2020年天然气进口量将达到14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44%;2030年天然气进口量预计达到3000亿立方米左右,对外依存度将高达55%。面对国内不断攀升的天然气需求,为保障今年供暖季的供暖工作有序开展,“在今年供暖季之前,储气能力有望超过160亿立方米。同时,今年的供暖季‘南气北送’将在去年供暖季基础上,再新增约3000万立方米每日的供气能力。”严鹏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