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批矿权流转区块在
油气勘探方面出现新突破。据内蒙古巴彦河套地区消息称,华北油田在吉兰泰坳陷部署的预探井吉华2X井,于2000米井段内发现一二类总计195米厚油层,在对37米油层试油后获高产工业油流。
行业诉求:加大油气勘探力度
8月3日,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专门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实施资源战略,坚持国内勘探开发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保持高强度稳定投入,全力以赴增储增产增效。同时加强国内油田原油高效开发,适当扩大整体及重点地区原油产能建设规模,确保原油产量稳中有升。而同一天,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一行开展中国石油专题调研工作,视察油气安全供应保障情况。
中海油集团8月6日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提出全力保障油气增储上产,提高国内新增探明油气储量的发展目标,发挥勘探“龙头”引领作用,坚持以寻找大中型
油气田为主线,创新勘探思路,深入做好区域地质研究,扎实推动“渤海油田3000万吨再稳产10年”工程,在更复杂油气层、更深海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石化集团也在努力开拓上游板块潜力,尤其在页岩气开发方面获得了巨大进展。今年,该集团负责开发的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如期建成100亿方年产能,成为全球除北美外最大的页岩气田,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加速迈进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
毋庸置疑,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已成为中国石油开发工作的新形势。在此背景下,油气勘探的重要新发现成为上游业务乃至整个集团公司的工作重点。如今,内蒙古西部喜讯传来,于集团而言可谓打响头炮,此次勘探成果有望显著提高未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油气勘探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内在强动力。
积极谋划:强化矿权区块流转
为落实国家油气体制改革精神、有效化解资源结构布局不平衡等问题,中石油于去年年中启动内部矿权流转工作。近一年来,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以及所涉及7家油气田企业扎实推进矿权内部流转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从去年上半年就积极筹划相关工作,寻找适宜的流转区块和对接单位,并协调有关单位有序衔接、迅速上手。其中,华北油田与长庆油田2018年1月正式签订协议,取得了巴彦浩特、吉兰泰、五原等新区新盆地探矿权。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青海油气田将20个潜力探采矿权区块,流转给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及玉门油田。流入油气田企业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将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机制带到西部,实现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促进高效勘探和低成本开发。目前,相关油气田企业先后完成了区块交接、队伍组建、相关管理及考核办法制定、资料收集、资产交接、重点项目确定及开展研究等一系列工作。
在集团公司矿权区块流转改革启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华北油田仅用7个月时间,就累计打成3口工业油流井,攻克了河套盆地两万多平方千米区域内找油沉积40余年的难题。与此同时,河套盆地也有望成为华北老油田现实的储量接替战场。
华北油田不仅改变了过去后备资源不足的面貌,新获矿权区还为油田可持续发展带来曙光。未来,集团公司仍将通过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加大流转区块勘探开发力度,采用新模式优化部署,提高勘探开发水平。同时,加强经验总结,积极推进内部矿权流转工作和矿权区块的评价工作,确保矿权流转、退出工作井然有序,降低新区新领域勘探风险,进一步规范矿权管理,保护好矿权。
接踵而至:巴彦河套屡创佳绩
在完善矿权区块流转工作的基础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积极部署,巴彦河套在油气勘探层面屡创佳绩,成果喜人。
巴彦河套探区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预探,矿权几经辗转,先后实施20余口井没有突破。华北油田接手后,选准吉兰泰构造带及周缘为勘探突破口。今年3月份以来,相继钻探的两口井在几百米深处获日产2方工业油流,成为中国石油新区快速高效勘探突破的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上,从去年底就开始研究部署的吉华2X井,于今年7月3日开钻,7月28日对白垩系上部油层射孔并初步求产,日产纯油10.26方。
新发现的油气资源,除了埋藏浅、厚度大等特点之外,该发现还具有发现时间短、施工进度快和历史突破性意义。巴彦河套盆地的勘探发现,既是华北油田“创新与精细并重”勘探理念的成功实践,更是中国石油突出“整体协调、共建共享”理念,积极推进矿权流转改革的重要成果。
华北油田公司勘探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巴彦河套盆地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国内上游油气田的增产潜力巨大,老油田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新的区块还有待开发,尤其是开采技术的进步会推动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气等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产量不断提高。未来,华北油田勘探工作者将积极甩开新区预探,加快落实重点区带评价工作,扩大勘探战果,力争尽快实现规模储量,加快资源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