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气网 » 燃气行业要闻 » 国内燃气要闻 » 正文

大港天然气公司“三字经”促创效

日期:2018-06-11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作者:武茂芹

国际燃气网

2018
06/11
09: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大港天然气公司 天然气回收 天然气

    6月7日,大港天然气公司实施零散气脱水工艺研究应用一年来,年节约分子筛更换费用30余万元,创效40余万元;零散天然气回收橇装式一体机研制、天然气处理装置优化运行技术研究项目应用后,累计创效2000万元以上。
 
  业务培训突出“精”。近两年,天然气公司对工程师队伍结构、技术薄弱环节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制订了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加大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请进来”技术专家到公司开展专题技术交流,为专业技术骨干提供充电平台;采取“走出去”的调研模式,组织工程师到压缩机和调压阀等相关技术厂家入厂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汲取新技术、新工艺知识。两年来,共组织流量计、阀门、压缩机、管道风险评价等培训10余次,参培工程师达90人次。
 
  工程师例会突出“实”。工程师例会即工艺适应性分析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由各专业工程师对公司生产系统进行工艺适应性分析,及时查找和分析生产当中存在的工艺、设备、计量仪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该公司要求各工程师在分析中立足生产实际,分析工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会上确定的思路组织专题讨论会,逐项进行核实,优化改造方案、落实资金渠道、组织推动实施;年底对全年的工艺改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改造实施后的效果,使工艺改造形成闭环管理。近两年,共发现并整改工艺系统问题30余项,促进工艺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实现产量连年较高水平运行。
 
  技术攻关突出“细”。天然气公司鼓励工程师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在立项初期就积极参与项目讨论,结合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难点提出立项建议。项目确定后,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发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攻关、主笔撰写验收报告等。工程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把控各个环节,通过每周跟踪项目进度、编制科技项目月报、实行季度汇报、年中评估等措施,全力推动科技项目顺利完成,创新能力大大提高。近两年,共开展两级科技攻关22项,有100多人次参与了项目研发,科技创效累计达到2000万元以上。
 
  目前,公司培养出油田公司级专家1人,天然气公司技术骨干12人,工程师队伍的实战能力、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上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返回 国际燃气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