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近日发布《交通运输服务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交通运输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圆满完成”的目标,推广LNG(液化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用、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被纳入重点任务。
LNG替代燃料油在货车、客车、公交、船舶中均有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
LNG汽车在货运行业的普及应用增速明显。
然而经历了去年冬季的严峻“
气荒”与价格“过山车”式波动后,LNG汽车的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哪些问题待解?会否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产量遭遇“过山车”
LNG汽车技术成熟,加气时间短,续航能力强,因此其发展前景受业内看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天然气相较于柴油经济性渐好,我国LNG货车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统计,2017年全年,天然气货车市场累计生产9.6万辆,比2016年同期的1.96万辆暴增389%,刷新了历史纪录。其中,仅2017年12月份,LNG货车产量就达到1.44万辆,同比增长195%。
“一方面是因为排放不达标柴油车辆的报废更新导致LNG车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受欧佩克及非欧佩克国家减产协议达成的影响,国际油价有所提升,同时天然气价格出现下调,油气价差呈扩大态势,使得LNG汽车恢复了相较于柴油车的经济性优势。”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原会长姚明德说。
但经历了去冬今春的气荒后,今年LNG汽车的发展似乎陷入低迷,产量呈现明显下滑态势。
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国内LNG货车累计产量7131辆,比去年同期的2.18万辆大幅下降67%。其中,1月份下滑75%,2月份下滑83%,3月份下滑66%,4月份下滑57%。
“去年冬天LNG价格太高,吨价一度远高于柴油,严重打击了LNG货车用户的积极性,直接导致了相当大一部分LNG车停运。虽然今年油价上涨,LNG价格回落,但国内气源供需仍继续维持紧平衡态势,很多车主对购买使用LNG车心存疑虑,今年上半年LNG汽车的订单很少在所难免。”陕西省燃气设计院原院长郭宗华向记者表示。
经济性、环保性问题突出
“LNG汽车能否大发展,主要还是看价格。”郭宗华直言。
据了解,1立方米天然气产生的动力与0.75-0.8升柴油相当,考虑到车辆购置费,1立方米天然气的价格不能高于1升柴油价格的0.65-0.7才显经济性。若柴油价格按7元/升来算,则1立方米天然气价格不能高于4.6-4.9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继今年年初“气荒”之后,LNG出厂价格从三月开始逐渐趋于稳定,七月以来维持在4000-4700元/吨,即每立方米2.9-3.4元。
“这个价格对LNG汽车来说是比较经济的。”郭宗华说,“但若要长期保持稳定,还是要看天然气管网、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及气源能否得到保障。”
另据记者了解,LNG作为清洁能源,虽然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及颗粒物的排放,但其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偏高的。
针对此问题,姚明德认为主要原因在于LNG汽车市场混乱、缺乏监管。“首先气源就有问题,出于利益考虑,很多加气站点在LNG里偷加液氮,比例高达15%,使得LNG热值下降的同时,氮氧化物排放增加。还有一些车主为了减少气耗,私自修改发动机的空燃比,加上对车辆维护不到位,导致氮氧化物排放增加。这些都是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考虑到氮氧化物的排放问题,生态环境部在推动LNG汽车发展上也有所犹豫。”郭宗华说。
环保新政催生发展新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强调,要严格新车环保装置检验,在新车销售、检验、登记等场所开展环保装置抽查,保证新车环保装置生产一致性。生态环境部此前也对车辆氮氧化物的排放做了严格规定,“国V”排放标准为180mg/km,而严苛的“国Ⅵ”标准则是35mg/km。针对重型汽车氮氧化物排放污染问题,2017年北京市已推出首个在用车氮氧化物排放地方标准——《重型汽车氮氧化物快速检测方法及排放限值》,用于道路检查和入户抽查等执法工作,已自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
“说明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随着中央及各地对重卡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强,LNG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姚明德说。
谈及LNG汽车未来的发展空间,郭宗华表示:“根据‘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柴油车的主要替代能源还是LNG。我国LNG车使用已经具备扎实基础,具备进一步规模发展条件。例如,加气站设施布局已经比较完善,且加气站设备国产化程度较高,即使是国外的设备,价格也基本可以接受。从当前国家政策导向看,LNG汽车无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关键就在于气价波动和排放问题能否及时解决。”
高质量发展是新能源汽车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
正因如此,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都给予高度关注,在政策、资金、产业化等方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倾斜。今年以来,全国有上海、深圳、重庆、广东、黑龙江等15个省市出台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奖励政策,随着支持政策的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市场保有量也得到快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市场,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做大的过程中,对一些不良倾向要提高警惕,比如部分车企骗补、地方仓促上项目盲目发展等。由于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生事物,国际上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中国汽车工业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干扰,始终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健康道路,就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
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技术要高,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尤其是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不断推进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提升,降低成本,开发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起草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构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体系。政策将对投资者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掌握、资金和融资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研发投入和售后保障等方面提出更高的具体要求,完善汽车产业投资项目准入标准。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对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研发投入力度也将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未来将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法规标准、产品监管、信息安全等方面构建战略体系,并计划推进建立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创新平台。
今年,发改委还批准建设包括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行业9大研究中心,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等瓶颈问题,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另外,高质量发展还要求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新能源车的优势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要想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把优势发挥出来,培育开放、共享、便捷的绿色能源服务新生态,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