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09新年钟声的到来,吉林油田年油气产量跨越700万吨,创造历史最高水平,为实现 “681”第二步800万吨、第三步1000万吨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吉林石油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为国分忧、顽强拼搏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扩大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提高勘探开发水平,储量产量实现持续有效快速增长,使吉林油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省属小油田,一跃成为中国石油第六大油田和吉林省骨干支柱型企业。30年来,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4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825.76亿立方米。油气产量由1978年的185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700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08.0294亿元,自2005年以来,上缴利税总额连续4年位居吉林省第一。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加快推进中国石油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首吉林油田走过的30年,是感应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不断发展壮大的30年;是伴随着中国石油前进的铿锵足音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30年;是站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自觉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3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的新征程。从那时起,吉林石油人和全国人民一道,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敢于胜利的创新实践,为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谱写了一首自强不息、无私奉献、顽强奋进的新时期的壮丽诗篇。
改革开放初期,吉林油田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老油田递减严重、生产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原油产量急剧下降等重重困难。面对各种风险的严峻挑战,吉林石油人借鉴农村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利用原石油部对吉林油田实行年产原油160万吨常数包干政策,主动加压、无私奉献、寻求自我发展。经过了近20年的不懈努力,使油田在创业发展阶段,在有效遏制产量下滑趋势的同时,使企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好势头。1997年,吉林油田原油年产跃上400万吨台阶,相继开发了16个油田。
1998年,吉林油田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吉林油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中国石油的成功上市,吉林油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企业加快发展的新需求,吉林油田全体干部员工戮力同心、埋头苦干,突出抓好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强化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吉林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理论的提出和实施,不仅使上产变为现实,而且使油田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乾安—大情字油田的发现、英台油田的重新认识和工程技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油田的储量和产量实现了同步增长。2004年原油产量突破500万吨,为企业整体协调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站在新起点上的吉林油田,按照集团公司领导提出的“储量产量上规模、技术管理上水平、职工收入上台阶”的总体要求,确定了“681”三步走的发展目标:2006年油气产量跨越600万吨,2010年跨越800万吨,2015年跨越1000万吨。之后,吉林油田新一届班子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深入分析吉林油田资源优势、技术潜力和内外部环境,提出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精心做好油气勘探、油田开发、天然气业务三篇文章,全面实施科技兴油、管理创新、人才强企、文化引领、协调发展五大战略,重点推进产能建设、安全环保、节约挖潜、信息化建设、基层建设、班子建设六项工程的“1356”发展思路,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
目标引领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吉林油田围绕这一宏伟目标和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为己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完善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认真履行三大责任,企业实力稳步提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油气勘探获得一批大发现。油气勘探是油气企业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和效益之源。吉林油田始终把掌握更多的油气资源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勘探工作方针,坚持“油气并举、抓好五个勘探”的思路,不断深化勘探思路创新、地质理论创新和工程技术创新,大力推进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三级储量2080亿立方米,其中探明706亿立方米;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石油勘探在红岗北、长春岭、海坨子—花敖泡形成了三个亿吨级规模储量区;伊通盆地西北缘石油勘探、深层基岩潜山天然气勘探实现突破。每年新增石油三级储量近2.0亿吨,其中探明5000万吨以上,为加快油气上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依靠工程技术进步,加大对隐蔽、复杂油气藏勘探理论的深化和配套技术的研究,使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火山岩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长深1井获日产46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发现了松辽盆地南部第一个大型整装高产气藏。2008年在伊通盆地西北缘断褶带石油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发现伊59井高产高丰度油藏,并落实石油预测储量1.2631亿吨。这两项成果被中国石油股份公司评为2005年和2008年重大勘探发现一等奖。
油气产量年年跨上新台阶。面对三低石油资源和复杂深层气藏,吉林油田公司坚持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大力实施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和天然气成长性、战略性工程,油气产量不断攀升,成为中国石油稳定东部的重要力量。2008年达到700万吨,实现油气并举快发展。在老区稳产上,吉林油田公司针对复杂油藏特点,创新技术思路。通过精细油藏研究、精细量化管理,积极探索应用三次采油技术,大力实施超前注水技术,加快了储量动用速度,确保压裂成功率和作业效率。目前,油田采收率由2000年的24.8%上升到2007年的29.7%,平均每年上升0.7%,自然递减和老井含水上升得到有效控制。开发已40多年的扶余采油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年连续运行积成的“井况逐年变差、注采井网不适应、地面系统老化严重、安全环保问题”等四大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高含水、递减快的加剧,致使产量迅速下滑。到2003年,原油年产下降到60万吨左右。经过3年的调整改造,使这个2003年产量只有60万吨的老油田“梅开二度”焕发青春重上百万吨,2007年上升到104万吨,2008年继续稳产在百万吨以上。
在新区上产上,通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应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深化岩性油藏的认识与开发,加快了英台—四方坨子、乾安—大情字井地区的开发步伐。仅2008年,吉林油田公司就投产新井1665口,新建产能102万吨,形成了开发生产的良性接替。通过稳定乾安老区,开发海坨子、大情字井和乾北三个新区,有效加快了这个厂的上产步伐,使乾安采油厂原油年产连续9年直线上升,从1999年的13万吨跃升到2008年的130万吨,成为超百万吨的采油基地。通过实施天然气业务成长性战略性历史性工程,天然气勘探取得长足发展,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重要发现。建成投产了吉林油田长岭气田试采工程,形成了4亿立方米以上的年生产能力。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吉林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田,低丰度、低渗透、低孔隙是其最明显的地质特征,开发难度很大。然而30年来,吉林油田油气产量却一直保持着持续有效较快的发展势头。吉林油田在勘探开发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科技兴油战略的大力实施和科技进步的强力支撑。尤其是近4年来,吉林油田公司更是把科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应用集成、构建体系、依靠人才、支撑发展”的科技工作思路,以解决制约油田长远发展的“瓶颈”为目标,开展了“三大配套技术攻关”和“三大开发试验”。通过围绕攻克低-特低渗透储量动用和深层复杂火山岩、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使隐蔽油藏精细勘探配套技术、松南深层复杂气藏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吉林油田节能降耗配套技术、吉林难采储量有效开发试验、吉林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试验和吉林油田三次采油试验先导试验等六大科技项目攻关取得重大进展。经过扎实推进,在深层天然气勘探配套技术和隐蔽油藏精细勘探配套技术、难采储量有效开发试验、三次采油先导试验和水平井钻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显著成果。特别是2008年,吉林油田坚持把技术和管理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全面实施科技兴油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针对以“三大配套技术”和“三大开发试验”为核心的六大科技项目,明确研究重点,突出攻关方向,加快攻关进程。进一步深化了对隐蔽油藏和深层气藏地质认识;广泛应用了区块优选、稠油热采、储层改造、水平井等技术;微生物驱、化学驱、二氧化碳驱试验得到顺利推进。重大攻关项目的推进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为实现“681”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力支撑。
油气生产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纵观吉林油田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吉林油田加大了对科技投入的力度,累计投入4.6592亿元,年均投入是“十五”期间年均投入的3倍。截至目前,共取得科技成果385项,获各种奖励229次。实施的6大科技项目中已有15项三级专题完成,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迈向千万吨级大油田的步伐。
和谐发展迈出新步伐。企业发展了,员工应该是最大的受益人。自“十五”以来,吉林油田为建设职工经济适用房累计投入20.44亿元,累计建房426万平方米,建房59941套,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的18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26.32平方米;其中,55平方米以下楼房所占比重由重组之初的71.3%下降到2008年的18.6%。仅近4年间,投资10亿元彻底治理了一批安全环保隐患。吉林油田投入3.8亿元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投入1.13亿元用于员工健康疗养和体检;建住房78万平方米,有7670户迁入新居。以“要为员工负责一辈子”的思想,千方百计办好事关老百姓生活的每一件实事、好事。在吉林油田镜湖小区,一泓碧水,一座小桥飞跨南北,芳草依依,香荷盛开。看到这番美景,有谁会想到:几年前这里曾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滋生。过路的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匆匆掩鼻而过。新旧对比,人们都切切实实地感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成果已惠及到千家万户。同时,35个住宅小区的广场,各种功能健身器材的配备,不仅方便了员工家属,也让油田家属区周边的居民大大受益。
修缮一新的社区活动场馆、便民的社区医疗服务等都让油田的员工家属感受着生活的快乐滋味。2009年,总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坐落于松花江畔的吉林油田滨江嘉园一期工程将正式竣工。届时将有近6000名边远矿区员工正式回迁,这个吉林省最大的住宅小区,松原市新的地标性建筑,必然会成为吉林油田发展的又一个美丽剪影。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发展筑魂。吉林油田公司党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大力加强了四项建设:
一是以推进基层党建“堡垒工程”和党支部“六个一”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红旗党委、标兵党支部和党员立功竞赛活动、“两优异十先锋”竞赛活动”和党支部书记“一熟两懂”、创“五好”党支部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2006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有4个党委、7个党支部被评为中油集团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入到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中,有效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以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为重点,大力加强班子建设。以提高“五种”能力为手段,扎实开展 “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各级班子综合素质有了新提升,廉洁从业意识不断增强。三是以提高员工素质为宗旨,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选用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四是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广泛开展了“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安全文化、节约文化、廉洁文化、和谐文化,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尤其是近年来,吉林油田公司党委按照“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并确立了新时期党建工作为生产经营建设服务、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和党员为员工群众服务“四个”新理念。在这四个新理念的引领下,这个公司扎实开展了“强体、塑形、创效”三项主体工程建设活动。在“强体工程”建设中,各单位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以“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支部“六个一”创建工作为载体,坚持以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有新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有新提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新转变、党员和员工队伍建设有新风貌、党建基础工作有新规范的“五新”为目标,不断加强党建各项工作。“塑形工程”建设主要以深化“党员责任区”活动和“党员形象群众评”活动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开展“七帮七带七做”、“党员承诺”等活动,切实加强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党员与党员之间的联系,促进党员服务员工群众。要使党员在政治觉悟上高于员工群众,在技术业务上优于员工群众,在业绩贡献上大于员工群众,树立党员先进形象。“创效工程”建设主要以公司各党支部为基本活动单位,以广大党员为活动主体,以党员立功竞赛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促进党员在生产经营建设中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公司党委组织部今年还建立起了竞赛公示制度,将党员参赛项目、工作进度、取得的成果逐人逐项逐月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党员和员工群众监督。
通过这些深入持久、扎实有效的党建实践活动,党员先进性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员工队伍始终保持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推进了企业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企业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吉林油田上下决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681”目标不动摇,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人才济济的科技大油田,加快建设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生产受控的安全大油田,加快建设环境宜居、安定团结、富裕文明的和谐大油田,为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