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天然气时代来临,各国共同发力天然气产业,全球天然气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增强:产业日渐发达、供应量保持增长,为流动性奠定资源基础;全球LNG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天然气贸易流动性提供了硬件支撑;贸易模式的改变成为流动性增强的催化剂。
人口导向是未来天然气贸易流向的重要特点之一。从实体市场的角度来看,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上海会成为天然气枢纽。基于中国的市场潜力、管道和LNG进口,以及国内天然气生产等几个因素,很可能使上海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市场,但当局必须承诺进一步放松管制和推行市场自由化。
随着天然气时代来临,各国共同发力天然气产业,全球天然气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增强。
首先表现在液化天然气(LNG)产业日渐发达,供应量保持增长,为流动性奠定资源基础。2017年全球可供贸易的LNG供应量达3.77亿吨,较2016年增长3000万吨。供应能力增长的同时,LNG贸易量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据国际气体工业联盟(IGU)发布的《2017全球LNG报告》,在连续3年的贸易量增长之后,2016年全球LNG贸易量达到2.58亿吨,比2015年增长5%,是2012年以来涨幅最大的一年。 2012年至2015年全球LNG贸易平均增长率仅为0.5%。2017年资源大国澳大利亚新建液化项目开始出口,美国的天然气出口领域和规模也正在进一步扩大,成为全球天然气出口的重要一极。
其次是全球LNG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为天然气贸易流动性提供了硬件支撑。对于未来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少机构倾向于认为天然气在2025年前后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鉴于全球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各国需求强度不同,天然气不可能全部通过管道运输来实现贸易,更多的贸易需要漂洋过海。或许这正是目前传统的LNG进口大国和新兴国家斥巨资加大天然气贸易设施建设的原因。目前,日本拟投资百亿美元建设亚洲LNG基础设施,中国出台储气库以及LNG接收站宏大的发展计划。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确定之后,未来将有大量的液化天然气进口,2017年进口天然气中LNG占比已经超过了管道气。今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必然之举。此外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也纷纷出台进口天然气规划。这些规划一旦实施,必然有相应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发展趋势看,LNG贸易较管道气贸易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交易灵活,可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就买方而言,如果片面地将天然气进口寄托在管道气贸易方面,买方的天然气供应容易受气源国制约,这方面有不少的例子;就卖方而言,同样有受制于人的风险。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测算,到2035年,全球LNG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超过5900亿美元。
再次是贸易模式的改变成为流动性增强的催化剂。天然气长约价格的出现以及长约贸易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在天然气资源相对紧缺、流动性不足的时代,长约合同的签署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卖方市场。由于气田的投资巨大,生产商为确保投资回收需要有稳定的买方,于是照付不议的交易方式应运而生。但是这种贸易方式目前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作为天然气买方,在长周期中有可能面临气价的波动,若气价因为买方市场的来临而下降,照付不议会让买方遭受损失。有资料显示,在美国就出现过多起类似的买方违约案例。基于对未来天然气买方市场长期存在的预期,越来越多的天然气买家倾向于签署周期相对较短的合约,对现货交易更加青睐。在此形势下,卖方必然要寻求更多的买家并给予优惠的交易条件。比如过去天然气贸易中一般有条款约定买方不得转手贸易,如今一些供应商在此条款上已有较大程度的松动。贸易模式的改变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2017年更短、更灵活的合约期限就帮助市场消化了新增的LNG产量。
新的交易中心的出现促进全球LNG流动性增强。人口导向是未来天然气贸易流向的重要特点之一。亚太是人口大区,也是天然气进口的主要地区。目前的数据显示,LNG占主导地位的亚太市场,进口量约占全球的70%。长此以往,一个或多个LNG贸易枢纽或将在亚太形成。目前看来日本、上海和新加坡都有成为枢纽的可能。对于哪个地区最有可能成功发展为LNG枢纽,大家的意见也不一致。从金融交易的角度来看,许多人认为新加坡一直是活跃的金融贸易中心、历史悠久的石油交易中心,并具有可支持的监管体系,尽管天然气消费和储存很小,却具有优势。许多人认为,日本缺乏实体上一体化的天然气市场,这是其建立天然气枢纽地位的长期不利因素。从实体市场的角度来看,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上海会成为天然气枢纽。基于中国的市场潜力、管道和LNG进口,以及国内天然气生产等几个因素,很可能使上海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市场,但当局必须承诺进一步放松管制和推行市场自由化。
无论是形成一个或几个枢纽,都将成为世界天然气交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较有影响的枢纽主要有美国的亨利中心(Henry Hub),其定价已经成为北美的标杆;随着美国天然气出口力度加大,Henry Hub也将成为世界中心枢纽之一。将来的亚太枢纽形成之后,将与北美、英国NBP等枢纽相互支持,成为全球LNG交易的流动性调剂余缺的重要载体。改变天然气定价格局,天然气将形成自己独立的价格。
尽管LNG贸易商预计,未来超过70%的
LNG市场仍由长期石油指数合约主导,但定价的灵活性使市场可及时做出调整并消化新增产量。随着美国LNG出口增加,Henry Hub定价成为国际市场新的标杆。日本交付LNG价格于去年年底上涨至8.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而2016年12月的价格仅为7.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使美国LNG更具竞争力,因为其内陆48个州的LNG供应量增加使Henry Hub天然气现货价格从一年前的3.5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跌至去年12月的2.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随着时间推移,所谓的Henry Hub Plus出口模式,已经对拉美
天然气价格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出口亚洲的天然气价格也越来越具影响力。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液化装置投产,Henry Hub价格会如何演变仍有待观察。
但业内官员指出,亚洲市场面临一些障碍,包括地理位置、缺乏管线互连以及政府迄今为止并未能在本国市场上放松管制。
业内人士表示,只要这些不同的下游市场采取放松监管的措施,便会成为一个流动性市场。在美国和英国,全面的天然气市场监管曾经持续了10年,而在欧洲则持续了近20年。现在这些市场都开始自由化,这主要得益于活跃、发达并且相互关联的基础设施,而这正是大多数亚太市场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